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01321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北京生物卷答案带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北京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1.B 【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动物细胞的相互分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故 A 项错误;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图像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物镜观察,故 B 项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C 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

2、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故 D 项错误。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 25C在 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10502. C 【解析】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50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故 A 项正确;由最上图可知,植物体净光合速率最高点是 25 时,此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 B 项正确;由图可以看出,当温度超过 45 时,净光合速率小于 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故 C 项错误;在

3、025 范围内,总光合曲线的上升幅度比呼吸曲线上升幅度大,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故 D 项正确。3酸雨指 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3. A 【解析】由题干可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故 A 项正确;从题干中可知酸雨对樟树的高度没有明

4、显影响,而无法判断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故 B 项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本题仅确定了酸雨对两树种株高的影响,对其他植物有何影响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酸雨对物种丰富度是否有影响,故 C 项错误;该实验只模拟了酸雨对樟树和楝树的树苗株高的影响,无法判断其他树种的情况,故D 项错误。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 ATP 中BCa 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4.C【解析】葡萄糖进入细胞参与细胞呼吸,合成 AT

5、P,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贮存在 ATP 中,故 A 项正确;由图可知,Ca2内流促使细胞释放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故 B 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使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减少,进而影响到 K和Ca2的跨膜运输,抑制细胞释放胰岛素,故 C 项错误;血糖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图中部分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故 D 项正确。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 C(图 1) ,拟将其与质粒(图 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I 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 C 基因的农杆

6、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 C 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C 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5.C 【解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保证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需要用同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才能通过 DNA 连接酶连接,图中目的基因的两端和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的切割位点,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故 A 项正确;菊花为双子叶植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故 B项正确;图 2 中重组质粒中的抗性基因为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

7、胞,故 C 项错误;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常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故 D 项正确。29 (16 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 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 100 次/秒、持续 1 秒的强刺激(HFS) ,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 HFS 处理时高 23 倍,研究者认为是 HFS 使

8、 H 区神经细胞产生了“ 记忆” ,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 N 受体被激活后,Ca 2+会以_方式进入胞内,Ca 2+与_ 共同作用,使 C 酶的 _发生改变,C 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对小鼠 H 区传入纤维施以 HFS,休息 30 分钟后,检测到 H 区神经细胞的 A 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 A 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图中 A 受体胞内肽段(T)被 C 酶磷酸化后,A 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 A 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 T 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 H 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

9、C 酶对 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 T 的氨基酸_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为验证 T 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 这一假设,将T 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 HFS 处理 H 区传入纤维,30 分钟后检测 H 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 A 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4)图中内容从_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9. (1)神经递质 (2)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3) C、B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

10、验。第二,应补充施加 HFS 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 (4)细胞和分子 【解析】 (1)施加单次强刺激后,神经元产生兴奋,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使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由图中可以看出,膜外的 Ca2浓度高于膜内,Ca2通过膜上的 N 受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且未消耗 ATP,因此判断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由图可知, 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结合,使 C 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六边形),从而激活 C酶。 (3)由题中“H 区神经细胞的 A 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 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受体在膜上发生了转移,即图

11、中过程 ;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组所用短肽与 T 肽相同,使短肽与 T 肽竞争 C 酶导致 C 酶对T 肽的磷酸化受到干扰;而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为长度相同,但序列相反的短肽,此肽对 C 酶磷酸化 T 肽无干扰作用;本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且无法检测 H 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 A 受体能否磷酸化,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用 HFS 处理 H区传入纤维,30 分钟后检测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4)图中所示内容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细胞中大分子物质的变化情况,是从分子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30 (18 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

12、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因此在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 ,用 S 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 1) 根 据 亲 本 中 某 基 因 的 差 异 , 通 过 PCR 扩 增 以 确 定 单 倍 体 胚 的 来源 , 结 果 见 图 2。从 图 2 结 果 可 以 推 测 单 倍 体 的 胚 是 由 _发 育 而 来 。 玉 米 籽 粒 颜 色 由 A、 a 与 R、 r 两 对 独 立 遗 传 的 基 因 控 制 ,A

13、、 R 同 时 存 在 时 籽 粒 为 紫 色 , 缺 少 A 或 R 时 籽 粒 为 白 色 。 紫粒 玉 米 与 白 粒 玉 米 杂 交 , 结 出 的 籽 粒 中 紫 白 =3 5, 出 现 性状 分 离 的 原 因 是 _。 推 测 白 粒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是 _。 将 玉 米 籽 粒 颜 色 作 为 标 记 性 状 , 用 于 筛 选 S 与 普 通 玉 米 杂 交 后代 中 的 单 倍 体 , 过 程 如 下请根据 F1 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_。(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 、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 ,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

14、抗倒伏的品种。结合( 2) 中 的 育 种材 料 与 方 法 , 育 种 流 程 应 为 : _; 将 得 到 的 单 倍 体 进 行 染 色体 加 倍 以 获 得 纯 合 子 ; 选 出 具 有 优 良 性 状 的 个 体 。30 (1)10 减数 ;染色体组 (2)卵细胞 紫粒亲本是杂合子 ;aaRr/Aarr 单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 a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现型为紫色,基因型为 AaRr;二者胚乳的表现型均为紫色,基因型为 AaaRrr (3)G 与 H 杂交;将所得 F1 为母本与 S 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 【解析】 (1)由玉米(2n20) 可知,玉米体细胞含有

15、2 个染色体组 20 条染色体,所以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10 条;由于配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玉米体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 (2)从图 2 可知,F1 单倍体胚与普通玉米母本所含 DNA 片段相同,所以可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母本产生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由于子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是 3131 的变式,因此亲代中紫色玉米为双杂合子,基因型是 AaRr,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 Aarr 或aaRr。 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而母本是普

16、通玉米白粒aarr,所以单倍体基因型为 ar,表现为白粒,杂交产生二倍体基因型为 AaRr,表现型为紫粒,二者胚乳的表现型均为紫色,基因型为 AaaRrr。 (3)要想获得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需先将 G 和 H 杂交获得 F1,将所得 F1 为母本与 S 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纯合子,再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31 (16 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写出三类)

17、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_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_。(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 不加入青蒿素 1002疟原虫的线粒体 加入青蒿素 603 不加入青蒿素 1004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加入青蒿素 971、2 组结果表明

18、_;由 3、4 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31. (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 (2)识别(3)体温调节 (4)特异 生存与繁衍 (5)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 ;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解析】(1)疟原虫是原生动物,组成该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有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甘油和脂肪酸。(2)疟原虫能够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红细胞表面

19、的受体。 (3)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并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引起发热,产热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特异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生存繁衍。 (5)1、2 组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青蒿素,因变量为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结果表明青蒿素能抑制疟原虫的线粒体的功能;3、4 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的差异。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1B 2D 3A 4C 5C29(16 分)(

20、1)神经递质(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3)IIC、 B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应补充施加 HFS 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4)细胞和分子30(18 分)(1)10 减数 染色体组(2)卵细胞 紫粒亲本是杂合子 aaRr/Aarr单倍体籽粒的表现型为白色,基因型为 a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紫色,基因型为 AaRr;二者胚乳的表型均为紫色,基因型为AaaRrr。(3)G 和 H 杂交;将所得 F1 为母本与 S 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31(16 分)(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2)识别(3)体温调节(4)特异 生存与繁衍(5)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