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 及p-V-T关系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课堂所讲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掌握CO2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测定CO2的p-V-T关系。在p-V坐标图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5)、临界温度(t=31.1)和高于临界温度(t=40)的三条等温曲线,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 观测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时汽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汽液整体相变现象。
2、 测定CO2的Tc,pc,Vc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Vc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较,简述其差异原因。,测定CO2的p-V-T关系,实验装置 压力台 恒温器 试验本体及其防护罩,三、实验设备及原理,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效p、V、T之间有: f(p,V,T)=0 或 T=f(p,V) (1)本试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O2 p-V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CO2的p-V-T的关系。,实验原理:,装好实验设备,开启试验台本体上的日光灯 使用恒温器调定温度 加压前的准备 做好实验的原始记录 测定低于临界温度t=25时的定温线 测定临界
3、等温线和临界参数,观察临界现象 测定高于临界温度t=40时的等温线,四、实验步骤,已知CO2液体在25,7.8MPa时的比容(25,7.8MPa )=0.00124m3/kg 如前操作实地测出本试验台CO2在25,7.8MPa时的CO2液柱高度h*(m),测定承压玻璃管内CO2质面比常数k值:,由于充进承压玻璃管内的CO2质量不便测量,而玻璃管内径或界面(A)又不易测准,因而实验中采用间接办法来确定CO2的比容,认为CO2的比容与其高度是一种线性关系。具体如下:,由1)可知,注意以下几点: 做各条定温线,实验压力p8Mpa,实验温度T40 一般取h时压力间隔可取0.10.5MPa,但在接近饱和状态时和临界状态时,压力间隔应取为0.1MPa。 实验中取h时,水银柱液面高度的读数要注意,应使视线与水银柱半圆形液面的中间对齐。,简述实验原理及过程。 各种数据的原始记录。 计算及在p-V图上画出等温线。 将实验测得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值与有关资料上数据进行比较,p-T图。 将实验测得的临界比容Vc与理论计算值列表比较其差异及原因。 实验讨论。,五、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