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图 1鞋底有花纹 车轮加防滑链 瓶盖上有纹线 旱冰鞋安装力学练习1、 图 1 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滚轮浴室脚垫上有颗粒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 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 飞行,并击中目标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都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在空气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 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D大 小 相 等 、 方 向 相 反 、 作 用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 作 用 在 不 同 物 体 上 的 两
2、 个 力 是 相 互 作 用 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不受力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不受力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6. 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7、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及相关器材 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 F 和弹簧长度 L 的关系:F = 。8、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弹簧 测力计测
3、量钩码的重力,小明 认为“只有当钩码静止或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钩码的重力” ,小红认为“无论钩码如何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钩码的重力” 。请你利用现有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1. 弹簧长度 L10 -2m 10.0 10.4 10.8 11.2 11.6 12.0拉力 F N 0 1 2 3 4 529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C气 垫船工作时喷出压缩空气 D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 驶,车轮安装防滑链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和压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4、相同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时,其重力势能可能减小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对桌面的压力与受到桌子的支持力的合力 为零11如 图 7 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 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 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 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施加的力的作用B. 一艘轮船从河里行驶到海里所受浮力变大C.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3、 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用力握住钳子夹紧工件 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5、C雪地行驶的汽车轮胎装有防滑链 D防滑地砖 表面很粗糙14、在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位站立的乘客,当乘客的身体突然向汽 车行驶的方向倾倒时,说明这辆汽车正在_运动。 (选填“ 加速 ”或“减速” )15小 强认为 :“ 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其受力的方向相同。 ”请你只利用一个乒乓球,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小强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简要说明。16学 习 了弹力知识后,小萱发现:给弹簧施加拉力,当拉力越大 时,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于是小萱提出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已经备有如下器材: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 50
6、g 的钩码。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 F)是否成正比”。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 (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 ;(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力可能平衡B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所受合力一定减小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D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 发生形变图 7318、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的实验中,小华和小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16 甲 、 乙 所 示 。 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木板 B 静止,用手竖直向上匀速提拉弹簧测力计,使木块 A 在 B 上向右运动
7、。小利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静止,用手拉木板 B 使其水平向左运 动。在随后的交流 评估过程中,多数同学 认为小利的方法比较好。其原因有:(1 )拉动木板 B 比拉动木块 A 更容易;(2 )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 较稳定;(3 )容易保证测力计沿着竖 直方向施加拉力;(4 )容易保证木块 A 受到的拉力沿着水平方向;(5 )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的木板 B 是否保持匀速没有关系;(6)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 B 受到的拉力 F 的大小没有关系。你认同哪几个观点?答:_(请填写序号)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不受力,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
8、B空中的石块加速落向地面的过程中,地球对石块的引力大小一定定等于石块对地球的引力大小 C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所受的合力一定 为零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B体育课上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力大于球对手的推力 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未动,这个过程
9、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 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 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23.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F甲AB图 16 乙AB4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24. 如图 4 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 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 、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26、 图 7 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
10、被顶 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保持不变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27如 图 9 所示,小明在水平冰面上滑冰车时,用铁钎子用力杵冰面,冰车加速向前滑行,但停止用力后会慢慢停下来。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用铁钎子用力杵冰面,冰车能加速向前滑行是由于铁钎子 给冰面的力大于冰面给铁钎子的力B收起铁钎子,冰车在滑行的过程中,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冰 车对 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明停止用力后,冰车向前滑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与D小明停止用力后,冰车最 终会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维 持它运动 28下列说法中
11、正确的是( )A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分力B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C 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也为零 D小阳乘电梯匀速下降时,他 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 树相互作用力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未动,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 B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一个运动员的物体受到一 对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 变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踢出
12、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图 15图 4图 7图 9A5C石 块在下落过程中,石块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 时受到的合力小于下降时 受到的合力32如 图 8 所示,放在水平的烧杯口上的硬纸板上有一个静止的象棋子,将棋子下的硬纸片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棋子能落入烧杯中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棋子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硬 纸板被弹出说明手指给硬纸板的力大于手指受到纸板的作用力D棋子静止在纸板上时,受到硬 纸板的作用力和棋子的重力是一 对平衡力3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机械能减小 B. 功率大的机械,其
13、机械效率一定高C. 苹果在空中下落的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高原地区的大气压比沿海地区高,人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不受力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 质 量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压强1、图 3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2、如图 12 所示,小明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 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 (选填“大”或“ 小”)3、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把菜刀磨得很锋利 B啄木鸟的喙坚硬而细长C把酸奶吸管的一
14、端切成斜口 D 上学出发前,将不用的 书本从书包中取出4、 图 5 中,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 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 A、B、C 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5如图 7 所示,将适量的水注入一个带有阀门的 U 形管内,待水面相平后关 闭阀门 K,接着从管的左右开口端分别向管内注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煤油不溶于水) 。则打开阀门 K图 8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潜水艇在海里航行C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D
15、活塞式抽水机图 3A B C D缝纫时手指上戴有顶针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气流B图 5CA 图 7K 图 14BA吹气6后,管中左侧水面最终 。 (选填“与右侧 油面相平” 、 “高于右侧油面” 或“低于右侧油面”)6、 ( 2 分)如 图 14 所示,把长 20 cm 左右的饮料吸管 A 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 B的管口贴靠在 A 管的上端。往 B 管中用力吹气,可以看到 A 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往 B 管中吹气时,A 管上方空气的流速加大, 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 )所致,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7如图 3 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8两
16、个正方体金属块 A 和 B,它们的密度之比 27 16,它们的边长之比ABlAlB2 3,设 A 单独放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将 A 叠放在 B 的上面时, B 对p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则 _。BpAB9 ( 2 分)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如 图 13 所示,其中 U 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 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实验现象如图 13 所示。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 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 2。请根据图 13 所示实验现象比较1 与 2 的大小,则 1_2。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10如 图 3 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
17、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11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千克/米 3 B瓦特 C帕斯卡 D米/秒 12如 图 2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图 3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潜水艇在海里航行C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 D活塞式抽水机图 3B C DAv vv v714小雨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测量水面以下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水面下压强大小 p 与深度 h 的关系式为: p _。/mh0 0.1 0.2 0.3 0.4 0.5Pap51.51.0251.0351
18、.0451.051.0615如图 2 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 16如 图 4 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17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 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 D蚯蚓腹部有 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18. 如图 5 所示,向放在水平桌面上的 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乙容器分 别倒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也不相同,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F 甲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F 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9、图2D. 压路机的质量很大C. 书包带做得较宽B.注射器针头很尖A.安 全 锤 的 锤 头 做 成 尖形图 2A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B吸盘上挂物体,吸盘在竖直墙壁上静止D放松笔胆,墨水被吸到笔胆中C向两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A茶壶图 4B锅炉水位计 C船闸 D潜水艇图 5甲 乙819.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 甲 乙 。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 p 甲 、p 乙 的大小关系是:p 甲 _ p 乙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20.如图 14 所示,晓雷同学在纸片下方吹气,会看到纸片向下弯曲,这是由于
20、纸片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体的压强 _ (选填“大”或“ 小”)。AF 甲 = F 乙 B. F 甲 F 乙 D. 无法判断21 图 2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载重汽车的车轮宽且多 B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C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D盲道上凸起的22如 图 10 所示, 挤压气囊时瓶中香水从小孔喷出。这是由于挤压气囊使瓶中吸管顶端的气体流速加大,于是吸管顶端气体压强_瓶中液面上方气体的 压强,从而使香水沿吸管上长升并随着高速的气流从小孔喷出(选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图 1 9 1923下表所示是在某区域利用气压 计测量得到的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将海平面的 高度
21、记为零)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在海拔高 度 50m以下,大气压强 p随高度 h变化的关系式 是:_。 24 图 19 是小阳在使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请你仔细观察图 19,并回答下列问题:(1 )甲、乙两次测得的压强 分别是 P 甲 和 P 乙 ,P 甲 P 乙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小于 ”) 。你的依据是 ;(2 )如果 A、B 两烧杯中的液体都是水,根据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水的内部压强与 _有关。 (3 分)25. 下列四个 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 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C书包上配有宽宽的背带 D饮
22、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26小 强 用如图 20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他分别在甲、乙玻璃杯中装入同种液体,在丙玻璃杯中装入另一种液体。若他想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时,需用 两图。比较图乙、丙可知 玻璃杯中的液体密度较 大。A BA图 14图 1491、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 图 15 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 15 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 为 kg/m3。2、 ( 3
23、 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 大的矿石的密度(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 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 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18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g。(2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 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 杯,按图 19 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密度是_kg/m 3,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 、 “偏小”或“不变” ) 。4、 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将盛有液体的 烧杯放在已 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 20 甲所示,已知 烧杯质量为 30g,则液体的质量为 g。他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
24、入量筒,液面高度如 图 21 乙所示,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 cm3。根据他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图 20甲 乙 丙 图 15mL5040102030甲50g10g0 1 2 3 4 5 g乙图 18图 19105. 小军在用天平测量物体 A 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 15 甲所示,此 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侧调节(选填:“左” 或“右”) 。 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 A 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6 乙所示,则物体 A 的
25、质量为_g。33.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密度。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m0为 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m1,如图 20 所示 m1=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21 所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_cm 3;根据这个数据算得酸奶的密度=_g cm3。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与酸奶密度的真实值比较是 _ 。 (选填:“偏大” 、 “偏小”或“相等” ) 。图 5甲 乙图甲 乙图甲 乙图甲 乙图甲 乙图甲 乙图 20mL5040102030甲50g10g0 1 2 3 4 5 g乙0 1 2 3 4 5g50g 10g甲 乙图 15图 20 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