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景物形象的鉴赏,题型一:景物描写的作用,1、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陆游的这首“记梦词”,上片写_,下片写_。 答案:梦境、梦醒感慨 2结合词中内容,请分析一下“漏声断、月斜窗纸”这两句写景的作用。 这两句描写了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以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因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词人悲愁心境的写照。,题型二:分析意象表达的情感,2、秦楼月(南宋)向子諲
2、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乾龙节: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 (1)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题型三、鉴赏意境,3、任选一词,就划线句句子的意境,写一段鉴赏文字。 (1)如梦令划线句通过词人暗自感叹“无绪、无绪”,再用结尾一句描绘出本来已是春归之时,满目飞花落絮之景,又经过五更天,春天的脚步之梦更远的画面,从而情景交融,营造出凄凉冷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
3、内心的失意孤独之感。,(2)清平乐划线句写作者不知春之归处而向鸟儿询问,黄鹂不住啼叫着,它婉转的叫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脱,心头的寂寞更加重了,而黄鹂又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的情景,从而寓情于景,营造了寂寞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著与追求。,4、请从色调浓淡的角度分析两首诗中画线句的意境。(6分) 甲诗划线句对战场上的景象做了描绘,秋天的天空中到处回响着号角声,晚霞映照下,大块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色彩秾丽,营造出黯然凝重的意境。寓情于景,表现出战斗的惨烈以及战士为国献身的无畏。 乙诗划线句描写了湖上轻折芦苇发出声响,遥远
4、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色彩淡雅,营造出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内心的平静闲适,对湖上山水的热爱,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题型四、鉴赏情景关系,5、2012春考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6、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答案:诗句描写了一幅静美的春景: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作者寓情于景,在景色寄寓了闲适淡泊的情怀。,二、咏物诗物象的鉴赏,(07高考)阮郎归初夏
5、 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答案要点:这句诗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的景象(2分),寓情于景,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初夏时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息于高处,餐风饮露,蝉声远传可窥蝉的高标逸韵。最后以蝉自况,表达出诗人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籍,自会扬名,对自身内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
6、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意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露重”、“风多”比喻政治环境恶劣,“飞难进”比喻自己仕途郁郁不得志,“响易沉”比喻自己言论受到压抑,不自由。蝉如此,自己也如此,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自己品性高洁,不为世人了解,反被诬陷入狱,,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7、咏物诗的物象: 即在咏物诗中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常借助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物象来隐喻或寄托自己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 如何分析咏物诗物象? 1、提炼描写物象的词语,分析物象的特点。 2、注意联系题目或写作背景,挖掘物象的品格精神。 3、抓住物与人的契合点,揣摩作者寄寓的感情、精神或志向。,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 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学宠臣虞似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题型一:赏析咏物诗中的形象,(高三上月考一) (甲)白梅
8、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乙)梅花绝句(之二) 宋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16任选一诗,请赏析其中的梅花形象。(4分) (1)作者运用了衬托对比手法,通过着力描写梅花生长环境冰雪林及不与桃花同一季节开放的特征,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形象特点。寄寓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勇于无私奉献的人格追求。 (2)作者运用了衬托手法,通过着力描写梅花生长在幽谷且方位位于北端的环境,以及在层层冰雪压迫下开放特征,突出了梅花身处恶劣的环境、耐寒清高的形象特点。陆游借咏梅表现了自己怀才
9、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6、阅读全诗,结合具体诗歌内容赏析萤火虫形象。 (4分) 这首诗采用拟人、比喻手法来写萤火虫,一二句写萤火虫夜游时随着风雨,穿户过墙,飞来飞去的情景,表现其在风雨中抗争奋斗的形象;三四句是说萤火虫生于腐草之中,出身低微,但它能自己发光引路,不屑于求助月亮照明,表现萤火虫虽身世卑微,却不趋炎附势的独立精神;五六句是用 “囊萤照读”的典故,写它的功用,说明它乐于奉献的精神;七八句写萤火虫在广阔的夜空中不亚于星星的光芒,则表现其胸怀大志、奋发有为的形象。诗人以萤火虫比喻出生低微的有志之士,赞颂正直不阿、自信自强者的人格精神。,7、任选一诗,赏析其中
10、木芙蓉的形象吕诗:用拟人、对比手法,描写了木芙蓉不似桃李随东风来去,花谢花开,俯仰由人,而是傲然立于秋风之中,“经霜愈盛”、“雨后霜前着意红”的高洁独立的形象,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羁、不受他人摆布的旷达自信的精神追求; 范诗:用拟人、衬托手法,用“辛苦”、“孤花”、“未作愁红怨绿”等词句,刻画出在凄苦、孤独的困境中仍坚强挺立、美丽绽放的木芙蓉形象,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诗人借木芙蓉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8、诗家认为卜算子咏梅虽言咏梅,实为咏怀,请对这一观点展开评述。 本词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中,以物喻人,如写“群芳”的“争春”和“
11、妒”比喻现实人事,二“寂寞”、“无意”、“一任”、“香如故”充分显示作者的品格孤高,不畏馋毁和坚贞自守的傲骨,所以虽言咏梅,实为咏怀。,9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做简要分析。(4分) 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都是借他人之势,得意忘形,作者都对此进行了严厉的讽刺和批判,并严正警告他们不会永远得意下去,终有一天会受到打击(2分)。两首诗都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分),表达了作者对仗势得志的小人的批判和警告(1分)。,三、人物形象的赏析,(一)方法 1、了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
12、难酬的形象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2)知人论事,结合注释背景等 (3)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入手分析人物的内心情感,(二)答题步骤 1、如何塑造(手法) 2、什么形象(概括身份、形象特点) 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主旨),10、简析这首宋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通过对比:过去“万里匹马”、如今“关河梦断”“尘暗貂裘”、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心理描写,以及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写了诗人当年在抗金前线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之气,如今虽被闲置不用,但仍心怀报国志
13、向,心系抗金前线,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11、(14高考)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按如下三个方面评分。一、镜湖女的身份和形象特点如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等;二、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浅显明白的语言使得人物形象更具生活气息、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 答案:作品以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湖边船家女子的形象。写女子妆面如花一样红表现出她的美丽,写女子回家后又约西邻女子次日一起去看赛神,写出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12、联系全诗,对“山中客”这一形象加以评析。 本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道士形象;(1分)通过“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以及“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些诗句描绘了他生活简朴、远离尘嚣、行踪飘忽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2分)这一形象对世俗中过分追求名利的人而言,具有积极的警醒意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