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舉辦居民大會須知,黃強生(社區發展支援站)(部份資料摘自:澎湃刊物),舉辦居民大會目的:,收集資料,交換意見,及提高對問題的醒覺 表達感情及不滿,宣傳居民對問題的意見 提高居民參與,促進團結;動員居民去接受(群體同意)一些工作及行動的建議 推舉(或選舉)領袖代表,增加其認受地位,策略考慮:,優點:為一個很方便而又迅速之方法去收集(或推薦)意見。 缺點:不是一個好場合用作爭辯論點,亦不易(也不宜)容納太多不同意見表達;居民大會不是用作交換意見的好渠道。 居民大會不宜作為製訂決策的用場合;決策及爭論應在大會前解決。 透過小組討論或個人溝通的方法,較容易解決意見衝突及達成共識。,了解出席者:,期望有
2、多少人到場?他們的代表性有多廣? 參加者是透過邀請?還是在廣泛宣傳下誰人都可以出席? 要事前估計出席者的心態、期望?清楚了解出席者是誰? 估計可能有的不同意見者,或搗亂者出席。事前的估計可應付到時可能發生的問題。,宣傳:,宣傳時間要作清楚策劃(事前多久便要印製宣傳品) 串連有關人物組織合作(安排訪問、探訪重要人物及組織) 在數星期前,便開始廣泛及公開宣傳(橫額、單張、街頭展覽等?) 在數日前須加強及集中宣傳(如、家訪、打電話等) 動員居民參與宣傳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以個人溝通方法(建立傳訊網絡)是最有效的宣傳及方法 宣傳要清楚指出大會目的、日期及時間、地點、組織者身份,籌備:,籌備:,主持
3、人的責任:,解釋大會所召集的原因,問題的重要性 歡迎參加者簡介各講者(名稱,職位,經驗及所講的範圍) 簡介時間的分配(預告大會有台下發言或發問時間) 可總結講者的意見(有什麼地方相同及不同意見) 多謝各講者的寶貴意見,引導大會作出總結(分析問題、決定行動),安排台下發問:,為了每人都有平等發言機會,要宣佈一些發言規則,例如: 容許發問?自由發言?或兩者都可以? 時間的分配及限制(發言不能超過一個指定時間,如兩分鐘?) 如欲發言,請先舉手,待主持有指示才可發言。 未發言者比那些已發言者應有優先的發言權。 在時間近尾聲,宣佈還可以接受多少個問題發言,便終結發問時間。,發言提問處理:,如果沒有人在開
4、始時作發問,主席可以直問講者一些已準備好的問題,或事先安排一些相熟的人仕作發言,引起興趣及帶領討論。 可以問一些問題引起台下發言,如: 各位對於梁先生所講的居民組織角色是否清楚? 你們贊同他的看法嗎?在座中有沒有一些有不同看法? 為了鼓勵其他人的發問,可以贊賞發問者說: 你問得好! 我很高興你能夠問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很有遠見的問題!。,回答難題:,回答問題時點頭微笑,然後重複問題一次好處是讓大眾可以清楚聽到,亦可爭取一些時間去考慮如何作答 當然亦可以反問對方,要求他澄清他的問題(尤其他的問題可能離題): 你的意思是 如果我聽得對,你是想問 有時並不需要回答所有問題,可以說: 我現在沒有資料,
5、待我稍後查看一下,明天通知你或 這個問題太複雜,不宜在這裏詳說,其他人仕未必有與趣,或者散會後我倆可作詳談。,請記著:,不要拉長時間(時間一到,作總結及指出將來的工作,然後多謝各人便散會)散會後,除了收拾善後工作,清理場地不要忘記提醒核心成員:準備召開檢討會議。,評檢(何謂成功的居民大會):,能否動員街坊出席?(比前是否聯繫到更多受問題影響的人?) 群體的聯絡網比前擴大了多少?(多少出席者事後能保持繼續聯絡?在現場收集了多少個新聯絡名單?) 街坊比前更關注問題的發展嗎?(參加者在現場的回應如何?台下發言多少?) 街坊比前更清晰問題所在嗎?(問題背景?成因?現在形勢?對口單位部門人物?) 已帶出街坊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及意識嗎?,評檢(何謂成功的居民大會) :,街坊是否體會群體參與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找人代出頭?團結應付問題?還是兩者?) 已帶出了集體行動的意念嗎?已帶出了行動綱領? 已帶出了集體參與的跟進機會嗎? 是增加了合作(人物、團體)對象嗎? 有否發掘領袖才能?(主持人的技巧進步嗎?場務員配合事前的部署嗎?核心成員學習到動員街坊的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