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食管 (一 )位置和分部 (二 )形态 复习题 (一 ) 位置和分部 上端平第 6颈椎下缘接咽 沿脊柱前面下行 穿食管裂孔 过胸廓上口 下端在 11胸椎左侧接贲门 颈部 胸部 腹部 5cm 1820cm 12cm (二 )食管的形态 前后扁 肌性管道 25cm 第 1处狭窄 第 2处狭窄 第 3处狭窄 有三处狭窄 三处狭窄的位置 第 1处狭窄 第 2处狭窄 第 3处狭窄 起始处 距切牙 25cm 40cm 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穿膈食管裂孔处 15cm 四、胃 (一 )形态 (二 )分部 (三 )位置 (五 )构造 (四 )毗邻 复习题 前壁 前壁 入口 贲门 出口 幽门 接 12指肠 接食
2、管 右上缘 胃小弯 角切迹 后壁 左下缘胃大弯 (一 )形态 (二 )分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管 幽门窦 幽门部 幽 门 部 中间沟 大部在左季肋区 小部在腹上区 (三 )位置 中等充盈时 贲门 在第11胸椎左侧 在第1腰椎右侧 幽门 T11 外膜 浆膜 (脏腹膜 ) (五 )胃壁构造 肌层 粘膜 肌层 内斜 中环 外纵 (五 )胃壁构造 3层平滑肌 肌层 内斜 中环 外纵 幽门括约肌 (五 )胃壁构造 粘膜 小弯处 恒定的 幽门瓣 充盈时展平 不规则 粘膜皱襞 空虚时出现 纵行 粘膜皱襞 上端接幽门 十二指肠 下端接盲肠 5 7m 空肠 五、小肠 回肠 肠壁粘膜有 许 多 环状皱襞 (
3、一 )十二指肠 25cm 起自幽门 C形 上部 降部 水平部 升部 下端接空肠 向右后方 起始部称 12指肠球 (一 )十二指肠 上部 起自幽门 12指肠 上曲 降部 平第 1腰椎 缘前面下降 沿右肾内侧 (一 )十二指肠 起自上曲 至第 3腰椎 12指肠 下曲 右肾 降部 后内侧壁有 一纵行皱襞 其下端形成 12指肠大乳头 有胆总管和 胰管共同开口 距中切牙 75cm 12指肠小乳头 大乳头 小乳头 横行向左 平第 3腰椎 至第 3腰椎左侧 升部 斜向左上 (一 )十二指肠 水平部 至第2腰椎左侧 末端转折成空肠 转折处称 12指肠空肠曲 12指肠空肠曲上缘 借 12指肠悬肌 (Treitz
4、韧带 ) 悬吊固定于 右膈脚 (二 )空肠回肠 腹腔中下部 盘曲成 肠袢 空肠 占左上部 下 3/5段 回肠 占右下部 自 12指肠空肠曲 上 2/5段 粗 末端连接盲肠 细 血管少颜色淡 红 环状襞 空肠 壁厚 只有散在 弧立淋巴滤泡 回肠 壁薄 矮而稀 还有 集合淋巴滤泡 高而密 环状襞 弧立淋巴滤泡 多 空回肠肠袢 借 肠系膜 悬 吊于腹后壁 活动度大 空肠 肠系膜内 回肠 肠系膜内 血管弓少 直血管长 血管弓多 直血管短 六、大肠 结肠 直肠 盲肠 1.5m 肛管 起始部接 终于肛门 回肠末端 阑尾 盲肠 和 结肠 的形态特征 3条纵行的 结肠带 结肠袋 沿结肠带排列的 肠脂垂 结肠半月襞 (一 )盲肠 交界处左侧壁 口上、下缘有 回盲瓣 有回肠末端开口 盲囊状 位于右髂窝 上续升结肠 其下方有阑尾开口 6 8cm (二 )阑尾 6 8cm 蚯蚓形盲管 根部连于盲 肠后内侧壁 3条结肠带 汇集处 体表投影在 脐与右髂前 中、外侧 1/3交界处 上嵴连线的 麦氏 (McBurney)点 阑尾末端位置 不定 回肠前位 28% 盲肠下位 盆位 盲肠后位 回肠后位 8% 26% 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