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年高考热点主题素材之“时代与情怀”“情怀”是一个很有温度的词语。浮躁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变得越来越疲惫和焦虑,而充满温情色彩的情怀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让空虚的心灵得以满足。大到家国情怀、悲悯情怀、乡土情怀、文化情怀,小到文艺情怀、怀旧情怀、古典情怀等,其实都呼唤着心灵的回归。举国关注的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更要“为国举才” 。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智商,更要有情怀,如此才能让自己从小我走向大我,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进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情。“时代与情怀”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均有所体现:2015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2、 ,引导考生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情怀;2016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引导考生思考文化情怀;2017 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体现了人文情怀,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表现的则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命题方向】(一)在浮躁与功利充斥社会、道德缺失的当下,我们需要情怀。在现实生活里,一些人总是渴望精神的自由,可是肉体总去奴役灵魂,这些“心为行役”者怎样去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出口?答案是,要有点“桃花源”的情怀,它能让我们在繁复的生活里对生命多一些期待和向往。不管身处何处,每一刻都是自己的生活,用心品味人生,给生活一份情怀,点点
3、滴滴都是精彩的。(二)在新时代,我们既要坚守时代大情怀,又要坚守个人小情怀。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在物欲得到满足后,就会感到幸福。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比起金钱和物质上的充实感,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以民族情怀、人文情怀为主的大情怀能够产生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人在精神上有归属感;以文艺情怀、怀旧情怀为代表的个人小情怀让人跳出狭隘,眼界更远、胸怀更广,让人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让个人的生命在时代中开出花来。(三)对于情怀,我们不能空喊口号,要付诸行动并坚守下去。情怀是在潜心坚持中体现生活所得、所悟之美好。追求情怀,要付出实际行动并坚持下去。坚守家国情怀,就要理性爱国;坚守故
4、乡情怀,就不能忘本;坚守悲悯情怀,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还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而不是冷眼旁观,只做“键盘侠” ,更不是对他人的慈善之举指手画脚、无端指责;坚守古典情怀,就是要于经典诗词、文学名著的静谧中,找寻那份从容自若;坚守文艺情怀,就是要摒弃浮躁和浮夸,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多一些真性情的表达。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用行动诠释情怀,情怀自会如花般灿然绽放。(四)滥用情怀其实是为了美化自身的不足。2“情怀”一词如今可谓屡见不鲜。从路边的小吃店到手机品牌,从热门应用软件到青春电影, “情怀”成了常用的营销噱头。五花八门的“情怀”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一些事情的无能为力,当我们拿情怀说事时,它便把
5、我们一切的“不行” “不能” “没机会” ,变成了“不屑” “不值”与“无所谓” ,而这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释放与安慰。情怀成了人们美化自身不足的工具,脱离了其原本的意义。【高分论点】传统文化呼唤时代情怀有情怀的作品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情怀情怀虽好,请勿滥用底层情怀和悲悯情怀体现人生大格局情怀变现离不开创新加持打情怀牌的产品,也要与时俱进民生情怀传递中国温度传承是一种情怀【夺分素材】时代需要情怀“我们会被时代的浪潮,被这个社会,被不可逆转的命运,往后推得非常遥远” ,正因如此,在这个大势所趋的互联网时代里,那些“大情怀”与“小心思”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何天平悲悯让世界有
6、温情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人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邪恶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曹文轩游子情怀是灵魂深处的东西游子的情怀其实就是在漂泊中的一份认同感,是一种对于故乡的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 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3张颐武无限的欲望让诗意情怀无处栖息人们狂热地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新奇与时尚,又是这样轻率地抛弃与历史的联系,于是生活就剩下永远也不可餍足的欲望与轻浮的奢华,诗意的情怀再也无处栖息。胡发云心有情怀,灵魂生动其实,
7、好情怀是可以很奢侈地日日有的。退一步说,即使不是绝对快活的情怀,那又何妨呢?只要胸中自有其情怀,也就够好了。张晓风情怀缘于喜欢情怀就是即使这是一件别人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事,还是要去做,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是以心灵满足而不是功利得失为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羲和清零文人情怀是国人的精神故乡,在当下有积极的时代意义追求文人情怀,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张光茫怀旧商品不能只打“情怀牌” ,更要紧跟时代变化。怀旧食品、老品牌的兴起,只是一种商机,靠的是消费者内心的“怀旧”情怀和对老字号、老品牌物美价廉的认同。但对“老去”的产品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品
8、牌沉淀来支撑,一味选择卖“情怀” ,这条捷径注定走不远。王晓刚【热点素材】无问西东:唯有情怀更绵长电影无问西东上映,该影片在观众间和业内掀起了波澜。影片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作为一部向清华大学校庆献礼的影片, 无问西东不仅表达了对百年学府的礼赞,更向大学精神、时代精神致敬。该片所展现的几段历史中的人物均有代表意义,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科技高速4迅猛发展的当下,主人公身上都承载并延伸着中国知识分子弥足珍贵的高贵品质与家国情怀。这种品质与情怀,是为保卫赖以生存的土地可以奉献生命的深沉厚
9、爱,是为国富民强、民众幸福的理想不惜牺牲小我的自我放逐,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在这种情怀感召下,影片中的吴岭澜选择了弃理从文,终身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道授业解惑;沈光耀选择了正义担当,血洒疆场,为国捐躯;陈鹏选择了善良,为受到伤害的王敏佳托底;张果果选择了同情,为四胞胎慷慨解囊,奔走呼号。他们选择了内心的真实、善良、正义和同情,无问西东,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以最好的青春年华成就了一段段永不褪色的人生传奇。影片末尾还有一个 7 分钟的“ 彩蛋” ,这段视频中,梅贻琦、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钱锺书等近现代历史上如雷贯耳的清华师生和文化名人悉数亮相。这些大师掩映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他们影响了中
10、国近百年的文化,让人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风骨,也将影片升华到全新层面。只问情怀,无问西东,人生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无论历史如何跌宕起伏,坚守正义、真实、无畏和同情,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铭记杨洁:追忆永不逝去的西游情怀2017 年 4 月 15 日,86 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的去世,引发很多人对西游记这部经典电视剧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那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精益求精情怀的敬佩。于很多人而言,他们可能熟悉 86 版西游记的每一个情节,却未必知道 西游记背后的创作故事。在技术和经费都匮乏的 20 世纪 80 年代,拍摄西游记这样一部神话剧真的很难。没有现成的特技可供借鉴,节目组就用拍摄来凑。拍
11、妖怪和孙悟空对打的场景,节目组借用跳水运动员和大蹦床,摄影师仰拍,以蓝天为背景,造成角色在空中跳跃的假象。剧中的许多名山大川、佛刹道观,是杨洁导演带人在两个多月里跑了六七十个景点选出的取景地。那时,九华山、张家界等尚未完全开发,山路奇险无比,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导演本人有次就差点跌入悬崖。上山后他们又常无处餐宿,馒头咸菜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也许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所有人在杨洁导演的带领下,把西游记拍摄到完美;把祖国大好的河山,通过电视剧完美地推广开来。这份艺术奉献情怀不会伴着时光流逝而失却,只会历久弥新,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坐标,也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共筑中国梦。86 版 西游记是一种永
12、不逝去的情怀,代表着坚忍的意志、不屈的品质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怀念过往,杨洁导演的佳作带我们进入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斯人已逝,但属于我们的西游情怀永不磨灭。恶搞黄河大合唱,岂止无知和轻佻?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一群人一边吼着“年终奖,年终奖,我们在嚎叫,我们在嚎叫” ,一边摇头晃脑故作癫狂,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时而扭动屁股乱舞手臂2018 年 1 月,一段“年终奖”版的黄河大合唱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该视频引发了网友公愤,有网友评论道:“面对厚重的历史,怎能轻薄地搞怪?”5公司年会、学校演出,甚至是幼儿园会演这几年,以另类形式出现的黄河大合唱成为不少单位表演的热门节目。或许在当事人眼中
13、,这只是图一时之乐,但狂欢式的演绎挑战了全社会的敬畏感。有媒体梳理了近年来黄河大合唱被改编的种种事例,原本承载厚重历史的曲目被肢解成一个个段子、一个个笑话,成了狂欢搞笑的“佐料” 。因此,这一次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后,舆论一边倒的批评更像是积蓄已久的对恶搞历史的愤怒的井喷式表现,网络上一片反对之声,原歌曲的创作者冼星海的后人也站出来怒斥恶搞者“忘本” 。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歌曲, 黄河大合唱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歌曲本身,而被赋予一种历史语境,并构成了国人的集体记忆。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不朽的旋律和歌词背后,是抗日战争这部富含全民族血泪记忆的悲壮史诗。任何一个社会,其身份认同、历史认知、情
14、感寄托都必须建筑在稳定的价值根基上。恶搞黄河大合唱 ,拿民族最为严肃的历史记忆当消遣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价值根基,伤及了共识底线。在当代和平环境下,一场全民自发地捍卫经典作品、呵护民族历史的“运动”让人欣慰,国人再也不复当年对民族境遇浑浑噩噩、麻木冷漠的状态。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一个精神委顿的民族,必然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典素材】曾朴与时俱进的文学情怀曾朴是清末民初文学家、出版家,代表作孽海花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他自幼爱好文学,曾在北京同文馆学习过法文。后来,结识曾在法国侨居多年的清末外交官陈季同。在陈季同的指点下,他三四年内集中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和文
15、学批评论著,自云“因此发了文学狂” 。五四运动发生那年,曾朴立即摒弃旧学,让留德学医的次子曾耀仲在欧洲购买大批文学书籍,打算全面介绍法国文学。他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抱着赞颂态度,主张中国的文学应开辟“新路径” ,主张输入外国新文学、注入新血液以扩大中国文学领域;他也赞扬“为人生而艺术”的观点,提倡白话文和表现普通人普遍与真挚情感的平民文学。虽然他的文学观还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但作为出身于封建社会的老举人,他能够如此勇于接受新事物,实属可贵。1904 年,曾朴还与人创办小说林社,大量发行译、著小说以鼓荡新风气。在五四后的文人墨客中,曾朴是个异类。他从未跨出国门、从未接受过正统的西式高等教育,却
16、通过阅读西方小说和出版,将法国文学文化的精髓介绍到中国来,给中国文学输入了新血液。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学情怀,让他从容地走出了封建营垒。在曾朴的身上、骨子里,始终洋溢着豪迈的才情,始终流淌着一介书生的精神气质,他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是一个浪漫到视文学为生命的赤子。【金题范本】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当今世界,财富如潮水般涌流,生活日新月异,然而,人们活得好像并不那么自在。忙碌的工作让心灵6变得疲惫,内心深处让我们眷恋、产生归属感的某些东西,似乎正在悄悄地远去。血液之中让我们感到温馨和踏实的某些元素,仿佛正在慢慢地流失。新奇的事物应接不暇,若有所失的情怀又总是挥之
17、不去,人们在热闹和喧嚣中品尝寂寞,内心独有的情怀变得格外珍贵。关于“情怀” ,你有何感想?请以“情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悲悯情怀给世界以光和热于 晴梭罗在他的悲悯情怀中谈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结。悲悯情怀,既是一种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怜惜,又是时代和社会永不过时的呼唤。悲悯情怀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两千多年前,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 ,对统治者的苛政发出抗议;屈原感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8、 ,表达了对楚国人民的关心;曹文轩说:“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人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邪恶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表明了悲悯情怀的力量。他们用人性之光,用对百姓的虔诚、慈悲和博爱,温暖着芸芸众生。悲悯来源于宽广的胸怀,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易事。当悲惨世界中慈爱的主教借宿给冉阿让,而冉阿让却偷走了他的银烛台且被警察抓住,主教说银烛台是他送给冉阿让的礼物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简爱得知一切,重回双目失明、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的身边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小男孩在岸边把一条条小鱼放回大海时,
19、我们体会到了悲悯。要做到常有悲悯情怀,不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但生活中有一种人,凡事以自己为先,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便什么都可以抛弃。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身为教师的范美忠不顾自己学生的安危,自己先跑出教室逃生。在成功获救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了网上,大概内容是:他做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那种情况下,只有他的女儿他会救,他的母亲他也不会救。这种自私的人不可能有悲悯情怀。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和平事业;致力于种族平等事业的马丁路德金,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激励了无数人。他们的悲悯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一个时代;他们用一言一行提醒当今的我们:在这个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世
20、界,千万不要忘记还有贫困山区儿童在遭遇失学的痛苦,环境污染带来的种种疾病令许多人痛不欲生,贪腐现象横行让公平正义被严重损害作为平常人的我们,应以一己之力,化悲悯为行动,给这个世界以光和热,给自然以生机和活力,给身边人以温情和希望。遇见生活贫苦者,不做看客,不冷漠相向,而是义不容辞地相助,哪怕仅仅是尽了点绵薄之力,心头也会留有余热。热衷公益,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爱,哪怕仅仅是一件衣服、一本书,也会温暖人心。这,就是悲天悯人的大情怀。【点评】7题目形象而富有寓意, “光和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悲悯情怀的温暖和力量。梭罗对于悲悯情怀的解读简洁而深刻,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阐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1、”的中心论点。用孔子、屈原、曹文轩内心的呐喊阐述悲悯情怀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气势恢宏。主教、简爱和放生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胸怀和行动诠释着悲悯情怀的内涵,让悲悯之泉滋润着人心。以范美忠的典型事例从反面论证自私的人不可能有悲悯情怀。联系现实,悲悯情怀在当今社会依然不过时,时代依然在呼唤悲悯情怀。结尾照应题目,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悲悯举动,也会带给这个世界以光和热,小悲悯也可以是大情怀。【亮点借鉴】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用材丰富。一方面,大量引用贴合主题的名人名言,从梭罗对于悲悯的论述,到孔子、屈原、曹文轩的言论,名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理论高度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列举古今中外众多悲悯者的慈爱之举,说明悲悯情怀的重要性,事例丰富,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