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8051921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注塑缺陷排除指南充填不足 毛边 缩水 流道痕 银线融接线 气泡 烧焦痕、黑痕 裂痕 挠曲脆弱 表层剥离 分散不良 离型不良 表面雾状痕、充填不足(short shot) 溶融之塑料经射入模穴中,尚未灌满时即已冷却硬化,此种欠料之现象称之为充填不足。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射出能力不足 机台射出部能力确认2.射出压力太低 提高压力3.原料温度低,流动性差 确认加热缸温度及提高射出压力4.原料供给量不足 增加料量5.射出速度慢 提高射速6.射出喷嘴部阻力大 确认孔径及电热能力7.螺杆进料不良 手动进料8.原料落下因难 确认清除原料团,降低入料口温度9.螺杆射出逆流 更新 ch

2、eck ring(逆止环 )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汤口设计不平均 重新计算与修正2.汤口流道浇口设计过小 重新计算及加大尺寸3.冷料储井阻塞 清除阻塞部位4.排气不良 追加逃气设计5.模温低 减少冷却水温、水量6.成品肉厚太薄 检查排气性或增加肉厚设计7.热料道阻塞未通 检查电路及温度并检修8.模具冷却不当 确认水路系统并修改之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材料本身流动性差 确认或材料变更2.润滑处理不当 修正使用部位及量的多少3.离喷过多 降低使用量、毛边(flash) 塑胶料流出动静模之接合面,形成芒刺壮之现象,称之为毛边。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3、 策1.射出压力大 降低压力2.开模压力不足 重新调整增加3.射出供料量太多 降低射出供料量4.原料温度高,流动性过佳 降低原料加热温度5.保压时是过长 压低保压时间6.射出速度太快 降低射出速度7.机台动静模板平行度欠佳 利用长度规测量平长度、调整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公母模接合不良 确认平行度及合模线、调整2.合模面附着异物 清除异物3.模具之投影面积太大 重新计算机台能力或换机4.模具老旧破损 修补破损部位5.热浇道温度设定过高 调整适当的温度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材料本身的粘度低,流动性良 降低成型温度、模具温度或变更材质、缩水(sink mar

4、k): 此种现象在成型品表常会发现到,其发生之主要原因系原料在准却过程中,体积向肉厚的中心部逐渐收缩,而造成成品表面的凹陷状况。特别是肉厚特别大的部位,其表面更加明显。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射速太慢 提高射出速度2.射压偏低 提高射出压力3.保压时间不足 增加保压时间4.原料供应量不足 增加原料供应量5.原料温度偏高 降低原料加热温度6.射出喷嘴太长或孔径太小 更换短喷嘴或增大喷嘴孔径7.射出喷嘴与模具汤口未吻合 重新校正中心度及圆弧度8.射出喷嘴部温度低 提高喷嘴温度9.开模太早、冷却不足 增加冷却时间10.热流道温度低 提高热流道之温度11.射出时原料产生逆流 螺杆逆止

5、环更换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模具温度太高 增加冷却水路或降低水路2.模具温度不一局部过高 确认水路循环系统或增减3.汤口或流道细小 重新计算及修改汤口或流道4.模穴有特别厚肉的部位 增加厚肉部位之流道5.肉厚设计不均一或不适当 依肉厚比例修正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流动性太好 修正成型条件配合或变更村质或规格级数2.原料收缩率太高、流道痕(flow mark ) 熔融的原料射入模穴后,以进料点为中心,呈现年轮状纹路的现象。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温度低,流动性不够 提高原料加热温度2.射出速度慢 提高射出速度3.射出喷口太长、孔径

6、太小 适当修正孔径、更换合适品4.保压压力低 提高保压压力5.保压时间不足 增加保压时间6.原料供应略不足 略增加计量值7.刚成型时冷料流入 可以松退来防止冷却出现8.射出喷口部温度低 检修喷口部电热圈及能力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模温偏低 确认后再适提高2.模具冷却不当 确认整个水路系统再修正3.冷料储陷设计太小 增大冷料储陷部位4.脱气不良 增加逃气槽设计或追加 pin5.热浇道温度偏低 适当提高温度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原料本身之流动性差 修正成型条件来配合变更规格级数或材质、银线(silver streak): 成品表面出现随着原料流动方向的银白色线条

7、之状况。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射出能力不足 确认射出容量/可塑化能力2.原料加热温度太高产生热分解 降低原料加热温度3.射出速度太快产生热分解 降低射出速度4.射压太高产生热分解 降低射出压力5.背压不足卷入空气 提高背压6.原料加热时间太长产生热分解 降低原料加热温度或时间7.原料加热温度低熔不均 提高原料加热温度8.螺杆转速太快产生热分解 降低螺杆回转 r.p.m 值9.螺杆不洁残留他料所致 徹清除螺杆内异物异质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模具温度低 可先行预热模具2.排气不良不顺 追加顶出梢或逃气槽3.汤口位置不适当 重新确认与修正4.汤口、流道、浇口设

8、计太小 重新确认与变大尺寸5.冷料储陷设计太小 重新确认与变大尺寸6.肉厚设计不良 重新确认与修正7.模面残留水份或过多之润滑剂 徹底去除水份适当润滑剂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含水份及挥发物质多 以干燥设备预热干燥2.材料受空气湿度影响混合一起 先预热干燥提高机台背压、表面雾状痕(cloudym appearance )、光泽不良(lusterless ): 成品光泽面的部分,出现类似云雾状的白色现象。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熔融程度不均匀、部分过热 增加原料加热时间使之均匀2.射出喷嘴太冷 检修喷嘴部电热片及提高温度3.射出喷嘴孔径太小 适当修改孔

9、径或更换合适品4.射出速度太快或太慢 适当调整射出速度5.原料过热分解 降低原料加热温度或时间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模温过高或过低或不均 检查水路、水温及水量并修正之2.汤口、流道、浇口过小 重新确认与修改3.冷料储陷设计过小 重新确认与修改4.模面附着水份或油质 清洁及擦拭模面及顶出梢5.排气不良 追加顶出梢或逃气槽6.离型剂使用过多 减少离型剂之量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本身含水份或挥发物 预备干燥2.润滑剂中含挥发物所影响 适当地减少润滑剂使用量3.不同材料混合造成 更新材料、融接线(weld line): 塑料射入模具中,流经流道,面后再会合而

10、成的细线。由机床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温度偏低流动性不足 提高原料加热温度2.射出喷嘴温度太低 检修喷嘴部电热片及提高温度3.射出压力低 提高射出压力4.射出速度慢 提高射出速度由模具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流动距离太长 提高模具温度或增加流道数2.模具温度太低 提高模具温度3.汤口位置及数量不当 重新计算与修正4.汤口、流道、浇口太小 重新计算与修正5.冷却时间太长 缩短冷却时间6.排气不良 追加顶出梢或逃气槽7.离型剂使用太多 以少量多次来改善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1.原料本身含水份或挥发物 预备干燥时间加长2.原料流动性不良 提高原料温度

11、3.原料硬化速度快 提高模具温度4.润滑剂不良或用量过多 适当修正应用射程控制不良现象毛边尺寸过大 毛边尺寸不安定 流路末端毛边近浇口处凹陷龟裂白化应力残留毛边 短射波纹钝状 短射凹陷流路末端焦痕短射 凹陷 流路末端凹陷接合线明显接合处脆弱凹陷尺寸不足 接合线明显 喷痕流痕浇口周边云状浇口不平衡 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毛边尺寸过大缩短计量长度S 0 的位置向前移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毛边尺寸不安定 保压切换前射速降低确保正确保压切换 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流路末端/毛边进浇口处/凹陷降低第一段保压,待毛边部形成皮层后,再提高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龟裂、白化应力残留毛边全面调降保持压力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短射波纹钝状提高充填压力;提高充填速度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短射凹陷 延长计量长度S 0 向后移动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流路末端焦痕短射降低充填后期速度使排气充分进行 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凹陷通过肉厚部位减速形成皮层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流路末端凹陷接合线明显接合处脆弱提高充填速度或充填压力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凹陷尺寸不足 调高保持压力或延长保持时间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接合线明显通过接合线部位快速通过或其切换位置前后移动 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喷痕、流痕浇口周边云状低速通过问题区域不良现象 对策方法浇口不平衡到达浇口前的初速降低让熔胶到达各浇口后再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