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点的直线运动 1.质点(1)没有_ 、_ ,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 _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位移与路程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是矢量,方向由_指向_.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3.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它等于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即 v=s/t平均速度: 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时速度: 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4.加速度(1)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式:a= 0tV(2)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2、速度公式 vt=vo+at(2).位移公式 s=vot+at2/2(3)位移推论公式: 0tSa(4)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otv(5) 相邻的等时间 T 内的位移差都相等,即 2aTs6.自由落体(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 重力加速度_最大,_ 最小, 但是差异并不大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t=gtH=gt 2/2, vt2=2gh7.打点计时器(1) ,2BACT2BDT(2) a运动图象1.V-T 图: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斜率:加速度面积:位移2.X-T 图: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斜率:速度面积:无意
3、义一、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下列研究对象不可看作质点的是( D )A从盐城飞往北京的飞机; B.绕太阳运转的木星;C保持竖直位置自由落下的直杆; D裁判眼中从高台上跳水的运动员3.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正确的有:( AD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
4、,加速度越来越小4. 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 8s 末开始刹车,经 4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是 ( B )A14 B12 C21 D 125. 小球从离地 5m 高处落下,反弹后在 2m 高处被接住,这一过程中小球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B )A.7m;7m B.3m;7 m C.3m;5m D.1m;7m. O A B C D E3.0712.3827.8749.62.0777.406. 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第 5 秒末速度为 10m/s,则该物体( C )A加速度一定是 2m/s2; B前 5s 内位移一定为25m;C前
5、10s 内位移一定为 100m; D第 6s 末的速度一定为12 m/s.7.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后,后车以与前车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 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距离至少为( B )A. s B. 2s C. 3s D. 4s8. 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 3s 停止,共前进了 36m,乙经 1.5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B )(A)9m (B)18m (C)36m (D)27m9.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
6、化的函数关系是 S=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D )(A) 0、4m/s 2 (B) 4m/s、2m/s 2 (C) 4m/s、1m/s 2 (D) 4m/s、4m/s 210. (2011 安徽)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为x,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t x2tA B C D12()xt12()t12()xt12()t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x1t1xv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 时12t 2t2t2刻的瞬时速度
7、。速度由 变化到 的时间为 ,所以加速度1v21t2121()vxtat11. (2011 天津)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A第 1s 内的位移是 5m 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C任意相邻 1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m D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简单题。第 1s 内的位移只需将 t=1 代入即可求出x=6m, A 错误;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 ,B 错;由题给解析式2257m/ssv可以求得加速度为 a=2m/s2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 D
8、选项正确2mxaT【答案】:D12.(2013 年广东理综) 某航母跑道长为 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 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 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 m/s B10m/s C15m/s D20 m/s 【答案】B【解析】由速度位移关系式: 20vax,代入题干中末速度与加速度的数值,解得 01/vs,B 项对。13. (2014 海南卷)3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 t1,再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 t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
9、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t0,则At 1 t0 t2 t1C t2. t0 t2 t1 Dt 1 t0 t2 t1【解析】三种情况的下的匀变速加速度是: ,其中,12ag,易得 ,又上升与下降过程: ,得 ,选项10atvgt01ttt21tB 正确。二、运动图象1.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 v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 a 和 b 所示. 在 t1时刻( AD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2. 图是 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AB ).(A)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10、 B 质点快 (B)当 t=t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 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当 t=t1时, 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3. 一物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C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5m/sD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8m/s4. 图 2-16 所示为 A、B 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 ( AC ) A开始时(t=0)A 在 B 正前方BB 运动时的速度比 A 运动时的速度大CB 在 t2 时追上 A,然
11、后跑到 A 的前面DB 开始时的速度比 A 小,t2 后 B 的速度才超过 A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 s-t 图如图 2-17 所示,则 ( AB )A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经 t=5s,甲、乙两物体相遇,C经 t=10s,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降为零D经 t=10s,乙物体的速度降为零6一个人沿平直的街道匀速步行到邮局去寄信,又以原来的速度大小步行返回原处设出发的方向为正,则能近似描写其运动情况的 v-t 图( 图 2-18)是 ( B )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 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12、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C.前 2s 内做匀减速运动D.4s 内的位移为零8、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 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 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 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 t =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9、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D)A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
13、北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物体在前 2s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在 4s 内始终向东运动B物体在 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c物体在 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D物体在第 2s 回到出发点1-111、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C )A在 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B在 t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C在 t1至 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D在 t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12、电梯上升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B )
14、A、6mB、39mC、 0mD、30m1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 4s 至 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 和物体前 10s 内的位移 s 分别为( B )A、a=2.5m/s 2,s=40m B、a=2.5m/s 2,s=95mC、 a=5m/s2,s=95m D、a=5m/s 2,s=30m14. (2011 海南).一物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 0 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XXK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C.在 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5m/sD. 56s 内,物体
15、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解析:A,05s, 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 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B 由面积法求出 05s 的位移 s1=35m, 56s 的位移 s2=-5m,总路程为:40m,B 对C 由面积法求出 04s 的位移 s=30m,平度速度为: v=s/t=7.5m/s C 对D 由图像知 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15. (2012 山东卷)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C )vtA前 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 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 3s 内与最后
16、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 3s 末至第 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16. (2014 年 全国卷 2)14.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1v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 A【命题立意】考察运动物体的 v-t 图像相关知识。【解题思路】根据 v-t 图像的知识,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 C、D 均错。因为两车均是变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不能用 计21v
17、算,故 B 错;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图像可知 A 对。【解题点拨】熟练掌握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分析物理的图像问题的基本方法。17. (2014 年 山东卷)15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注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 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 )A. B. C. D.1t2t3t4t15、 【 答案 】AC【解析】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图中 t1 和 t3 时刻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正确选项 AC。三、计算题1. 图是用纸带拖
18、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秒.试求:(1)打点计时器打下 B、C、D 各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2)小车的加速度.解:设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则(1)vB=sAC/2T=0.26m/s;vC=sBD/2T=0.30m/s;vD=sCE/2T=0.34m/s; (2)a= v/T a=0.4m/s 22. 车以 10 米/秒速度匀速行驶,在距车站 25 米时开始制动,使车减速前进,到车站时恰好停下.求:(1)车匀减速行驶时的加速度的大小;(2)车从制动到停下来经历的时间.(1
19、)2 米/秒;(2)5 秒3.(2011 全国理综) (13 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 t0)的速度为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v为 s1,加速度为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s2。由运动学公式得 a 0atv201ats2002)(1tavts设乙车在时间 t0 的速度为 ,在第一、
20、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 。同样v 1s2有 )2(v 201)(ts 202attvs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 ,则有 s1 21s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75s4. (2014 年 山东卷)23 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的刹车反应过程所用时间) , ,但饮酒会引起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0.4ts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72/vkmh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 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 x 和速度 v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此过程可以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求210/g
21、ms(1)减速过程中的加速的大小和所用时间(2)饮酒使试验者的反应时间延长了多少?(3)减速过程中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反 应 过 程 减 速 过 程发 现 情 况 开 始 减 速 汽 车 停 止图 甲 ms/)/(1hkv2507图 乙23、 【 答案 】 (1) ; t=2.5s (2 ) (3 )28/ams.ts45【解析】解:(1)设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所用时间为 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m/s,末速度 vt=0,位移 s=25m,由运动学公式得:2as0t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28/amst=2.5s (2 )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 ,反应时
22、间的增量为 ,由运动学公式得t t0Lvts联立式,代入数据得0.3ts(3 )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 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220()Fg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041=5mg课堂练习1、下面哪种情况物体可看成质点(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 B、确定大海中航船的位置C、走钢丝表演的杂技演员D、研究自行车轮绕车轴的转动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前 3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 13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在 23s 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同
23、12s 内的加速度相同D、前 3s 的位移是 4m3、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B、2:1 C、 D、1:2(21) 1:(2)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且 v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I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每段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235、一物体从高 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 时,
24、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3tA、 , B、 , C、 , D、 ,v9xv9x3v89xv3x6、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5s 末速度为 v,第 9s 末速度为-v,则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A、第 7s 末的速度为零B、5s 内和 9s 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第 8s 末速度为-2vD、5s 内和 9s 内位移大小相等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 tt 0时,x0,v0,a0,此后加速度 a 均匀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继续增大,直到 a 等于零为止B、位移继续增大,直到 a 等于零为止C、速度开始减小,直到 a 等于零为止D、位移开始减小,直到 a 等于零为止8
25、、一个小球沿斜面滚下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 AB6m,BC10m,小球经过 AB 和 BC 两段所用时间均为 2s,则小球在经过 A、B、C 三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A、v A2m/s,v B3m/s,v C4m/sB、v A2m/s,v B4m/s,v C6m/sC、v A3m/s,v B4m/s,v C5m/sD、v A3m/s,v B5m/s,v C7m/s9、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5t 2+4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最大位移是 80 mB、质点的初速度是 20 m/s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 5m/s2
26、D、t4s 时,质点的速度为零10、石块 A 自塔顶自由落下 x1时,石块 B 自离塔顶 x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A、 B、 C、 D、12x21()4214()21()x二、填空题:1、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 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 x(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滴水落至盘中,共用去时间为 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中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m,重力加速度 g_m/s
27、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武汉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在实验中得到 6 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 6 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02s其中1、2、3 点相邻,4、5、6 点相邻,在 3 点和 4 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1、3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s1,2、5 两点之间的距离 s2,4、6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s3(1)测 s1、s 2、s 3后,2 点速度的表达式 v2_(2)若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s14.00cm,s 219.30cm,s 38.72cm,则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 g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测
28、量值小于宁波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g9.79m/s 2的原因是_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因此打点计时器每隔_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1,2,3,4 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判定实验物体运动的性质是_,判断的根据是_,加速度是_m/s 2经过计数点 2 时的瞬时速度 v2_m/s.4、现给定以下器材:A、闪光照相机 B、秒表 C、打点计时器 D、交流电源 46V E、导线若干 F、纸带 G、复写纸 H、铁架台 I、游标卡尺 J、重物 K、刻度尺 L、直径 1cm 的钢球 M、1m 长细线 N、照相底片设计
29、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 g 的实验方案(1)从给定器材中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_作为实验器材;(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 g 的表达式:_三、计算题:1、以 18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 3s 内前进了 36m,求汽车的加速度2、某列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人在站台上观察列车,发现相邻的两个 10s内,列车分别从他跟前驶过 8 节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m,且连接处长度不计,求火车的加速度 a 和人开始计时时火车的速度大小3、1935 年在一条直线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 A 把货车厢甲(如图所示)留在现场
30、,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货车厢甲在斜坡上以 4m/s 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 16m/s 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 B 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火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上均为 a2m/s 2,当驾驶员 B 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4、沿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连续通过三根电线杆,通过两相邻电线杆之间所用时间分别是 3s 和 2s,已知相邻电线杆之间间距是 60m,求汽车的加速度和汽车通过各电线杆时的速度【答案与
31、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没有大小和形状,是具有被代替物体全部质量的几何点,选项 ACD 中所描述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起主要作用,不能把大小和形状忽略掉而把它们看作质点,故 A、C、D 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航船的尺寸和形状与航行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因而可看作质点,选项 B 正确。2、BC 解析:由图象可知,质点在 01s 内做速度 v0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在13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 v0的方向相反,所以 A 不正确,B 正确在 23s 内,速度为负值,说明质点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 12s 内的完全相同,但加速度与
32、 12s 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象的斜率没有变化,所以 C 正确至于位移,可利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来求,前 1s 内,位移 ; 内,位移102m/sxvtA2s; 内,位移 ,所2021m/sxvtA3303()m/1sxvt以总位移 而不是 4m,所以 D 不正确123x3、A 解析:设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刹车时间为 t2,后半程所用时间为 t1,刹车位移为 x如图所示把此过程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由 得 , ,所以, , ,21xat2xt21xat2xta1t即 21:t由 得,前、后两半程的平均速度为xvt, 21xvt前 12xvt后所以 :1,即仅 A 正
33、确v前 后()4、ABC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遵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故 A、B、C 正确;D 中应为,故 D 不正确1:(2):(32)5、C 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 vgt,得速度 v 与时间 t 成正比,所以下落时间为时的速度为 根据公式 得下落位移 x 与时间的平方 t2成3t3At 21xgt正比,所以下落 时下落的高度为 3t 239Axt所以距地面高度 189x距6、AD 解析:作出 v-t 图象分析较简便7、A 解析:因为 v0,a0,所以是加速运动,故 v 增大,当 a0 时速度最大,A对、C 错因为 x0,v0
34、,所以位移应一直增大,B、D 均错8、B 解析: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61m/s4/2ACv,又 ,故 ,同理可求 ,B16m/s3/21ABv2/sAv6m/sCv对9、AD 解析:由 可得, ,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2540xt04m/sv210/sa,A 对,t4s 时, max80 240m/s1/4s0v10、B 解析: , , ,21()hgt21xgt22hxgt故 所以 1221()4二、填空题:1、 59x2()NxT解析:因为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第一滴水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3t,则有 21(3)xgt第一滴水落到盘子上时,第二滴水下
35、落的时间为 2t,则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又因为 22145()9xgtx(2)NtT所以,重力加速度 22()xtT2、 (1) (2)9.72 (3)纸带的阻力、空气阻力等对打点计时器的影响1sT3、0.02 匀加速直线运动 s 恒定 6.05 0.025三、计算题:1、 24m/s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得汽车的加速度为201xvta22022()(3618)/s4m/xvta2、 2.1m/s7./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得列车加速度221xat212(68)0sxat2.6m/s又根据 得,人开始计时时列车的初速度为201xvta20 1(68)m0.647.2
36、m/s2st3、100m解析:乙车减速至速度为零的过程历时 16s82vta乙乙车在此时间内的位移为 216m4vxa乙乙车反向加速后退至恰好接住甲车(此时两车速度相等)的过程历时24svt甲乙乙车在此时间内的位移24mvxa甲在 时间里,甲车位移12(8)s10t4xvA甲 甲故驾驶员 B 刹车时,两车相距 12(406)m10xx甲4、 , , ,2m/sa14/sv26m/sv3/sv解析:设汽车经过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 2、v 3,则由 得,0tvat, 由 得, ,213va32va0()126()由式得, , , ,2360() 24m/sa14/sv26m/sv34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