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102537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六单元 21 孟子二章练习题(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然后只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4 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行 拂 乱其所为 (6)入则无法家 拂 士 (7)管夷吾举 于 士 (8 )曾益 其 所

2、不能 (9)管夷吾举于士 (10) 所以动心忍性 (11)然后能改 (7) 衡于虑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先补充出来再进行翻译。 (4 分)句子: 。翻译: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句。(2 分)译文: 18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答: 2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20.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一个人要担当大任就要先经受艰苦的磨炼,具体来说,磨炼就是要在精神上要 ,在生活上要 ,在经济上要 ,在 做事上要 。(用原文语句回答)21.请你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

3、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6、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 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2008 年 5 月 23 日,温家 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这与本文表达的 观点相类似。23.孟子在文中以 6 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试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24.唐代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唐正是在这些 耽于享乐的人手中亡国的,这正是“ ”。杜牧的这句诗是批判、 谴责的,如果从正面告诫这些人应该用“ ”这句话。25.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