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属于监理工程师实施进度控制的(A) 。 A技术措施 B合同措施 C组织措施 D经济措施2监理单位接受建没单位委托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理时,需要(B) 。 A编制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计划 B审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 C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D编制详细的出图计划并控制其执行 3. 据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和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的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的内容包括(D ) 。A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B工程项目一览表 C 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D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4. 利用横道图表示建设工程进度计划,其局限性之一是不能(C ) 。 A直观反映各项工作
2、的持续时间 B反映建设工程所需资源量 C 反映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 D直观反映建设工程的施工期限 5. 横道图作为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直观表示方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够(D ) 。 A明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示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C 明确表达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6.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 C ) 。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 C 流水强度 D流水节奏 7.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之一是(B) 。A流水段 B施工过程 C流水节拍 D流水步距 8. 建设工程组织
3、流水施工时,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相等,且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的是(C) 。 A非节奏流水施工和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B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 C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和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D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9. 在流水施工方式中,加快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之一是(A) 。 A相邻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B相邻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小公约数 C 相邻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不尽相等,但流水步距之间为倍数关系 D相邻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不尽相等,但流水步距是流水节拍的倍数关系 10. 某分部工程有
4、 3 个施工过程,各分为 3 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为 6、4 、6 天,则专业工作队数应为(D)个。 A3 B5 C6 D8 11. 某分部工程有 3 个施工过程,各分为 4 个流水节拍相等的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 6、4、4 天。如果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专业工作队数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D) 。 A3 个和 20 天 B4 个和 25 天 C 5 个和 24 天 D7 个和 20 天12某分部工程有 3 个施工过程,各分为 5 个流水节拍相等的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 4、6 、
5、4 天,则流水步距和专业工作队数分别为( D) 。 A6 天和 3 个 B4 天和 4 个 C 4 天和 3 个 D2 天和 7 个 13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 4 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3、4、4 、5 天和 4、3、4 、5 天,则流水步距为(C)天。 A3 B4 C5 D614. 在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中,与横道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优点是能够(A ) 。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 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时间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15.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A) 。 A建设工期 B合同工期 C 定
6、额工期 D确保提前交付使用D、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2、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B )最小。 A、自由时差 B、总时差 C、持续时间 D、时间间隔 23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C)条。 16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 B 的总时差为( )周 A0 B1 C2 D3 17在上题所示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如果 AEG 三项工作共用一台施工机械而必须顺序施工,则该施工机械在现场的最小闲置时间为( )周。 A1 B2 C3 D418. 网络计划中的虚工作( D )。 A、既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既不消耗时间,也
7、不消耗资源 D、不消耗时间,只消耗资源 19.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 M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17 天,其持续时间为 5 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5 天、第 27 天和第 30 天,则工作 M 的自由时差为( )天。 A、13 B、8 C、5 D、3 20.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工作 M 和工作 N 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属于工艺关系,则说明它们的先后顺序是由( C )决定的。 A、劳动力调配需要 B、原材料调配需要 C、工艺技术过程 D、机械设备调配需要 21. 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其所有结束工作( B )。 A、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B、最早完成时间
8、的最大值 C、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A1 B2 C3 D4 24、当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等于计划工期时,正确的结论是( C )。 A、关键节点最早时间等于最迟时间 B、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 C、关键线路上相邻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 D、关键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开始时间 25、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若某工作箭线上没有波形线,则说明该工作( ) 。 A、为关键工作 B、自由时差为零 C、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D、自由时差不超过总时差 26、工程网络计划“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 )。 A、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B、最优工期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C、工期固定条件下的资
9、源均衡安排 D、最短工期条件下的资源均衡安排 27、单代号搭接网络的计算工期由( ) 决定。 A、终点虚拟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 B、最后开始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C、最后一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D、可能由中间某个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28、在网络计划的费用优化过程中,缩短持续时间的工作应是( A )。 A、直接费用率最小的关键工作 B、直接费用率最大的关键工作 C、直接费用率最小的非关键工作 D、直接费用率最大的非关键工作 29、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过程中,当出现多条关键线路时,必须( A )。 A、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同一数值 B、压缩所需资源总量最少的一条关键线路 C、压缩其中一条关键线路
10、的总持续时间 D、分别将各条关键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压缩不同的数值 30、承包单位施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必须满足( B )的要求。 A、计算工期 B、合同中的规定工期 C、终点节点的最早时间 D、早时标网络图中关键线路各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 31、网络图应符合(A ) 。 A、只有一个起点节点 B、只有一个结束工作 C、起点节点可有多条内向箭线 D、终点节点可有多条外向箭线 32、已知工程网络计划中某工作有四项紧后工作,这些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8 天、第 20 天、第 21 天和第 23 天。如果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6 天,则其开始节点的最迟时间可能为第( A )天。 A、12 B、14
11、 C、15 D、17 33如果 A、B 两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6 天和第 7 天,它们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 天和 5 天,则它们共同紧后工作 C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天。 A10 B11 C12 D1334在某工程的网络计划中,如果工作 X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8 天和 4 天,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2 天,则说明工作 X 的实际进度( ) 。A既影响总工期,也影响其后续工作B不影响总工期,但其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将延迟 2 天C影响总工期,总工期拖延 2 天D既不影响总工期,又不影响其后续工作35在网络计划中,若某项工作拖延使得总工期要延长
12、,那么为了保证工期符合原计划, () 。A应调整该工作的紧后工作B应调整该工作的平行工作C应调整该工作的紧前工作D应调整所有工作36已知工作 A 的紧后工作是 B 和 C,工作 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 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工作 C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 16,最早完成时间为 14;工作 A 的自由时差为 5 天,则工作 A 的总时差为( )天。A5 B7 C 9 D1137某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工作 D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 。A2 天和 1 天B2 天和 2 天C1 天和 2 天D1 天和 1 天38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A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结束时
13、间差值最小B与其紧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C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D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39某双代号网络图有 A、B、C、D、E 五项工作,其中 A、B 完成后 D 开始,B、C 完成后 E 开始。能够正确表达上述逻辑关系的图形是( D ) 。A图 1 B图 2 C图 3 D图 440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为( ) 。 A1246 B1346C1356 D125641已知某基础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如果工作 E 实际进度延误了 4 周,则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延误( )周。A2 B3 C4 D542在下图所示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 C 的总时
14、差为( ) 。A0 B3 C5 D843. 当利用 S 曲线比较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时,如果检查日期实际进展点落在计划 S 曲线的左侧,则该实际进展点与计划 S 曲线在水平方向的距离表示工程项目( ) 。A实际超额完成的任务量 B实际拖欠的任务量 C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D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 44. 下列关于某项工作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 。 A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只影响后续工作 B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只影响总工期 C工作的进度偏差未超过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不影响后续工作 D非关键工作
15、出现进度偏差时,则此进度偏差不会影响后续工作 45. 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工作 M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5 天和 2 天,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发现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 2 天,则工作 M 的实际进度(A) 。 A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B不影响总工期,但会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2 天 C会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2 天,并使总工期延长 2 天 D会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4 天,并使总工期延长 2 天 46.在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是调整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被压缩的工作应该是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
16、路上( B)的工作。 A持续时间较长 B直接费用率最小 C所需资源有限 D自由时差为零47. 在建设工程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中,当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之后,首先需要(D ) 。A确定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 B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 Tp=23F5D4B6C3E7A5C实施调整后的进度计划 D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 48. .施工进度检查的主要方法是(A ) 。 A对比法 B纠错法 C调整法 D图解法 49. 在建设工程进度计划实施中,进度监测的系统过程包括以下工作内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收集实际进度数据;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建立进度数据采集系统;进入进度调整系统。其正
17、确的顺序是(C ) 。 A1-3-4-2-5 B4-3-2-1-5 C4-2-3-1-5 D2-4-3-1-5 50、采用 S 形曲线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时,可以明显地看出( )。 A、某一工作的实际进度情况 B、某一工作完成工作量情况 C、导致进度拖延的某一具体工作 D、项目总的实际进展情况 1. 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理时,需要在设计准备阶段( )A 编制工程项目设计出图计划 B进行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的调查和分析 C 审查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D进行工程项目工期目标的论证和决策 2 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是监理工程师在( )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A设计
18、准备阶段 B设计阶段 C 施工图设计阶段 D施工阶段3. 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计划体系中,具体安排单位工程的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的计划是( 。 A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B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C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D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4. 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方式的特点之一是(C ) 。 A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较少 B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 C 能够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 D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5.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上开展状态的参数有(D ) 。 A流水节拍 B流水步距 C 间歇时间 D施工段 6. 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各分为 4 个施工段组织流
19、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4、3 、4 天和 3、5、4 、5 天,则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 )天。 A2 和 19 B3 和 20 C4 和 20 D5 和 197. 基础工程划分 4 个施工过程(挖基槽、作垫层、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在 5 个施工段组织固定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 3 天,要求混凝土浇筑 2 天后才能进行回填土,该工程的流水工期为(C)天。 A39 B29 C26 D148. 横道图不能明确表示( D )。 A、各项工作的划分 B、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C、工作间的搭接关系 D、工作的机动时间 9某分部工程有 3 个施工过程,各分为 5 个流水节拍相等的施工段组
20、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 4、6 、4 天,则流水步距和专业工作队数分别为( D ) 。 A6 天和 3 个 B4 天和 4 个 C 4 天和 3 个 D2 天和 7 个 10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 4 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3、4、4 、5 天和 4、3、4 、5 天,则流水步距为(C )天。 A3 B4 C5 D611.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相等,且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的是( C) 。 A非节奏流水施工和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B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非节奏流水施工 C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和加快的成倍节
21、拍流水施工 D一般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12. 在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中,与横道计划相比,网络计划的优点是能够( ) 。 A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达工程进度计划的计算工期 C 明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搭接时间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1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为该工作的( ) 。 A自由时差 B总时差 C 时间间隔 D时距 14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 )条。 A1 B2 C3 D 4 1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 M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 25 天,其持续时间为 6 天。 该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
22、,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 10 天、第 12 天和第 13 天, 则工作 M 的总时差为 ( )天。 A、6 B、9 C、12 D、15 16、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节点表示( D )。 A、工作 B、工作的开始 C、工作的结束 D、工作的开始或结束 17、为了使工程所需要的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 是通过改变( )来达到目的的。 A、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 B、工作的开始时间 C、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D、工作的持续时间 18、在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不正确的提法是( )。 A、关键线路至少有一条 B、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关键线路始终不会改变 C、关键工作的机动时间最小 D
23、、相邻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19、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过程中,当出现两条独立的关键线路时,应选择的压缩对象分别是这两条关键线路上( )的工作。 A、持续时间最长 B、资源消耗最少 C、直接费用率最小 D、直接费最少 20、在下图所示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有( )条。 A、2 B、3 C、4 D、5 21、在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为其所有紧前工作( )。 A、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B、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C、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D、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22、在下图所示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 D 的自由时差为( )天。 A、0 B、1 C、2 D、3 23、检查网络计划时,发
24、现某工作尚需作业 a 天,到该工作计划最迟完成时刻尚剩 b 天,原有总时差为 c 天,则该工作尚有总时差为( )天。 A、c-a B、c-b C、a-b D、b-a 24、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引入虚工作的一个原因是为了( )。 A、表达不需要消耗时间的工作 B、表达不需要消耗资源的工作 C、表达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D、节省箭线和节点 25、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工作 M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4 天和 2 天,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5 天,说明此时工作 M 的实际进度( )。A、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B、不影响总工期,但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
25、间推迟 5 天 C、将其后续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5 天,并使总工期延长 3 天 D、将其后续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3 天,并使总工期延长 1 天 26、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若发现某工作进度拖延 ,而已超过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但并未超过其总时差,则( )。 A、不影响总工期,影响后续工作 B、不影响后续工作,影响总工期 C、对总工期及后续工作均不影响 D、对总工期及后续工作均有影响 27、 为了判定整个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偏差并能预测后期工程进度,可利用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方法是( )。 A、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B、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C、S 形曲线比较法 D、前锋线比较法 28、 某分部
26、工程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当计划执行到第 3 天结束时检查实际进度如前锋线所示,检查结果表明( )。 A、工作 A、B 不影响工期,工作 C 影响工期 1 天 B、工作 A、B、C 均不影响工期 C、工作 A、C 不影响工期,工作 B 影响工期 1 天 D、工作 A 进度正常,工作 B、C 各影响工期 1 天 29、 在工程进度检查比较中,尚有总时差等于( )。 A、原有总时差减检查时间 B、尚需作业天数 C、检查时间减工作的持续时间 D、到最迟完成时尚余天数减检查计划时尚需作业天数 30、当检查工程进度时,如某项工作出现进度偏差且拖延时间超过其总时差,在( )情况下原计划不需要调整。 A、
27、 工程项目总工期不允许拖延 B、工程项目总工期允许拖延 C、工作进度超前 D、工程项目总工期允许拖延的时间小于产生的进度偏差 31、 31、网络图应符合 ( )。 A、只有一个起点节点 B、只有一个结束工作 C、起点节点可有多条内向箭线 D、终点节点可有多条外向箭线 32、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节点的最迟时间就是以该节点为( )。 A、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B、开始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C、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D、开始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33、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当某项工作有紧后工作时,则该工作箭线上的波线表示( )。A、工作的总时差 B、工作的持续时间 C、工作
28、的自由时差 D、工作间逻辑关系 34、工程网络计划费用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 )。 A、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B、资源使用的合理安排 C、满足要求工期的计划安排 D、工程总费用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35、下图所示双代号网络图中的( )。 A、虚工作 23 是多余的 B、虚工作 45 是多余的 C、虚工作 56 是多余的 D、所有虚工作均为必要的 36、右图所示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 B )。 A、 B、 C、 D、 37、下图所示的单代号网络计划,其计算工期为( )天。 A、11 B、8 C、10 D、14 38、 已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箭杆上方括号内数字为直接费率,箭杆下方括号外
29、为正常持续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持续时间。设要求工期为 22 天,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宜考虑的因素,缩短顺序为 E、D、C、A 、B、F,应压缩( )工作为最佳。 A. A 与 B 工作组合 B. B、C、D 工作组合 C. A、 B、C、D、E、 F 中任何一个工作 D. B、C、E 工作组合 39、下面是某项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局部图形,表中有四组关于 K 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计算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组。 40、当采用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时,如果表示实际进度的横道线起点落在计划横道线起点的右侧,则二者之间的差距表示工作( )。 A、实际早开工的时间 B、实际晚开工的时
30、间 C、超额完成的工作量 D、拖欠的工作量 41、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工作 M 没有自由时差,但总时差为 5 天,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4 天,说明此时工作 M 的实际进度( )。 A、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B、不影响总工期,但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4 天 C、将使总工期延长 4 天,但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D、将其后续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 4 天,并使总工期延长 1 天 42、在下列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方法中,可判定某项工作进度偏差并能预测该偏差对工程总工期影响程度的方法是( )。A、前锋线比较法 B、S 形曲线比较法 C
31、、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D、非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 43、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只有某工作进度拖延,且已超过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 )。 A、不影响其后续工作和工程总工期 B、不影响其后续工作,但影响工程总工期 C、影响其后续工作,且可能影响工程总工期 D、影响其后续工作和工程总工期 4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工作 M 的总时差由原计划的 5 天变为-2 天,则说明工作 M 的实际进度( )。 A、拖后 2 天,影响工期 2 天 B、拖后 5 天,影响工期 2 天 C、拖后 7 天,影响工期 2 天 D、拖后 7 天,影响工期 7 天
32、45、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某项工作比原计划拖后,当拖后的时间大于其拥有的自由时差时,则肯定影响( )。 A、总工期 B、后续工作 C、所有紧后工作 D、某些紧后工作 46、项目总工期允许拖延的时间有限,则以( )作为规定工期进行网络计划调整。 A、总工期 B、总工期加上拖延的时间 C、总工期的限制时间 D、总工期减拖延时间 47. 当利用 S 曲线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时,如果检查日期实际进展点落在计划 S 曲线的左侧,则该实际进展点与计划 S 曲线在纵坐标方向的距离表示工程项目( ) 。 A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 B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C实际超额完成的任务量 D实际拖欠的任务量 48. 在建
33、设工程进度计划实施中,进度监测的系统过程包括以下工作内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收集实际进度数据;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建立进度数据采集系统;进入进度调整系统。其正确的顺序是( ) 。 A1-3-4-2-5 B4-3-2-1-5 C4-2-3-1-5 D2-4-3-1-5 49、当采用匀速进展横道图比较法时,如果表示实际进度的横道线右端点落在检查日期的右侧,则该端点与检查日期的距离表示工作( ) 。 A、实际少花费的时间 B、实际多花费的时间 C、进度超前的时间 D、进度拖后的时间 50、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某项非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拖延的时间超过其总时差,则( )。 A、网络计划的
34、计算工期不会改变 B、该工作的总时差不变 C、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不变 D、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改变 1、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7天,其持续时间5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5天、第27天和第30天,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天。A.13B.8C.5D.32,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为(C ) 。ABCD,2、在上题所示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当计划工期等于15时,工作D的最迟完成时间为( )天。A15B13C11D93、某分部工程有四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了三个施工段,每一施工过程在每一段上的流水节拍见下表,则流水工期为( ) 。
35、t nm1 3 4 1 52 6 5 2 73 7 2 1 4I A.32B.27C.16D.474、在某建设工程过程中,由于出现脚手架倒塌事故而造成实际进度拖后,承包商根据监理工程师指令采取赶工措施后,仍未能按合同工期完成所承包的任务,则承包商( ) 。A应承担赶工费,但不需要和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B不需要承担赶工费,但应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C不仅要承担赶工费,还应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D.既不需要承担赶工费,也不需要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某项工作拖延的时间超过其自由时差,则(A ) 。A必定影响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B必定影响工程总工期C该项工作必定变为
36、关键工作D对其后续工作及工程总工期无影响6、某工程招标文件中,混凝土估计工程量为10000m 3,合同中规定混凝土单价为400元 /m3,若实际完成工程量与估计工程量的变动大于10%时,则进行调价,调价系数为0.9。竣工实际完成混凝土工程量为15000m 3,则混凝土工程款为( )万元A600B584C 580D5407、下图所示双代号网络图中的( ) 。A虚工作是多余的B虚工作是多余的C虚工作是多余的D所有虚工作均为必要的8、某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比已建的同类项目的生产能力增加3倍。按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将增加( )倍。(已知n=0.6,cf=1.1)A.1.13 B.1.53
37、C.2.13 D.2.539、某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比已建的同类项目生产能力增加了1.5倍。设生产能力指数为0.6,价格调整系数为1,则按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拟建项目的投资额将增加( )倍。A1.733B1.275C0.733D0.27510、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各分为4个流水节拍相等的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6、4、4天。如果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专业工作队数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 )。A.3个和20天 B.4个和25天C.5个和24天 D.7个和20天10 投资利润率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 100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B
38、.年平均利润总额=计算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C.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D.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11、已知某工程的混凝土直接费为420元/m3,间接费率为12, 利润率为4, 税率为3.4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则混凝土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 )元m3,A.486.44 B.503.54C.503.81 D.505.9012、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4天和2天,监理工程师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5天,说明此时工作M的实际进度(D ) 。A既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B不影响总工期,但将其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5天C将
39、其后续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5天,并使总工期延长3天D将其后续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3天,并使总工期延长1天13、在控制图上分析点子的排列情况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当图上的点子排列出现( )情况时,可判断生产处于不正常状态。A连续5个点子呈上升趋势B连续6个点子呈下降趋势C连续7个点子呈上升趋势D连续7个点子呈下降趋势E连续7个点子位于中心线一侧14、在某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A均为5B分别为6和5C均为
40、6D分别为11和615、在下图所示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有( )条。A1B2C3D416、已知双代号网络图,其中( ) 。AA、B结束后开始CBA结束后开始DC (2、3)结束后开始DD (2、3)只耗用资源17、上题图中,D工作与E工作间的时间间隔为( ) 。ALAG 4,5 0BLAG 4,5 2CLAG 4,5 4DLAG 4,5 618、某工程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节点中下方数字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其中的关键工作为( ) 。A工作A、工作C和工作EB工作B、工作D和工作FC工作C、工作E和工作FD工作B、工作E和工作F19、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为( )周。A.0 B.1C.2 D.320、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如果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则各项工作总时差的正确值应为( )组。组别 工作A 工作B 工作C 工作D 工作E 工作FA. 0 1 0 0 0 0B. 0 0 0 3 0 0C. 0 1 0 3 0 0D. 0 0 1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