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第一章 总论一、简答题(要点)1答:成本概念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产品成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而发生的生产耗费。所以成本的经济内涵可以概括为: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综合。2答: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反映生产过程的各种耗费,形成了记录型成本会计。(2)随着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产生,成本会计的职能不断扩大,不仅能够计算成本,还能够控制和分析成本。
2、(3)在传统成本会计阶段,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也从工业企业扩大到各种行业。(4)在现代成本会计阶段,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5)随着当前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成本会计必须适应新的制造环境,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3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精通业务、保守秘密。4答:成本的作用主要有:(1)成本可以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2)成本是管理当局确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3)成本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成本预测、决
3、策提供资料(4)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5)成本可以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所必须的成本资料5答: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有:(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2)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3)制定目标成本,强化成本控制(4)建立成本责任制度,严格成本业绩考核6答:成本会计职能应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构成现代成本管理的整体框架。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首要环节,它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中心地位,它既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
4、划的依据;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必要环节,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提供企业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础环节。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和成本计划的有效手段。7答:企业应该根据规模大小、内部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从有利于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提高成本会计的效率出发,合理组织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主要包括(1)成本会计工作机构的设置(2)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3)成本会计制度的制定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三、单项选择题1.D 2.A
5、3.B 4.B 5.D 6.D7.D 8.C 9.C 10.B 11.B 12.B四、多项选择题1. BD 2.ABC 3. ABCD 4. ABE 5. ABCDE 6. ABCD 7. ABD 8. ABC 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一、简答题(要点)1.答: 工业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划清的费用界限有:(1)正确划分经营性支出与非经营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界限。2. 答: 为了正确、规范地进行成本核算,企业应该做好下列基础工作:(1)建立和健全原
6、始记录制度。(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退和清查制度。(3)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4)建立和健全内部结算制度。3. 答:工业企业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如果废品损失和燃料动力在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可增设“废品损失”和“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4. 答: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为:(1)根据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严格审核生产费用支出。(2)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对要素费用进行分配。(3)编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分配表,以正确计算分配本期成本费用和以后各期成本费用。(4)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5)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对制造费用进行分
7、配。 (6)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二、判断题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三、单项选择题1. A 2. B . 3. D 4.B 5.D 6. C 7. B 8. B 9. D 10. D 11. A 12.B13. D 14. D 15. C 16. C 17. D 18. D四、多项选择题1.CDE 2.ACE 3.ABCD 4.ABC 5.AB 6.BCD 7.AC 8.ABD 9.BC 10.ABCD 11.AB 12.ABC 13.ABC 14.ACD 15.ABCD 16.ABCD 17.A
8、D 18.AC 19. ABCD 20. BC第三章 制造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简答题(要点)1.答: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费用,可以反映出材料供应的超支或节约情况,便于分析和考核计划的完成与否。发出材料的单价直接采用计划成本,简化了材料发出的核算工作。但是当材料种类较多时,不能对每一种材料发别计算其材料成本差异,因此经过调整后的材料实际成本不太准确。2. 答: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重量分配法、体积分配法、产量分配法等。3. 答:人工费用包括:工资费用和按照工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以及工会
9、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内容。4.答:直接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应由产品成本负担。如果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工资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而计时工资一般为间接计入费用,只有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工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工资费用需要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通常选择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 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B 5.A 6.D 7.D 8.B 9.A 10.C四、 多项选择题: 1.AD 2.BCD 3.AD 4.ABCD 5. ABCD6.ABCD 7
10、.ABCD 8.ABC 9.BC 10.CD 五、实务题:实务一(1) A 材料费用分配表2006 年 10 月产品名称 实际产量(件)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千克)材料定额消耗量(千克)分配率 分配金额(元)甲产品 100 15 1 500 7 500乙产品 50 12 600 3 000合计 150 2 100 5 10 500(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 500乙产品 3 000贷:原材料A 材料 10 500实务二(1)燃料费用分配率=32 800(6010+8013)=20101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601020=12 000(元)102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801320=20 8
11、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101 产品 12 000102 产品 20 800辅助生产成本 4 500管理费用 5 700制造费用 3 800贷:燃料 46 800实务三(1) 工资费用分配表200年 7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 生产工时(小时) 分配率 分配金额甲产品 21 000 7 350乙产品 35 000 12 250丙产品 24 000 8 400合计 80 000 0.35 28 000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 350乙产品 12 250丙产品 8 400制造费用 4 200管理费用 6 000销售费用 8 4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46 600(2)借:基
12、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 029乙产品 1 715丙产品 1 176制造费用 588管理费用 840销售费用 1 176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6 524(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10.25乙产品 183.75丙产品 126制造费用 63管理费用 90销售费用 126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教育经费 6 99第四章 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一、简答题(要点)1. 答: 为了准确核算辅助生产费用,企业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归集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在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过程中,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间接费用由于辅助生产车间规模不同,费用多少也会不同,可以采
13、取两种核算方法。一是当辅助生产规模较小,制造费用较少,又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时,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 制造费用 ”账户核算,而是和其他直接费用一样,直接计入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二是当辅助生产规模较大,制造费用较多,或者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时,为了准确计算产品和劳务成本,应单独核算制造费用,开设“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或车间) ”二级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月末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2. 答: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如下;(1)归集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辅助生产费用;(2)结转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3)结转辅助生产部门完工产品的成本。3. 答: 辅助生产费用在各个
14、受益部门之间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4. 答: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为了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不便于单独核算的费用,如生产用的燃料和动力费用,生产用工具的摊销,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等;也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厂房的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生产耗用水、电、暖的费用,正常的停工损失等费用;还包括组织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耗用的水、电、暖的费用、办公费等等。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通常有实际分配率法和
15、计划分配率法, 实际分配率法又包括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和机器工时比例法。 5. 答:计划分配率法又称为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与实际分配率法相比,这种方法是以计划数作为分配标准的。计划分配率法,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使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分配方法下,无论各月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是多少,年内各月的制造费用都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是在全年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和全年产品计划产量的基础上确定的。一般年内不得随意变更,但如如果在年内发现这两个基础数据的实际数和计划数产生较大悬殊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核算工作较简便,特别适用于季节性
16、生产的企业。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三、单项选择题1.A 2.C 3.B 4.D 5.B 6.C 7.B 8.D 9.A四、多项选择题1.BCD 2.AD 3.ABC 4.BD 5.CD6.BC 7.ABC 8.ABCD 9.ABC 10.CD五、实务题实务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0年 8 月分配电费 分配水费 项目数量(度) 金额(元) 数量(小时) 金额(元)待分配费用 18000 90000劳务总量 72000 20000费用分配率 0.25 4.5受益部门:供电车间 (2500)供水车间 (3000)甲产品生产 56900 14
17、225车间消耗 10600 2650 17000 76500管理部门 4500 1125 3000 13500合计 72000 18000 20000 90000(1)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4225制造费用 79150管理费用 14625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8000供水 90000(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0年 8 月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分配电费 分配水费 分配电费 分配水费 项目数量(度) 金额(元) 数量(度) 金额(元) 数量(度) 金额(元) 数量(度) 金额(元)待分配费用 18000 90000 27280 80720劳务总量 75000 2250
18、0 72000 20000费用分配率 0.24 4 0.3789 4.036受益部门:供电车间 2500 10000供水车间 3000 720甲产品生产 56900 21559车间消耗 10600 4016 17000 68612管理部门 4500 1705 3000 12108合计 3000 720 2500 10000 72000 27280 20000 80720账务处理: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0000供水 72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20供水 10000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559制造费用 72628管理费用 13813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7280供水
19、 80720(3)假设供电车间的电费为 x 元/度,供水车间的水费为 y 元/小时。联立方程组:18000+2500y=75000x90000+3000x=22500y解方程组得: x=0.375y=4.0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200年 8 月分配电费 分配水费 项目数量(度) 金额(元) 数量(度) 金额(元)待分配费用 18000 90000劳务总量 75000 22500费用分配率 0.375 4.05受益部门:供电车间 2500 10125供水车间 3000 1125甲产品生产 56900 21337.5车间消耗 10600 3975 17000 68850管理部门 450
20、0 1687.5 3000 12150合计 75000 28125 20000 91125账务处理: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0125供水 1125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337.5制造费用 72825管理费用 13837.5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8125供水 91125实务二(1) 制造费用分配表200年 8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 生产工时(小时) 分配率 分配金额甲产品 7500 4500乙产品 8500 5100丙产品 6000 3600合计 22000 0.6 13200(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乙产品 5100丙产品 3600贷:制造费用 13200实务三(1)A 产品计
21、划产量定额工时=180005.5=99000(小时)B 产品计划产量定额工时=80006=48000(小时)C 产品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00007.5=75000(小时) 09.175480921计 划 分 配 率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5.51.09=9592(元)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0061.09=5886(元)C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7.51.09=654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9592B 产品 5886C 产品 6540贷:制造费用 22018第五章 生产损失的核算一、简答题(要点)1. 答:生产损失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由于生产原因而发生
22、的各种损失。如生产出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及其大修理停工造成的损失等。生产损失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生产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两种。废品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了废品而造成的损失。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由于材料供应不足,计划减产、电力中断、季节性停产、机器设备大修理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停工期间的损失。2. 答:废品损失是指由于产生废品而发生的报废损失和超过合格品正常成本的多耗损失。具体包括:不可修复的废品报废损失,即不可修复废品已耗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和获得的赔偿以后的净额;还包括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修复费用。这里所说的废品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也包括生产完工验收
23、入库时发现的。但是有的情况下不作为废品损失核算,包括:由于保管或运输不当造成的损失;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价格损失;实行“三包”的产品发生的三包损失等等。3. 答: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在报废前已发生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的价值和应收赔偿后的净损失。由于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在其报废前是与合格品的成本一起归集在“ 基本生产成本 ”账户中的。因此,需要先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两者区分开来。确定废品生产成本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废品所耗的实际成本计算,二是按定额成本计算。将“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分配时应考虑发现废品的时间。如果在完工验收入库时发现不
24、可修复废品则废品应与合格品同等负担费用,各项生产成本均可按照数量标准进行分配。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当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时,材料费用仍以数量作为分配标准,其他费用则以生产工时作为分配标准;当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始时分次投入或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时,应以废品的约当产量(即废品的数量乘以废品完工程度)作为分配标准。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1.A 2.B 3. D 4.D 5.B6.D 7.A 8.D 9.B 10.C四、多项选择题1.AC 2.ABCD 3.CD 4.AC 5.ABCD6.BD 7.BCD 8.ABC 9.BC
25、 10.ACD五、实务题实务一(1)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原材料:1050=500(元)燃料和动力:1501.50=225(元)人工费用:1501.80=270(元)制造费用:1501.20=180(元)合计: 1175(元)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175-80-20=1075(元)(2)会计分录: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175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175残料入库:借;原材料 8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80应收赔偿款:借:其他应收款 2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0结转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75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75实务二(1)结转停工净损失:借:停工
26、损失 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3000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福利费 420制造费用 580 应收赔偿款:借:其他应收款 800贷:停工损失 800分配停工净损失:64.0283停 工 净 损 失 分 配 率甲产品应负担的停工净损失=28000.64=1792(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停工净损失=22000.64=1408(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792乙产品 1408贷:停工损失 3200第六章 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一、简答题(要点)1答:在产品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在产品是指企业已经投入生产,但是尚未最后完工,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企业各车间加工中的在制品、已
27、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要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包括未经验收入库的产品和等待返修的废品)等。狭义的在产品仅指正在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加工或装配阶段中的在制品,以及正在返修过程中的废品。2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价值较大,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较为稳定,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对完工产品成本不会有较大影响的成
28、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且稳定,价值较低,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于完工产品的成本的影响不大的产品。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同时原材料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约
29、当产量法,适用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等费用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3答:约当产量法,将月末实际盘存的在产品数量,根据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约当产量计算分配费用时,关键是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计算。(1) 投料程度计算投料程度与产品生产的投料方式密切相关。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为 100%;材料随生产进度在每一工序开始时投入,则某工序直接材料投料程度= 100%定 额单 位 完 工 产 品 材 料
30、消 耗本 工 序 材 料 消 耗 定 额耗 定 额前 面 各 工 序 累 计 材 料 消 材料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则某工序直接材料投料程度= 100%定 额单 位 完 工 产 品 材 料 消 耗本 工 序 材 料 消 耗 定 额耗 定 额前 面 各 工 序 累 计 材 料 消 %50(2)完工程度的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可按可 50平均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各道工序的加工量相差较大时,在产品所在工序完成的定额工时按 50%计算。则某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100%单 位 完 工 产 品 工 时 定 额本 工 序 工 时 定 额额
31、前 面 各 工 序 累 计 工 时 定 %50二、判断题: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13. 14. 15. 三、 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A 5.D 6.D7.C 8.D 9.C 10.D 11.A 12.D13.C 14.A 15.B 四、 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D 3.ACD 4.BD 5.ABD 五、实务题:实务一 约当产量法甲产品 945012直 接 材 料 分 配 率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00094=940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094=47000(元)31.44%50136直 接 人 工 费 用
32、分 配 率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00031.44=31440(元)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50050%31.44=786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 =14.1650127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0014.16=14160(元)在产品制造费用=50050%14.16=3540(元)完工产品成本=94000+31440+14160=139600(元)在产品成本=47000+7860+3540=58400(元)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 甲产品 139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39600 实务二 约当产量法第一工序约当产量=60050%50%=150(件)第二工序约当产量=400
33、(50%+50%50%)=300(件)在产品约当产量=150+300=450(件)乙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80450123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20080=960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45080=36000(元)实务三 约当产量法(件)205180第 一 工 序 约 当 产 量(件)6第 二 工 序 约 当 产 量(件)36204第 三 工 序 约 当 产 量在产品约当产量=20+52+36=108(件)丙产品 425直 接 材 料 分 配 率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40042=168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42=8400(元)12.4108463直 接 人 工 费 用 分 配
34、 率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40012.4=4960(元)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6300-4960=134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 8.15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008.15=3260(元)在产品制造费用=4140-3260=880(元)完工产品成本=16800+4960+3260=25020(元)在产品成本=8400+1340+880=10620(元)实务四 定额比例法丁产品 4.7510309直 接 材 料 分 配 率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0004.75=1425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0004.75=4750(元)=2.58%5018307直 接 人 工 费 用 分 配 率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
35、用=24002.5=6000(元)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4002.5=1000(元)=4.92制 造 费 用 分 配 率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4004.9=11760(元)在产品制造费用=4004.9=1960 (元)完工产品成本=14250+6000+11760=32010(元)在产品成本=4750+1000+1960=7710(元)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简答题(要点)1答:企业的生产按照组织特点不同,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是指企业长期进行某一种或者某几种产品的生产。成批生产是企业根据客户的订单或者市场的需要,按照产品种类分批进行生产。成批生产按照批量的大小,分为大
36、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大批生产的性质接近大量生产,小批生产的性质接近单件生产。单件生产是指企业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单个产品的生产。单件生产是成批生产的特例。2答: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1)在大量生产方式下,企业大量地生产着同一产品,因此管理上只要求、也只能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在大批生产方式下,产品产量较大,品种相对稳定,一般也只能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3)在小批生产方式下,产品批量较小且同批产品大多同时完工,因此可按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管理上为了分析和考核各批产品的成本水平,也要求按产品的批别来计算成本。
37、 (4)在单件生产方式下,生产按件组织;与小批生产方式一样,有可能也有必要按产品的批别(或件别)计算成品成本。3答:企业的产品生产按照其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单步骤生产是指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在时间上不能间断,在空间上不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多步骤生产是指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在时间上可以间接,在空间上可以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多步骤生产按照步骤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分为装配式生产和连续式生产。在装配式生产中,中间生产步骤分别生产不同的半成品,可以不发生横向联系。连续式生产是产品生产过程按照既定的生产程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连续进行加工,最后生产出产成品。4答:生产
38、工艺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如下:(1)在单步骤生产情况下,生产工艺过程不可或不需间断,因而不能按生产步骤来计算产品成本,只能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同时,单步骤生产一般都是大量生产,所以只能以会计报告期作为成本计算期,每月月末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单步骤生产的生产周期较短,一般没有月末在产品,因而也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2)在连续式多步骤生产情况下,生产一般均为大量成产,成本管理上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生产步骤来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应以产品品种及其生产步骤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由于产品连续生产,只能在每月末定期的计算产品成本;在连续式多步骤生产
39、下,一般各生产步骤在月末都会有一定的在产品,这就要求在月末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在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情况下,生产组织有大量生产、单件生产;若为大量、大批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与连续式多步骤生产基本相同;若为单件、小批生产,只能以产品批别或件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由于其产量较小且基本上是同时完工,成本计算只能在产品完工后才能进行,其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也就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5答: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品种法是以各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于品种法在传统上主要应用
40、于生产工艺过程相对简单的生产企业,故品种法也称为简单法。 (2)分批法是以各批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产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由于采用分批法的企业常常是根据购买单位的定单作为不同的批别来组织生产的,所以分批法又称为订单法。 (3)分步法是以各品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半成品与产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6答: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1)分类法,即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类法必须和品种法或分批法、分步法结合起来应用。 (2)定额法,即为了加强对定额的管理和产品成本的控制,及时反映
41、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7答:成本计算中的假设主要有:(1)发出材料不同计价方法的价值流与实物流一致假设;(2)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实际使用年限一致假设;(3)间接成本分配标准与成本计算对象受益大小成正比假设;(4)不同生产情况下在产品估价的不同假设(5)成本计算期内同一产品单位成本相等假设;(6)企业持续经营成本持续补偿假设。二、判断题1. 2 3. 4. 5. 6. 三、单项选择题1. D 2.B 3.A 4.A 5.A 四、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E 3ABD 4CE 5ABE 6ABCDE第八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简答题(要点)1答
42、:品种法的特点是: (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2)定期按月计算产品成本(3)月末如果没有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占用生产费用数额不大,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而且数量较多,占用生产费用也较大,就需要将所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是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厂、铸造厂、自来水厂、采掘企业等。如果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中,如果管理上不要求按步骤计算成本,也可采用品种法,如卷烟厂、印染厂、水泥厂、造纸厂等。2答: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1)按产品品种分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
43、目设置专栏用以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成本。(2)按要素费用,待摊、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费用的顺序,编制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将生产费用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3)月末,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以及在产品成本二、判断题1. 2. 3. 4. 5.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A 四、多项选择题1. ABC 2.AB 3.ABCD 五、实务题(一)开设 A、B 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供电车间、机修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如表 11、表 12、表 5、表 6、表 9 所示。(二)编制各项费用分配表
44、,分配各项费用,编制会计分录,登记各种明细账。1按生铁和一般消耗材料的用途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 1 所示。表 1材料费用分配表200年 8 月 单位:元分配对象 生铁 一般消 合计数量 单价 金额 耗材料A 产品 30 1200 36000 36000B 产品 25 1200 30000 30000基本生产合计 55 1200 66000 66000基本生产车间 1500 1500供电 300 300机修 1200 1200辅助生产车间 合计 1500 1500管理部门 1000 1000合计 55 1200 66000 4000 70000根据表 1 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36000B 产品 300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5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机修车间 1200 管理费用 1000贷:原材料 生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