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8140106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经学到玄学,秦汉魏晋时期的思想与学术,一、秦朝博士官制度的存废,秦初“诸生皆诵法孔子”,李斯痛斥: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焚书坑儒,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二、两汉博士制度的经学化,(一)汉初经学博士制度的设立,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 陵夷至于暴秦,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是遂灭。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

2、卜,未有它书。 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错从伏生受尚书。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 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二)武帝时期五经博士制度的形成,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请: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书 武帝纪) 董仲舒建议以春秋大一统思想为指导,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

3、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建元五年,设立五经博士,原有诗、公羊春秋两经四家博士,增置欧阳尚书、后氏礼、杨氏易三经博士。 汉书刘歆传: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三)石渠阁会议与五经博士的增置,版本源流问题:文有磨灭,言有楚夏,出有先后,一源十流。 经学解说问题: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宣帝甘露三年,在京师未央宫石渠阁会议,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 会后,增置大小夏侯尚书和谷梁春秋等三家博士,分置大小戴礼及施、孟、梁丘易等五家博士,五经博士增至十余家:诗分三家(鲁、韩、齐),尚书分三家(欧阳、大小夏侯),礼分三家

4、(后氏、大小戴),易分四家(杨、施、孟、梁丘),春秋分两家(公羊、谷梁)。,东汉十四经博士定制,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形成十四博士定制:诗分三家(鲁、韩、齐),尚书分三家(欧阳、大小夏侯),礼分两家(大小戴),易分四家(施、孟、梁丘、京房氏),公羊春秋分两家(严彭祖、颜安乐)。,三、两汉经学发展中的 今古文之争,(一)今文经学,解释经义的目的:通经致用的现实需求; 解释经义的方法:推衍经文章句,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及刑名学说,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 解释经义的宗旨:宣扬大一统、定名分、尊君抑臣等思想。 汉武帝时,公羊春秋学以董仲舒为代表,倡导“春秋大一统”思想,最适应统治者需要,迅速取得支配地位。当时

5、设置的五经博士,使用今文经籍。 元帝以后,君权衰落,今文经学开始式微。 西汉末年哀、平帝之际,谶纬迷信盛行,今文经学与之结合,经文解说内容空疏而荒诞,古文经学地位开始上升。,(二)古文经学,解释经义的目的:通经识古的学术追求,也含有思古怀旧的情绪; 解释经义的方法:重在训诂,探索经文古义,在思想理论方面并无重大发挥; 解释经义的宗旨:思古怀旧,是古非今。 古文经学的成就:基于通经识古的需要,在辨识和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训诂方法,对学术发展有一定贡献。尔雅和说文解字即其代表性成就。,哀帝建平年间,刘歆对今文经学垄断学官现象不满,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

6、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汉书刘歆传) 王莽代汉,托古改制,刘歆趁机增置数家古文经学博士,包括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乐经、周官等。 东汉光武帝中兴,恢复汉制,撤销古文经学博士,确立今文经学十四博士之制。,(三)今古文经学之争,(四)白虎观会议与今古文经学合流,章帝建初四年,鉴于今古文两派经学门户之见不断加深,各家解释儒家经典歧义纷繁,采纳议郎杨终奏议,在洛阳白虎观召开会议,召集各地著名儒生,讨论五经异同,章帝亲自裁决,肯定三纲六纪,以“君为臣纲”为首,儒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开始趋向神学化。 白虎观会议后,古文经学不立于学官,但仍然继续发展,今古文经学逐渐趋同。 古

7、文经学广泛传播,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著名学者或为古文经学家,或兼通今古文经; 经学家们往往兼采今古文注解经典; 博士官人选不再区分今古文经学家。,四、两汉经学教育的制度化,(一)从“学在官府”到民间私学,西周“学在官府”,教育权掌握在贵族手中。 春秋战国以来,“礼崩乐坏”,学术文化冲破贵族垄断,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各家学派纷纷招收门徒,民间私学盛行。 西汉初年,教育基本停留在民间私家传授的私学形式,国家尚未出现传授学术文化的专门学校,也没有建立一套正规系统的教育制度。,(二)两汉太学教育制度 的创立与发展,1. 太学教育制度的诞生,建元元年,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养士

8、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建元五年,下诏设立五经博士。 元朔五年,设立博士弟子五十员,在长安规划太学校舍,标志着太学制度的创立和第一批太学生的诞生。,2. 太学教育制度的设置,太学是汉朝国立最高学府,主要讲授儒家经学课程。 太学主管官员,西汉为仆射,东汉为祭酒。 太学教师为博士,采取考试选拔或者推荐、征召等方式,年龄五十岁以上,品行端正,精通经典,身体健康,亲属清白。博士俸禄,最初为四百石,宣帝时提高到比六百石。博士之下设侍讲、讲郎等职,一般选取高才生担任。 太学生亦称博士弟子员,一般由太常负责选拔,年龄十八岁以上,要求相貌端正,并无身份限制。地方各郡县官员也

9、可向太常选送一些人,与博士弟子一起学习受业。朝廷有时也允许一些官僚贵族子弟直接入学。太学生享有免役权,有时还可获得赏赐。,3. 太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太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哀帝时7000人,至东汉末3万人(占全国人口5600万人的万分之5.4)。 太学校舍不断扩大:西汉平帝时,扩建校舍上万区,容纳学生万人;东汉顺帝时扩建校舍240房1850室,扩大太学生人数,增加太学生俸禄。,(三)两汉地方官学制度的建立,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设立官学,是地方官府开办学校之始。 武帝时,下诏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郡国学校正式成为地方官办教育制度

10、。 平帝元始三年,设地方官学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东汉地方郡国学校更加发达,班固东都赋有“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美誉。 各郡国官府设文学、文学史、文学卒史、五经百石卒史、乡三老等教官,负责地方文教事业。,(四)两汉民间私学的兴盛,第一阶段:类似小学启蒙教育的“学馆”、“书馆”、“书舍”、“蒙学”,由“书师”教授儿童识字、书写等技能,阅读孝经、论语等典籍。 第二阶段:类似太学的“精舍”、“精庐”,由儒学经师传授高等教育的经学。 民间私学主要传授古文经学典籍,注重训诂、考据等方法,虽有过于烦琐的弊病,但对后来古文字

11、学与金石学(考古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后世所谓“汉学”,即源于这种经学研究方法。,五、魏晋玄学的产生 及其发展变化,(一)魏晋玄学的含义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 (三)魏晋玄学的发展变化,(一)魏晋玄学的含义,以“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为理论依据,阐释学说,或称“玄远之学”。 正始玄学产生之初,偏重于研究老子和周易;魏晋禅代之际,竹林玄学开始关注包含遁世思想的庄子。 以道家理论为基础,融合儒道两家学说,旨在会通,而非立异,可称“新道家”。 借助“本末体用”关系的阐释,以“得意忘言”的方法,试图解决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的关系。,(二)魏晋玄学的产生,白虎观会议后,官方钦定的今文经学,与谶纬

12、迷信理论结合,走向神学化,沦为神道说教的政治附庸,思想内容日渐繁琐僵化和荒诞空虚,丧失“经实际用”的现实功效。 东汉末年,曹操提出“术兼名法”的政治思想,倡导“唯才是举”的选士标准,是对汉代儒家“名教”绝对支配地位发起的挑战。 魏文帝时,刘劭著人物志,以名家、法家理论为指导,结合道家思想,把品鉴人物的一般原则,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探讨,推动了魏晋玄学思潮的产生。,(二)魏晋玄学的发展变化,正始玄学 竹林玄学 西晋玄学 东晋玄学,1. 正始(240249年)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以周易、老子理论为著述根据和资料来源。 何晏(?249年)少好老庄之言,作老子道德论,编著论语集解,不重庄子,声称:

13、“鬻庄躯,放玄虚,而不周乎时变。” 王弼(226249年)少年天赋,为裴徽、何晏等人称奇,撰老子道德经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 从“贵无论”出发,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的本体论和“崇本息末”的方法论,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试图调和儒道两家的思想理论。,(1)“贵无论”,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何晏: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王弼: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14、(2)“崇本息末”,夫邪之兴也,岂邪者之所为乎?淫之所起也,岂淫者之所造乎?故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善察;息淫在乎去华,不在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存乎不尚,不在善听。故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也。谋之于未兆,为之于未始,如斯而已矣。故竭圣智以治巧伪,未若见质素以静民欲;兴仁义以敦薄俗,未若抱朴以全笃实;多巧利以兴事用,未若寡私欲以息华竞。故绝司察,潜聪明,去劝进,翦华誉,弃巧用,贱宝货。唯在使民爱欲不生,不在攻其为邪也。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以息末之谓也。,(3)“名教出于自然”,名法之治: 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 多其法网,烦其刑罚,

15、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鸟乱于上,鱼乱于下。 名教之治: 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夫任智则人与之讼,任力则人与之争。智不出于人而立乎讼地,则穷矣;力不出于人而立乎争地,则危矣。 无为之治: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2. 竹林玄学,以阮籍(210263年)、嵇康(224263年)为代表,基于所处时代的险恶环境和亲身经历的复杂感受,更加关注现实政治和人生感悟,转而青睐庄子及其所提倡的自然观与处世哲学。

16、从否定司马氏所宣扬的虚伪“名教”出发,由主张“名教”与“自然”融合,转向鄙弃“名教”,独尚“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 。,(1)“越名教而任自然”,宰割天下,以奉其私。 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嵇康太师箴) 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释私论) 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玄化潜通,天人交泰。(嵇康声无哀乐论),(2)“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假廉以生贪,内险而外仁。 欺愚诳拙,藏智自神。 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

17、之欲。 强者睽眠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 盖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阮籍大人先生传) 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六经未必为太阳。(嵇康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讥讽“礼法之士”为“裤中之虱”,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裤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裤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裤中乎?(阮籍大人先生传),3. 西晋玄学,以裴頠(267300年)和郭象(?312年)为代表。 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引起反对虚伪

18、“名教”的名士的广泛共鸣,任情放纵一度成为士人们竞相追求的风尚。但从统治利益出发,这种蔑视“名教”的放荡不羁行为,也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一些名士试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主张。 裴頠针对“贵无论”者“口谈虚浮,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提出了“崇有论”。 郭象试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独化论”。,(1)“崇有论”,裴頠作崇有论,批判“贵无论”的局限性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放任性,主张“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只有礼教才能将政治导入正途。 立言借于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或悖吉凶之礼,而忽容止之表,渎弃长幼

19、之序,混漫贵贱之级。其甚者至于裸裎,言笑忘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 元康以后,放达以破坏礼教为高,非真正的放达。(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2)“独化论”,郭象宣扬“独化论”,着眼于“名教”和“自然”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内圣外王之道”,解决了以前玄学家们的理论缺陷,使魏晋玄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所谓“独化”,意即天地万物按照自己的性分,自然而然地生成及变化。承认物的“独化”,就是承认万物作为个体的生存状态及其地位。 国家政治也是自然的产物,君主制和等级制也有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4. 东晋玄学,由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晋已基本定型,加之东晋偏安江左,皇权受到门阀政治制约,玄学家将

20、关怀的重心转化到现实政治和人生态度上,佛教提出的解脱之法给了他们一定的启发。 东晋玄学理论开始融入佛教般若教义,一些名士和僧人以“缘起性空”、“涅槃寂灭”学说,与老庄“虚无”、“无为”理论互训。 由于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东晋玄学淡化了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生的看法也比较洒脱,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因而强调人生应当顺其自然,不要为外物所累。,六、佛教理论的中国化,佛教的传入及与玄学的互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长期被视为一种外来神仙方术,称为“释道”、“道法”,学佛被称为“为道”、“行道”,影响不大。 西晋时期,玄学盛行,佛教般若教义的“缘起性空”、“涅槃寂灭”理论,与老庄“虚无”、“无为”理论互相渗透。一些僧侣博览六经及百家之言,钻研老庄,参与玄谈,与名士交往密切。有的高僧用玄学用语及道家理论翻译佛经,沟通了玄佛义理,使佛教理论呈现玄学化倾向。,佛教理论的中国化,十六国时期,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企图用佛这种“戎神”作为统治汉人的精神工具,佛教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胡汉民众出家者与日俱增。他们接受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教义,希望来世消除所遭遇的痛苦。 特别是晋末宋初,高僧竺道生在江南宣讲涅槃佛性,提倡“顿悟”,宣扬“一阐提人(即断绝一切善根之人)皆得成佛”之说,为所有人打开了一扇进入“天国”之门,对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