1、案例名称 众多的人口科目 初中地理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提供者 方华课时 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人口问题,对初中生的要求其实没有很明显的难点(更难的问题不是初中生的任务如:人口与经济策略、宏观调控等) ,但是其中的基本概念、数量、技能和基本观点很多,还有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图表资料。因此,了解、掌握: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国策,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
2、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会调查、收集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特点。(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我校为农村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阅历较城镇的同龄学生少很多。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2.作为八年级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求知欲比较强
3、,思维能力也较强。3.初见课题,第一印象看似简单,学生容易麻痹大意,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因而容易轻视问题,这个是为师的所应该注意的。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4.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
4、中八年级地理(上册)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 准备新课导入同学们,目前全世界人口约有 60亿,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们中国。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呢?激发探知欲望大屏幕展示:学习专题和学习目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问:请大家看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是多少亿?居世界第几位?(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问:假如所有的中国人手牵手在地球的赤道上,可绕地球多少圈?(每个人约占 0.3米长的距离)你们知道世界七个最发达的国家吗?它们七国人口总和约 6.74 亿,仅是中国人口的约几分之一
5、?(板书:1.人口基数大:12.95 亿、世界第一)讲述: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人口大国。我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要求思考:公元 1578 年前的一千多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如何?1578-1949 年,人口增长了几亿?用了多少年?这段时间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1949-2000 年,人口又增长的几亿?用了多少年?这段时间人口增长又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目前,每年仍以 1200 万的数量增加。(板书:人口增长快:1200 万人年)问:我国人口数量过多,
6、增长过快,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请学生观看录像,思考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板书:3.人口问题)看课文或大屏幕,回答(12.95 亿,居世界第一位。 )计算、讨论、回答:约 10 圈思考、计算、回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 (二分之一。 )计算、探究、回答:增长十分缓慢。(4.8 亿,用了 371 年,这段时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净增 7.55 亿,时间仅用 51 年,说明这段时间中国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听教师总结,看板书。观看、思考、讨论、回答: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人均教育经费少,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等思考讨论回答:
7、生甲:可以节约巨大的消费开支。据不完全统计,自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共少生 3 亿多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国家节约 3 万亿元。生乙: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加快致富步伐,同时提高子女受教育水平。生丙: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减轻住房、交通、就业压力等等。生:回答:因为中国目前不仅人口多,而且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现在中国仍有 2 亿左右的文盲,不仅如此,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根据 1990年统计,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 5 千多万人。所以,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更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屏幕展示图片和问题探究大屏幕展示
8、: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及问题探究大屏幕展示问题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大屏幕展示问题探究一系列“人口问题的图片”展示及问题总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归纳、承转:我们了解了上述的人口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是财富和文明的创造者,但同时又是消费者,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要消耗各种资源,所以,人口的增长一定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呢?(板书:4.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探究:实行计划生育对国家、社会、家庭有哪些好处?提问:在人口基本国策中,为什么不仅强调控制人口数量,还要强调提高人口素质?思考、回答:实行计划生育。思考、讨
9、论回答:(节约巨大的消费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更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屏幕展示:问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好处人口东多西少1.问:知道了我国人口众多,那么分布情况又如何呢?请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后,回答:人口密度?计算我国的人口密度,并对比世界人口平均密度(39人平方千米)(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读图分析:分析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总体上有什么不同在图上找到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这条直线,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面积和人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3.请学生阅读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完成
10、教材中的活动题一。听、看、计算: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量。中国人口平均密度约 134 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密度的 3 倍多。看老师板书观察、回答:从总体上看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找到漠河至腾冲一线,东部面积占43%,人口占 94%;西部面积占 57%,人口仅占 6%。因为东部自然条件好:地形平坦,耕地多,土壤肥沃,气候好,生产的粮食多,能养活的人口多。所以,东部人口稠密,而西部自然环境恶劣:多山,多荒漠、草地,耕地少,所以人口稀疏。读图查数据,计算、填表省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面积人口人口密度大屏幕展示人口密度分布问题探究大屏幕展示人口密度分布图、柱状图、问题大屏幕展示
11、问题大屏幕展示如左图的图表、参考答案和原因分析的参考答案四、小结现在同学们回顾一下(不看书)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关键的应掌握两个“基” ,一个“观” ,即:1.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带来的人口问题基本国情;2.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思考、试回答、看屏幕、看课本 大屏幕展示小结内容教学流程图创设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口观的教育七、教学评价设计1. 定量评价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3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20)+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2.定性评价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
12、的改进意见等等。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表一:班别_ 姓名:_ 得分:_等级(权重)分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自评小组评教师评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 10 8 5 3 把握课文内容,关注图文说明的意思,懂得利用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0 8 5 3 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10 8 5 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8 6 4 2 熟悉运用网络独立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信息的方法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
13、合作与交流 10 8 5 3 操作技能 能制作 ppt,将搜集到的材料用 ppt清楚的展现出来,而且比较有创新 8 6 4 2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 8 6 4 2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10 8 5 3 情感态度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8 6 4 2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8 6 4 2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伙伴眼里的我: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
14、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表二:小组协作互评表(20 分)成员 1 成员 2 成员 3 成员 4编号 题目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表三:小组成果汇报评价表(折合成 30分)汇报组别: 汇报主题:汇报人: 评价者: 评价者组别: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分值 得分观点明确,设计的
15、方案有一定的创造性 15 条理清晰 10 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10 内容完整 10 作品的内容(55分)突出了所选择的主题 10 排版合理 4 无链接错误 3 界面美观 3 作品的制作水平(15 分)能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视频) 5 表情自然 2 表达清晰 2 回答问题有针对性 4 汇报者的表现(10 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小组成员能和谐相处 6 回答问题时组员间能发挥合作精神 7 小组协作学习(20 分)该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给了其他小组帮助 7 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评价意见:优点:需改进之处:注:1.本表针对该生所在小组作评价,对该生的评价还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配。对于每
16、个小组都有 N张这种评价表,取所有评价表的均值作为对该小组的评价得分。2.本表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部分;3.本定量评价表满分为 100分,在加入总分时需进行折合;4.定性评价部分,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是评价者在听取他组汇报时所想到的问题,评价意见是对被评小组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作评价,以作该小组改进之用。3.学习感受(20)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表 2:定量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人数百分比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分钟)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
17、(分钟)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学生参与的广度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开放性问题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次)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学生得出结论(次) 教师提供结论 学生回答有创意(次)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学生主动提问(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回答问题正确率(%) 纪律问题(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分钟) 注:1.本表针对该生所在小组作评价,对该生的评价还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配。对于每个小组都有 N张这种评价表,取所有评价表的均值作为对该小组的评价得分。2.本表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部分;3.本定量评价表满分为 100分,在加入总分时需进行折合;4.定性评价部分,听完汇报后
18、我的问题是评价者在听取他组汇报时所想到的问题,评价意见是对被评小组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作评价,以作该小组改进之用。3.学习感受(20)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4.学生总体活动统计表表四:定量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人数百分比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分钟)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分钟)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学生参与的广度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开放性问题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次)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学生得出结论(次) 教
19、师提供结论 学生回答有创意(次)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学生主动提问(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回答问题正确率(%) 纪律问题(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分钟) 八、帮助与总结本节课内容,粗略看来,浅显易懂,没有什么难点,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容易造成老师和学生都不怎么用心,但不管怎么样,做老师的一定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力争使学生们在学习后,产生“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的恍然大悟的感受这才是我的追求所在!当大屏幕展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时候,是会产生好奇,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早就知道这个事实,因而,又没有什么新奇!那么, “好戏还在后头呢”:1.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口增长的速度探究;2.人口多,好不好?也好,也不好?为什么?探究之后,才知道,人口太多也会产生诸多问题。 (哦,原来是这样)3.说道人口的多和少问题,我们不得不探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分布状况”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我们能否争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建议呢?沿着这样的研学思路,于是就产生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设想:摆事实提问题媒体辅助说明解决办法探讨;这样,哪怕是最不想学习的孩子,好奇心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