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课堂观察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110279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堂观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课堂观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课堂观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地理课堂的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否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地理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表现和反馈,所以本次的课堂观察的角度是学生活动。一、我的观察学生活动的设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的预设过程中巧设环节,步步引导,如何引导呢?学生活动是个很好的载体。在本次的课堂观察中,5 位老师精彩的课堂都设置了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用时也不尽相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面以两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置为例,浅谈我的观察:教师一:王老师北方地区活动活动内容学生思考用时效果活动 1分析东北平

2、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9:10 9:14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说明学生对这个活动比较有兴趣,且难度较适宜活动 2请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平原粮食质量好的原因9:19 9:23学生并不像第一次活动主动,虽讨论激烈,但回答不积极说明对学生来讲有难度活动 3希望的田野上:如何利用这块土地发展商机(金点子)9:39 9:43这个活动起到升华的作用,学生基于上两次的讨论的结果,讨论很活跃,回答也很积极。教师二:彭老师北方地区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在黑板上手绘中国地图)活动活动内容学生思考用时效果活动 1结合学案中的中国轮廓图进行分区10:0310 :05学生上黑板上画,加深区域的认识活动 2描述松花江水文特

3、征无课堂上并未给学生时间思考,效果不大理想活动 3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自然条件无课堂上并未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直接开始讲解,学生忙着摘录答案活动 4展现“黑吉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曲线”学生尝试编题无教师点拨,学生回答,虽未有充实时间思考,但学生对于编题比较新鲜活动 5学案:2015 年新课标 2 卷的真题演练10:3110 :36时间还是不够充实,教师讲解并呈现答案,学生摘录二、我的思考如何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一)巧设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设置中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数量,还要考虑到学生活动是否确实是需要的活动,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例如王老师的学生活动的设置,主要 3 个活动,这

4、 3 个活动不是独立的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有一条主线“北大荒北大仓北大疮北大商”将这些活动紧密结合,既完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还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吴老师的课堂中活动的设置,比如编题,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效果较好,吴老师的课也很有激情,向我们展示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很感染力也是课堂开展的重要方式,但是有些活动时间上不是很足,学生的思考空间受到限制,可以减少些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二)如何设置学生活动1、正确解读“探究活动的目标”教师在设计学生探究活动时,需要考虑该探究活动要落实什么地理知识、培养何种地理技能或地理能力、形成何种地理方法、实现怎样的情感体验、达成

5、怎样的观念等,从而对探究活动目标加以正确的定位。不同的“学生活动” ,其目标取向有所不同。一般学生活动的实施重在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2、巧妙创设学生活动中的地理问题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地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思中学,才能答案地理活动真正为学生而设置,才能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创设地理问题情境的途径与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通过教材、互联网、电视或报纸等途径提取生活中的热点地理新闻,还可以利用地图、实验、图片(景观图、漫画等)、视频、文字材料等形式创设地理问题情境。3、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的地理活动的问题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要明确对象是“学生” ,而不是

6、教师本身,所以在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知识与能力,设计不同程度的地理问题。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例如吴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以出题者的角度根据材料出题,这就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很大的兴趣,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以后在做题的时候多审题和答题的把握;针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有关地理问题,或教师提出较为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针对程度稍差的学生,教师应当事先设计一些问题,且采用小步子、渐进性的问题呈现方式为宜。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梯度性、开放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将学生活动引

7、向深入,不断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程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学生活动的实施学生活动设置好之后就要考虑如何将设置好的学生活动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学生活动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制订学习计划、分组观测和调查、分组讨论与交流等合作学习,如果学生活动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可以设置让学生在课前去准备相关资料和进行先前的讨论,在课堂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的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设计科学的合作要求,可以避免合作的低效,使学生活动深入。另外,学生活动不应该是教学的特殊状态,而应该是一种教学的常态,例如:教室的布置,如五乡中学的教室就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布置

8、,那么学生在平时的思维的过程中就习惯了合作的方式和习惯了去思考,这就是学生活动能得以高效进行的硬件保障。(四)学生活动的评价学生活动后学生代表会呈现他们组的成果,那么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的语言对学生过程进行评价,语言的表达应该精要,表达的方式要多样,在评价中既要考虑学生答案的准确性,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地理有激励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小评价等形式,不仅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提供依据,而且促使学生本身学习地理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和兴趣。例如,在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学生小组评价的形式,制定如下评价标准。A 等: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B 等: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C 等: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D 等:不能做到以上三点。小组活动完毕后,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中。在评价活动中,需要教师积极加以指导,增强学生自我评价,取去长补短和自我弥补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人,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的结合,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巧妙设置好学生活动,智慧的用好学生活动,多角度的评价好学生活动后的成果,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让地理课堂真正“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