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板、梁和柱截面取值原则,注:表中的L为单向板的跨度、双向板的短跨或板悬臂的长度 (2)梁高度按以下表原则取值:框架梁:(1/10-1/15)L次梁:(1/12-1/18)L 悬臂梁:(1/5-1/6)L L为框架梁(次梁)的跨度 (3)柱按轴压比要求取值 (4)墙位置和厚度按建筑、结构要求协商确定。,L为框架梁(次梁、悬臂梁)的跨度 * 梁截面尺寸选定原则: a.满足主体结构抗侧力刚度要求; b.满足自身承载力和挠度、裂缝宽度控制要求(注意:有地震作用时不需要进行裂缝宽度验算,但是需满足无地震作用下荷载标准组合时的裂缝宽度验算要求); c.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下,适当减小梁截面高度,为建
2、筑设计提供适宜的搂盖结构高度。 d.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适当增加梁的宽度,也能较好地解决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的问题(注意:增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效果有限)。 * 怎样增加梁的抗扭刚度: 梁的抗扭刚度与梁的短边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加大梁的截面宽度是有效的,而一味加大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是无用的。在梁的各种矩形截面中,正方形截面的抗扭刚度最大。,二、楼、屋面荷载 1.恒载的计算混凝土的容重可查荷规,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容重有一些差别。对于钢筋混凝土,可取26kN/m3。 楼面附加恒载取决于地面和顶棚的做法。地面可采用普通的面砖,普通的木地板,大理石或者花岗岩,从荷规中可以查到这些材料每平米的重量。如果材料比较特
3、殊,从荷规中查不到,则可以从产家提供的说明书中找到相关数据。顶棚可以做抹灰,也可以做吊顶,或者采用其它处理,它们对应的附加恒载是不同的。,(1)楼面附加恒载标准值如表-1、-2所示。 表-1 楼面(不含卫生间)做法及附加恒载,注:水泥砂浆容重为20kN/m3,表-2 楼面(卫生间)做法及附加恒载,(2)不上人屋面附加恒载标准值如表-3所示。 表-3不上人屋面做法及附加恒载,2.活载的计算活荷载的取值本着两个原则:一是严格遵守现行的荷规;第二是根据结构实际情况进行取值。荷规中对活荷载的取值是通过大量调查、随机抽样、统计和可靠度分析得到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然而,对每个工程,并不是说荷规中活荷
4、载的取值都是准确的。比如说,按荷规表4.1.1,办公室的活载取2.0kN/m2,但如果某个办公室书柜特别多,就要考虑把办公室的活荷载适当加大。表4-4 活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 0.5 0.7 0.5 0 上人屋面 2.0 0.7 0.5 0.4 屋顶花园不包括花圃土石等自重 3.0 0.7 0.6 0.5,(二)梁上线恒载的计算 内、外墙的面荷载计算分别见表-5和表-6。,表-5 内墙做法及面载计算,注: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为8kN/m3,表-6 外墙做法及面载计算,表-7 内、外墙梁上线荷载标准值,屋顶女儿墙高1.2m,折合为厚100mm的混凝土栏板,其梁上线荷载=250.10+0.8(外墙饰
5、面砖)+0.4(内墙粉刷)1.2=4.44 kN/m,取4.5 kN/m。,结构电算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完成。通常至少要进行多轮计算,在上轮计算取得合理结果以前,不要勿忙进行下一轮计算;每轮计算要多次试算,力争方案合理。在设计过程中,人是主导,软件是工具,人在设计中应起到指挥、主导、调控的作用。,第一轮计算: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置。需要通过计算确定的主要参数有:振型组合数、结构基本周期,框剪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薄弱层的判定等。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构基本周期与输入值相差较多,应将计算值作为已知的参数值输入,重新计算。 高规 第5.1.13-2条指出,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
6、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2)位移比:结构是否规则、对称,平面中刚度分布是否均匀是结构本身的性能,可以用结构的刚心与质心的相对位置表示,二者相距较远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扭转可能较大。由于刚心与质心位置都无法直接定量计算,抗规和高规都采用了校核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方法,即位移比要求。在楼板平面无限刚性的假定下,由结构某一条边缘的最大和最小位移变形平均后得到平均位移。抗规第3.4.3 条规定,扭转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
7、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的1.5 倍。高规第4.3.5 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3)刚度比:抗规第3.4.2 条规定,当某层结构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则该结构为竖向不规则。控制刚度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避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抗震高层建筑而言,此类竖向
8、不规则结构是不宜采用的。 (4)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抗规第3.4.2 条规定,当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 ,则该结构为竖向不规则。控制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避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抗震高层建筑而言,此类竖向不规则结构是不宜采用的。,剪重比 根据目前许多工程的计算结果,截面尺寸、结构布置都比较正常的结构,其底部剪力大约在下述范围内(详见高规3.3.13):,水平位移限值:1.水平位移满足抗规5.5.1条的要求,是合理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剪力墙作为薄壁杆件计算时,最大层间相对位移取u/h小于等于1/1100;较佳取值取1/1600
9、1/2500。当剪力墙作为墙元模型(包括壳元、膜元等计算时;最大层间相对位移取满足规范要求为基准,较佳取值1/12001600。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位移的计算是在“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这一假定下得到的。 位移与结构的总体刚度有关,位移越小,其结构的总体刚度就愈大,故可以根据初算的结果对整体结构进行调整。如位移值偏小,则可以减小整体结构的刚度,对墙、梁的截面尺寸可适当减小或取消部分剪力墙。反之如果位移偏大,则考虑如何增加整体结构的刚度,包括加大有关构件的尺寸,改变结构抵抗水平力的形式、增加斜撑等。,然而,水平位移限值满足要求,还不一定是合理的结构,还要考虑周期,地震力大小等综合条件。因为抗震设计
10、时,地震力大小与刚度直接相关。当刚度小,结构并不合理时,由于地震力也小,所以位移也有可能在限值范围内。此时并不能认为结构合理,因为它的周期长、地震力太小,并不安全。高规位移限值放松较多,较容易满足,所以还应综合其它因素。,2.将各层位移连成侧移曲线,应具有以下特征: 剪力墙结构的位移曲线具有悬臂弯曲梁的特征,位移越往上增大越快,成外弯形曲线; 框架结构具有剪切梁的特点,越向上增长越慢,成内收形曲线。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处于两者之间,为反S 形曲线,接近于一直线。 在刚度较均匀情况下,位移曲线应连续光滑,无突然凹凸变化和折点。,2.建筑平面和立面调整根据位移比和周期比 高规明确规定要
11、求在增加附加偏心距(5%L,L为边长)的情况下计算校核位移比。然而附加了偏心距以后,计算所得的扭转角已不能反映结构本身的性能了。完全对称的结构在增加了5%L的附加偏心距(即在SATWE中选中“偶然偏心”选项)以后,似乎变成“不对称”了,而且边长愈长,结构愈“不对称”,实际上,附加偏心距以后计算得到的位移比不能反映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如果误以为凡是位移比超限的结构刚度布置都不对称或不匀均,单纯为了满足位移比数值要去调整剪力墙布置,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可能造成另外一些不合理,例如可能形成刚度过大,或者本来对称的结构变成不对称,边长愈长的结构愈是如此。,方鄂华等认为,要检查和确定所设计的结构刚心与
12、质心是否相差过大,是否需要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应当在不附加偏心距的状态下进行计算。其次,可以看到,增加抗扭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位移比,而刚性构件在结构中的布置对结构抗扭刚度有较大的影响,提高抗扭刚度是概念设计中改进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周期比的限制,对于大多数结构都容易实现,但是对于某些不利布置的结构,例如风车形布置的结构或较长的结构,它们的扭转周期可能较长,按抗规要求调整时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平移刚度,使平移周期加长;二是提高抗扭刚度(例如在周边加剪力墙等)。如果原来的结构刚度很大,层间侧移远小于限制值,则第一种方法可行。第二种方法可以改善结构抗扭性能,是解决结构抗扭薄弱的根本方
13、法。在结构变柔后,扭转角较大会对抗震不利,因此最好是在尽量提高抗扭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平移刚度,刚性构件设置愈靠建筑边缘,抗扭刚度改善愈多。但是,将周边剪力墙的连梁加高,虽然有利于增加抗扭刚度,但造成剪力墙延性减小,不利于抗震。,位移比和周期比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在相同的位移比下,当结构刚度较小、平均侧向位移较大时,扭转产生的最大位移也较大,可能它对结构的危害也较大;相反,如果是同样的位移比,当结构侧向位移较小时,结构的最大位移也较小;规范没有区分不同情况,而是采用了统一的位移比限值。对于刚度较大的结构(层数不多,高度不大或剪力墙较多的住宅结构)或高层建筑底部有偏置裙房,而裙房高度不大时,要求似乎
14、有些过严了。此时可以将位移比与位移最大值进行综合考虑,在刚度较大、位移较小、且扭转周期符合要求的结构中,适当放宽位移比限制值,同时要求采取提高抗扭承载力或其它有效的抗扭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第三轮计算:对单构件作优化设计。 检查梁、柱超筋;剪力墙超筋;柱轴压比;剪力墙轴压比;做到计算结果不超限,并进行截面优化。 柱轴压比的限值是延性设计的要求,抗规6.3.7条、高规6.4.2条和砼规的11.4.16条,都规定了柱轴压比的限值,并规定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降低。柱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可不进行地震
15、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剪力墙轴压比的限值应满足抗规6.4.5条和6.4.6条、高规7.2.14 条和 砼规11.7.13 条规定。剪力墙的轴压比与柱的轴压比含义不同,其差异在于轴力的取值不同。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用的是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设计值。,设计较正常的结构,一般而言不应有太多的超限截面,基本上应符合以下规律: (1)柱、墙的轴力设计值绝大部分为压力; (2)柱、墙大部为构造配筋;柱、墙的合理含钢量分别为0.5%1.5%和0.35%0.5%。 (3)梁、板基本上无超筋;梁、板的合理含钢量分别为0.35%1.5%和0.35%0.6%。 (4)除个别墙段外,剪力墙符合截面抗剪要求; (5)梁截面抗剪满足要求、抗扭超限截面不多; (6)构件(如转换梁、大悬臂梁、转换柱、跨层柱、特别荷载作用的部位)的配筋值应符合构件的受力特性。 (7)竖向构件的加强部位(如角柱、框支柱、底层剪力墙等)的配筋应得到反映。 符合上述要求,可以认为计算结果大体正常,可以在工程设计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