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129930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世界现代史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十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部分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1.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2、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2. 一战激化社会矛盾3.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过程)1. 四月提纲指方向2.七月流血停幻想3.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伟大的开端(意义)1.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 十月革命的

2、伟大意义,(封建) 农奴制国家,1861年 改革,(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二月 革命,两个政权并立(苏、资),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方向明确、革命情绪高涨,十月 革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时机成熟,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论我国革命),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列宁阐述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俄国在短时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

3、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寻求解放的道路。,第二部分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简述列宁领导俄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贡献。,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物资极度匮乏,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1)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 工业:全面推行国有化 (3) 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4)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义务劳动制,生产,流通,2. 内容,分配,政府完全操纵了生产和分配,取消了市场机制以及商品货币关系对经济的调节作用,3、作用,最大限度集中了物力、财

4、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之一,主要内容:,评价:,是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在新形势下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它的实施,使俄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受到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二、新经济政策(1921.3),探索之二,背景:,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危机(农民不满、水兵叛乱),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租让制和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余粮收集制,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物配给,实行粮食税,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

5、开发的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继续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三、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探索之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 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经济建设:通过建立合作社;增强教育工作力度。 民族关系:提倡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政治建设: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二大政策:,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苏维埃政权 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6、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四、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列宁逝世(1924年),五、评价列宁,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列宁主义,创立布尔什维克党。 2、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大胆地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4、对民族问题、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深入思考。,第三部分 “斯大林模

7、式”的建立 及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表现,(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2)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农业集体化,(4)所有制的结构:单一的公有制,2、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1)强制性。表现为国家权利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 (2)封闭性。表现为经济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调整微观经济,导致苏联经济长期以来出现高速度、低效益的局面。 (3)保守性。表

8、现为管理机构庞大、臃肿,及机构的官僚化。,3、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积极方面: 集中全国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 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方面: 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节约消费为工业积累资金导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地方企业缺乏活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性质到社会主义 经济形式的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

9、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斯大林经济 体制确立,探索中形成,知识小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苏联的经济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经历了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时期。,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 定成效。,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 盲目性; 赫氏的个人作风,给予一定的私有生产资料; 开荒增产 种植玉米运动,权力下放; 物质利益原则,2、勃列日涅夫改革,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 超级大国,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与美 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减速甚至滑坡;勃 氏后期保守作风、后期改革停止,继续革除弊端;纠正混乱,扩大企业自

10、主权,扩大自主权; 提高农产品价格;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3、“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加速战略”是戈尔巴乔夫于 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其基本目 标是:到2000年,国民收入和工业 总产值要增长 1倍,国民收入年增 长速度提高到5%,人均实际收入 增加60%80%。其基本思路是:给企业放权让 利,国家对经济管理逐步从以行政 管理为主向以经济管理为主的方法过渡。,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问题,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11、,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从苏联在探究中不断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我国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 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多 党 制,“八

12、一 九”事件,“独 联 体” 成 立,1、苏联解体过程:,2、苏联解体的原因:,3、教训: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选修4 亚洲的觉醒,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1.背景,材料一:印度悲惨地分担了所有沦为欧洲殖民主义牺牲品的亚非国家的共同命运。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材料二:当政

13、府保护你们自尊心的时候,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不合作就是人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的真谛。甘地论不合作,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思想: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以“仁爱”精神为主旨。,2、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不合作思想: 拒绝合作,不服从,如罢工、罢学、罢市、游行示威、拒用英(外)货等。,第一次 1919-1922,第二次1930,第三次 二战间,罗拉特法案阿姆利则惨案,“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首次提出同英政府不合作,暴力、流血冲突。1922年停止运动,1929经济危

14、机英国颁布食盐专营法,“食盐进军” (高潮阶段),相互妥协英国:释放+撤销 甘地:停止,商谈战后自治问题,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英国衰落+印度反抗,1947年,分而治之,印巴分治,印度独立,表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利于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复兴印度的民族经济。,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争取印度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唤醒了印度民众的抗争意识,激发了印度的民族意识。,3、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甘地为印度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感染着印度人民为摆脱英国殖民奴役,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他所创立的非暴力理论,是印度人民的思想财富。,二、土耳其国父凯

15、末尔,1、争取民族独立的凯末尔,作为进步青年和爱国将领的凯末尔 (1)青年凯末尔:在土耳其遭列强任意宰割的情况下,萌发振兴民族,变革图强的思想 (2)在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担任过革命军参谋长 (3)一战期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伊斯坦布尔的救星),作为革命领袖的凯末尔(重点),背景:土耳其一战战败,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 (1)领导组织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领导全国的民族独立斗争 (2)建立土耳其国民军,担任总司令 (3)与封建苏丹政府决裂,召开新国会,成立临时政府并任临时总统 (4)两年战斗赶走外国军队,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 (5)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革命成功,2、凯末尔改造土

16、耳其,迈向现代文明的改革措施及成就,废除苏丹制度, 实行政教分离,制定第一部宪法等法律,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分荒地给农民,发展农村金融,建立各级学校,创造新文字,废除种种陈规陋习,奉行和平主义,推动国家由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成效显著,二战前的工业速度世界第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社会走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赢得很多国家尊敬,3、对凯末尔的评价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凯

17、末尔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专题十四: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 20世纪20年代 自由主义 二 战 20世纪70年代 国家干预经济 20世纪70年代 今 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演变,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高额大众

18、消费与柯立芝繁荣,2. “繁荣”背后的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根本原因) 特殊原因:a.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b. 股票投机,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资本高度集中,人民相对贫困,财富分配不均 社会实际消费能力低,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造成繁荣的假象,生产相对过剩,4、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危机的特点和严重性,3. 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年“黑色星期四” 美国,股价暴跌,危机的特点,破坏性特别巨大,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工业下降1/3 贸易减少2/3失业3000万,19291933,从美国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影响: 加深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社会危机(

19、阶级矛盾尖锐,政府信誉扫地,法西斯兴风作浪)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市场争夺更激烈)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紧掠夺所致)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 罗斯福新政,1、背景: 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其作用,整顿财政金融,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新政的前提。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新政的中心环

20、节。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把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正轨,有助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促进农业复苏。,增加就业,部分解决失业问题。增加社会购买力,刺激企业发展,改善美国基础设施。,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1)特点: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2)影响: 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 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21、经济危机。 (3)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大力干预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实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节和完善。,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影响:(1)二战后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 (2)70年代出现”滞胀”(负面)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滞胀” (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东产油国 以石油为武器 同西方国家进行斗争,货币政策带来 金融领域

22、的秩序混乱,福利政策造成 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原因,战后经济迅猛发展,一方面使社会差距和社会矛盾加剧, 另一方面又为高福利政策的实行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西方国家在战后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 政策的内容,福利国家中最典型的是北欧五国,五国中最突出的是瑞典,瑞典因其政策系统完备,福利水平高,社会效益显著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福利国家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病休金和儿童津贴等; 二是提供诸如教育、医疗、托儿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马克垚世界文明

23、史,英国等“福利国家”社会福利,(1)特点: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享受到较取的社会服务。 (3)作用: 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但也造成了国家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等问题。,福利国家政策的问题,由于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前提条件的,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在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被

24、称做难以治愈的“瑞典病”。,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专题十五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美国学者把世界格局分为三种: 单极格局=一个超级大国+实力较小的大国,大国可以单独有效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古代的罗马帝国、中国分别在东西方建立了单极格局. 两极格局:世界存在着两个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多极格局:世界存在若干实

25、力相当的大国,它们即合作又竞争,共同支配世界格局。,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形成(冷战)的背景,(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5)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2、两极格局(冷战)的形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1)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

26、”的出台“冷战”开始的标志(2)“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美苏经济对抗 (3)北约和华约美苏军事组织的对抗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1.由于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也为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 3.而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受制于苏联。 (2)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威胁着世界。 (3)为争夺势力范围,美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3、冷战的影响,“冷战”期间,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

27、战争对美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1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4、“冷战”中的“热战”,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 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 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 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 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二、多种力量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背景,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 和对抗

28、苏联。,经济状况: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 困境:任何国家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国抗衡,只有走联合之路。,(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形成进展,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合作从什么领域开始?欧共体成立后内部各国进行的合作反映了什么问题?,从经济领域开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 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

29、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社会改革; 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 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美国的扶持;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原因,经过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 19561972年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仅次于美国。,(2)表现:,(3 )大国之梦,材料一: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材料二: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

30、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势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4)影响,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3.不结盟运动的概况创始人成立宗旨原则影响,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 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 际舞台

31、,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 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铁托、尼赫鲁、纳赛尔,4、中国的振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三、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局势的特点 (1)基本特点:总体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太平,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原因:两极结束,力量失衡,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突显,美国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表现:南联盟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等,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当今

32、国际局势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美国单边主义) 原因:美国是超级大国,中、俄、欧、日、发展中国家崛起 (2)影响: 多极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多极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

33、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多极化趋势格局下中国政府的立场,专题十六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标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34、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会议,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问题与展望,经济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原因、表现),欧共体(欧盟) 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20世纪中后期),美元为主导的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战后初期),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国际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过程:,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世界贸易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

35、总协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元为中心,3、影响:,(1)由于美国和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2)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 对外增强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建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产生的原因,(1)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 (2)各国之间围绕着综合国力的较

36、量日趋激烈;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最后归宿。,(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的没有内部边界的大市场,1、欧洲联盟,(1)西欧国家联合的背景,关税同盟,(3)欧洲联盟的成立与发展,欧盟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 经济集团组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地位,(4)欧洲联盟成立的现实意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三国于1992年8月1

37、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2、北美自由贸易区,(1)形成原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影响: 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地区,3、亚太经济合作

38、组织,(1)形成原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形成扩大: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2)组织原则:在多年实践中,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共同的组织原则,即: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3)影响: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壮大,不仅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而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一条行之有

39、效的新路,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1947年,美国发起拟定了 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 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世界唯一处理国家、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1)建立过程,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是制定规则。二是开放市场。三是解决纠纷”龙永图,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地进行,以创造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的全球经济。它负责定期审议并负责成员的贸易政策和统一处理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加强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

40、,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2)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功能,(3)作用:世贸组织成立后,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世贸组织是世界上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民党窃据等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A、世

41、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4)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 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

42、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挑战: A、 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中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B、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 C、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影响,(1)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冷战结束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扫除了障碍,现代科技的发展是根本动力,运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工具,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是有力的推动者,(2)经

43、济向全球化主要表现:,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本 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 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影响:,积极: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存在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今天,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待经济全球化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经济全

44、球化的必然性和长远的有利性; 、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新秩序; 、积极应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要回避); 、遵守WTO规则,并运用WTO规则应对经济挑战。,专题十七 近现代科学技术,课标要求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伽利略

45、的成就通过斜面实验等实验手 段,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念,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并证实外 力并非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爱因斯坦,一、牛顿及其经典力学1.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2.牛顿及其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成就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每个物体继续 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作等速运动状态,除非有 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运动的改变 和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所加力的那个 直线方向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每一 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

46、作用和它相对抗,万有引力定律:任何物体都有吸引力,两个 物体之间吸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 正比,而与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并作用于两个物体的连线方向上意义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 一个理论中,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 形式的牛顿理学体系,二、达尔文与进化论,1、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 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通 过化学进化过程,由非生命物 质产生出来的生物进化是变异、选择 、竞争、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2.进化论的历史意义对欧洲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有力地挑 战了神学创世说,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 人们的世界观产生根本性变化开创了生物科学发

47、展的新时代对于中国近代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科学的革命,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世纪末以来的物理学新发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量子论,内容:相对性原理与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意义:扩展了物理学的研究空间和应用领域(从日常范围到宏观宇宙空间);开阔了人们的思维,过程: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意义: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三、爱因斯坦及科学革命,四、科学技术的进步 “蒸气时代”的到来1.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

48、确立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2.瓦特改良蒸汽机,3.蒸汽时代的到来工厂制度的建立,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国的出现,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电气革命的出现1.电磁感应现象的揭示和电的利用科学 推动技术进步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产生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946年,第一台电脑在美国正式诞生,名字叫ENIAC。,电脑的发明最初是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1)电脑的发展,(2)电脑发展的意义电脑的发明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49、它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3)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式问世,中文根据音译简称为“因特网”。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美国 1995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网络技术发展的意义互联网是继电报、电话、电脑之后的一个伟大发明,互联网也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已经溶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信息资源,它在发展远程教育、人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