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质疏松症及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华西医院放射科 邹翎,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症影像学检查,华西放射,骨质疏松 概念 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疼痛、变矮、骨折 骨质疏松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各种骨密度测量重要性,华西放射,WHO关于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低于青年峰值1SD内为正常 低于青年峰值1-2.5SD为骨量低下(Osteopenia) 低于青年峰值2.5个SD则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低于2.5个SD以上伴有1-2个以上腰椎骨折者称为伴有骨折的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X线检查方法光子吸收测定法单/双能X
2、线吸收测定法 骨质疏松的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华西放射,传统x线检查方法 X线平片的普通观察 X线平片上的简单测量 X线照片吸收测定法(RA),华西放射,传统X线检查方法 X线平片的观察,骨骼透光度增高 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 小梁稀疏,非承重方向 承重方向(横行小梁消失) 松质骨内出现大小不一透光区 严重的骨质疏松 上述表现加重 小梁部位及完全消失 骨折、畸形 (后凸变形,鱼口样,压缩:楔形、鱼骨样),华西放射,华西放射,椎体骨质疏松,严重的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华西放射,传统X线检查方法 X线平片上的简单测量,皮质厚度法 管状骨中点 两侧骨皮质厚度相加 指数法 皮
3、质指数:皮质厚度与骨横径直接相除 掌骨指数、股骨指数、周围指数等 松质骨横截面面积 腰椎指数 singh指数,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X线检查方法光子吸收测定法 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骨质疏松的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华西放射,X线吸收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是双光子吸收测定法的发展及延续,华西放射,X线吸收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放射源:X线 检查部位: 全身骨骼均可,尤腰椎、股骨颈、粗隆及ward三角区等软组织差异较大的部位 腰椎DXA均同时应行侧位检查 能排除后方椎弓棘突及腹腔内重叠影像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二者结合后还可以排
4、除肋骨髂骨及软组织的影像,以使得检测结果尽量接近真实值,华西放射,X线吸收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原理类双光子吸收测量法,双能X线有助于消除骨骼周围软组织及脊髓内脂肪影响的骨矿物质密度(BM)分布成像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准确度、精确度提高目前运用最广泛的骨密度测量方法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以DXA检查结果为参考,华西放射,DEXA数据处理图形界面,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X线检查方法光子吸收测定法 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骨质疏松的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华西放射,华西放射,骨质疏松C T表现,(左侧疏松、右侧正常),骨质疏松的CT
5、检查 定量CT,运用改造后的常规CT机器进行骨密度测量分为单能定量QCT (SEQCT)和双能量QCT (DEQCT)两种,优缺点类似于单双能X吸收法需要体模做为参照物来建立所测兴趣区的骨矿物密度与参考物既定浓度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经计算后即为骨矿物质含量(常用固体模型),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CT检查 定量CT,操作 部位:最常用于腰椎、L1至L4,或者T12至L3椎体连续测量 体位:仰卧并屈膝使腰椎弓弧消失,并将标准体模置于受试者腰下同时扫描。 侧位片进行定位,扫描平面多为腰椎中部平行于两侧终板 层厚多为810mm,华西放射,QCT的定位及兴趣区选择,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CT检查 定量CT,人
6、工或者自动选取ROI,计算机自动处理得出ROI的骨矿物质含量,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CT检查 定量CT,优点 二维图像,简单去除周围软组织及重叠影像干扰 能独立测量松质骨及皮质骨矿物质含量(松质骨的代谢率是皮质骨的8倍,敏感性,复查时间) 精确三维定位,直接对感兴趣的体积区进行定量分析 分类 单能定量CT 双能定量CT,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CT检查 单能定量CT,使用单一能量X线优点:可以精确定位测量兴趣区,去除周围软组织及脂肪干扰缺点:无法去除兴趣区内骨质中脂肪对于测量的影响(骨髓中脂肪含量增高的骨质疏松患者如老年人影响大),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CT检查 双能定量CT,具有类似于双能X线的优点
7、亦可去除兴趣区内骨质中脂肪对于测量的影响目前缺点性价比稍低,辐射偏大,华西放射,DXA与QCT的比较,优点 缺点 DXA 1. 剂量低,整机价格低 1. 不能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单 独测量 2. 能较好地把骨和脂肪、肌肉等分 2. 其测量积分途径上存在骨外的矿 离获得较高的准确性 物质,例如骨刺、骨折和骨赘导致的硬化和动脉血管钙化等,从 而影响测 量的正确性 3. 无法精确定位QCT 1. 可以进行三维定位直接测定 1. 辐射及价格相对偏高感兴趣的体积区骨密度 2. 分别评估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矿物 质密度,敏感性高,并利于短期复查 3. 可区分骨骼肌周围软组织,并可去除 测量积分路线上的重叠
8、,准确性更高,华西放射,CT在骨质疏松测量方面的其他运用 周围定量CT,专用于测量周围骨BMD 运用 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及皮质骨的几何特性,在体及体外研究均可用 优点 具有CT精确定位及区分皮质及小梁骨等优点,简单易用,准确性高 不足 难于测定骨小梁结构,华西放射,CT在骨质疏松测量方面的其他运用 高分辨CT,方法 连续薄层(11.5mm)扫描,分辨率高达几十个m 优点 十分有利于显示骨小梁细微结构 用途 骨小梁结构分析,如:骨小梁片段指数;骨小梁空间距离;骨小梁空气面积 缺点 辐射量较大,华西放射,CT在骨质疏松测量方面的其他运用 超高分辨CT,优点 较高分辨而言,分辨率更高,三维空间分辨率可
9、达0.17mm 运用 定量分析周围骨如桡骨远端的小梁结构 缺点 辐射量较大,检查时间长,华西放射,CT在骨质疏松测量方面的其他运用 体积CT或三维定量CT,方法:螺旋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 优点: 三维图像,可研究骨小梁微细结构及进行三维骨密度测量(容积密度),自动定位,准确率及重复率高 用途: 精确的骨密度测量及骨小梁结构分析,同时可用于股骨等解剖复杂部位 缺点:辐射量较大,华西放射,人脊椎骨三维重建影像,华西放射,皮质骨三维显微结构厚度 多孔性 孔径大小 皮质骨连接多孔连接 骨表面密度 骨表面与体积比率,皮质骨三维显微结构,华西放射,CT在骨质疏松测量的其他运用 显微CT,优点 空间分辨率更高
10、,最小可达1m;可以三维成像 运用 建出骨小梁模型,测定骨小梁厚度、间距、骨小梁密度、体积及组织体积,以及推算出表观骨小梁结构参数。 缺点 辐射量大,目前仅能应用于实验动物及离体研究,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症、慢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骨关节病,正常,慢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华西放射,骨质疏松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传统X线检查方法光子吸收测定法 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骨质疏松的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华西放射,磁共振成像(MRI),优点 类似于CT的精确定位能力,任意层面成像更优于CT 无辐射及明显其他副作用 可以综合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及小梁骨结构,更为准确的
11、预测骨骼特性 不同的核磁共振信号还可提供了骨骼生物组成以及病理损伤的有效信息,华西放射,磁共振成像(MRI),普通MRI 对于骨折的敏感性高于普通X线检查及CT检查,主要运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检测磁共振显微成像 主要包括高分辨MRI及显微MRI, 主要运用于有效的小梁结构分析及矿物质含量测定。,华西放射,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磁共振,H+质子是MRI成像的基础 骨小梁结不含H而无MRI信号,而相邻骨髓内富含H可产生较强的MRI信号 二者磁化率的明显差异导致了组织内部磁场的不均匀以及弛豫时间的改变 MRI所获得的骨参数与骨组织形态学参数间有良好的相关性,骨小梁数量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可由磁化参
12、数的改变反映出来,华西放射,磁共振成像(MRI) 定量磁共振,MRI的磁化参数 横向弛豫时间T2*(有效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疏松的骨质较正常的骨质T2*有延长 T2*参数的改变,可推算出感兴趣区域的骨小梁减少的程度以及变化情况检查部位:目前主要运用于外周骨如跟骨、桡骨等检查,华西放射,磁共振成像(MRI) 显微MRI,空间分辨率可达到78m,小于显微CT 优点 测量骨小梁数目的精确度高于显微CT 不足 精确测量松质骨体积的能力尚不及显微CT 较难于用在小动物的骨结构评价。,华西放射,显微MRI所示骨小梁,华西放射,普通MRI所示骨松所致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影像学检查的前景单因素的诊断结果将会不
13、能满足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要求 综合骨矿物质含量以及骨质结构特性的检查能提供更准确的有关患者骨骼状态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及疗效评定,随访均有极大的价值 影像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将使得骨质疏松影像学检查越来越多样化以及更为准确实用,华西放射,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华西放射,骨关节影像学检查,普通平片 CT MRI 超声 核医学,华西放射,MRI肌腱、韧带、软骨、肌肉 损伤、损伤程度、炎症、肿瘤 普通X平片,CT等检查难于发现的隐匿骨折 提出了骨髓挫伤的概念,华西放射,X线平片对膝关节的显示,华西放射,MRI对于关节的显示,华西放射,关节MRI扫描常用的体位:,矢状位 冠状位 轴位 斜位,华西放
14、射,关节MRI诊断常用参数:,T1加权像:解剖定位、鉴别脂肪、血肿有效、显示半月板损伤 T2加权像:显示水肿,对韧带损伤较好 质子加权像:常结合脂肪抑止技术,显示骨髓、软骨及软组织病变 压脂像:更好地显示骨挫伤、肌肉损伤及软骨损伤,华西放射,如何识别T1像参数:短TR(400-600ms)短TE 短TR1500ms 图形: 水为低信号 骨髓、脂肪高信号,华西放射,如何识别T2像,参数:长TR(18003000ms)长TE(80120ms) 短TE80ms 图形: 水为高信号 有利于显示水肿 对损伤敏感 骨髓、脂肪高信号,华西放射,如何识别压脂图像,通常采用T2压脂,以区分水肿及脂肪 骨髓全为低
15、信号 水肿信号高信号 脂肪信号压低呈黑色,华西放射,膝关节MRI正常解剖,半月板 正常表现:T1、T2均为无杂质低信号 矢状:前角、后脚呈三角型、23个层面可见分 开,体部连续 冠状:体部呈三角型,前后角显示连续 前后角损伤:矢状位; 体部损伤:冠状位,华西放射,半月板损伤及退变,撕裂退变时吸收滑液,局部质子浓度增高,T1、T2值均降低即均表现为高信号 结合多相位全面观察 必要时薄层观察或行关节内造影,华西放射,0级,华西放射,I级,华西放射,II级,华西放射,III级A B,华西放射,华西放射,盘状半月板,外侧多见 分先天性、后天性 不利膝关节负荷传导,压力集中 年轻时即可出现症状 半月板增
16、宽增大增厚呈盘状,矢状位连续3或3个以上层面显示前后角相连 易发生撕裂及囊变,华西放射,盘状半月板,华西放射,华西放射,盘状半月板撕裂,华西放射,盘状半月板撕裂,华西放射,膝关节MRI正常解剖 韧带,前交叉韧带:为一带状的低信号胫骨附着点T1像可见线样、条纹状中等至高信号分隔,代表脂肪和滑膜 后交叉韧带: 均为低信号 横断:截面逐渐变细 矢状:凸面向后的弓形,华西放射,正常前后交叉韧带,华西放射,前交叉韧带损伤,难以显示全长时,使胫骨外旋1015度或采用斜矢状位扫描,使扫描方向与前交叉韧带纤维平行 除矢状T1外,还应做冠状或横断T2,有助于更好显示损伤韧带中的水肿和出血 横断和冠状更好显示韧带
17、在股骨髁外侧面附着点 损伤分三级 I:韧带内损伤但长度无变化 II:韧带内损伤有长度延长 III:完全韧带撕裂 MRI上较难分辨此三级,一般可辨别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华西放射,完全撕裂 连续性中断 韧带扭曲,呈波浪状 T2及压脂像上,韧带内呈弥漫高信号 不完全撕裂 韧带信号增高,但可见连续完整纤维束 韧带变细 采用不同序列可观察到完整韧带,华西放射,ACL 完全撕裂,华西放射,后交叉韧带损伤,矢状位可很好显示后交叉韧带全貌 完全断裂 连续性中断,残余韧带回缩扭曲 部分撕裂 无完全撕裂表现,但韧带内信号异常 部分纤维连续性中断,部分仍完整。,华西放射,骨关节炎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半月板退变,软骨
18、的异常及软骨下骨的异常 滑膜增厚早期不明显,晚期及进展期见滑膜襞增多,增宽、结节状改变 软骨改变:变薄、局部缺如、消失 骨质改变: 压脂T2像上骨髓的异常高信号 软骨下骨的囊肿:圆形,大小不一,多发,长T1长T2,华西放射,华西放射,骨关节炎,华西放射,华西放射,华西放射,关节鼠,华西放射,骨软骨损伤,软骨变薄 信号中断 软骨下骨改变 MRI分期:1:见软骨下骨小梁压缩,并可见骨髓水肿;2A:可见软骨下囊肿,2B:见不完全碎片分离;3:在未分离及移位的碎片周围可见液体围绕;4;可见碎片移位,华西放射,骨软骨骨折,华西放射,小的软骨缺损,华西放射,软骨下骨的改变,华西放射,软骨下骨的改变,软骨下骨的改变,华西放射,Thanks!,华西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