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76465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济南市 2016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济南市 2016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济南市 2016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一(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60 分)注意事项:1. 考试开始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 本试卷共两大题,18 小题,其中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2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或解答过程填在相应位置,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2、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人类利用和改造物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矿石炼铁 B葡萄酿酒 C 海水晒盐 D海水制镁2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面对事件要科学分析,正确判断。你认为下列认识缺乏科学性的是( )A 食品中使用化学添加剂并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危害B 三聚氰胺、苏丹红、甲醛都是化工产品,食品

3、安全事件都是化学惹的祸C. 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我们要学会辨别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D 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 3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3判断中,错误 的是( )A 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粒子核内有 17 个质子 D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4实验是人们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论述错误 的是( )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能有效地防止酸雨的形成B 月饼易氧化变质,建议密封包装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吸氧和吸水剂4

4、C 工业常用铁桶储运氢氧化钠溶液D 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但被动吸烟对人体无害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 的是( ) A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 20 mL 水与 2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40 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数目减少D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的离子相互交换生成新的化合物B 将 pH 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溶

5、液的 pH C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D 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来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8下表记录了物质 X 的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物质中5产生的现象。则物质 X 可能是( )A NaCl 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C 稀硝酸 D稀盐酸 9.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能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B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Na 2SO 4,可以加入适量的BaCl 2 溶液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C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CaCl 2,可以加入适量的 K 2CO 3 溶液 D 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

6、的水,得到食盐晶体 10. 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 Cu(NO3) 2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6盐酸中有气泡冒出。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只有单质铁 B滤渣中有单质铜、单质银和单质铁 C 滤液是无色的 D滤液中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111.6 克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3.6 克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8.8 克 B4.4 克 C 2.2 克 D1.1 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8 分)12 (4 分)按照要求从氢氧化镁、硫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硫中选择合适的物质

7、,将其化学式 填入空格中。 (1)能引发酸雨的氧化物_; (2)用于除铁锈的酸_;(3)一种难溶的碱_; (4)能生产洗涤剂的盐_。13 (4 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氢气是我们未来社会最理想的能源。氢气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多的热量外,另一个优点是。_7_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参加反应的 A 、B 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是 13;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3)经研究发现 NH

8、 3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蒸气和空气中含量最多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的气体,产物没有污染,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NH 3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出 NH 3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14 (4 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 检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8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下列关于 PM2.5 的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 。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 PM2.5;PM2.5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PM2.5 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

9、不多(2)使用二甲醚(化学式 C 2H6O )为燃料的城市客车,能减少汽车尾气中 PM2.5 的排放。其中的二甲醚属于_(填“氧化物”或“有机化合物”) ,二甲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_元素。二甲醚燃烧驱动汽车的过程是_能转化成热能继而再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15 (7 分)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写化学方程式) 海水制镁过程中对于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

10、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的设想最为经济合9理(填“甲”“乙”或“丙”) 。(2)关于海水“制碱”中得到的“碱”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为确定这个“碱”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甲、乙同学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甲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于是认为“碱”是氢氧化钠。乙向“碱”溶液中加入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碱”是碳酸钠。你同意_(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请指出另一个同学实验的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不合理之处_ _。 (3)从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中加工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

11、图的溶解度曲线回10答下列问题:t 1时,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硫酸镁质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质量。t 2时,向 50 克水中加入 50 克硫酸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要除去少量的氯化钠,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可采用的方法是_(填“A”“B ”或“C ”) 。 A 过滤 B蒸干水分C 将 t 2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后过滤16 (6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的制备、除杂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能用装置乙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 _。 检查装置乙气密性的方法是_。 (2)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

12、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 2C 112O 4)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用草酸制取 CO ,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甲”“乙”或“丙”) 。要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测定气体生成物的性质,合理的连接顺序是:能证明 CO 气体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小明还想计算 12 克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收集了以下12两组数据(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反应完全):数据一:根据参加反应的草酸的质量计算出制得了一氧化碳 5.6 克。数据二:反应前后 C 装置中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增重 6.6 克。请选择合理的一组数据,计算出

13、 12 克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最终结果精确到 0.1) 。17(6 分) 有一固体混合物M ,已知其中可能含有 Ba(OH)2、 Na 2CO 3、Na 2SO 4、NH 4Cl 、FeCl 3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 恰好完全进行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 A 的化学式_;把气体 D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_色。(2)写出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原混合物 M 里,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13_(写化学式) ,要确定它是否存在,请简述你的设计方案:_。(4

14、)农业生产中常用铵态氮肥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根据实验步骤带给你的启示,请你为使用铵态氮肥提出合理化建议:_。18 (7 分)某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烧杯中加入4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硫酸铜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姓 名 准考证号学 校 班 级 座 号14第一步: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并在天平上称重。第二步: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随后再将足量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回烧杯中,并将烧杯重新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能观察到天平指针_(填“偏左”“偏右”或“保

15、持不变”) 。计算:若使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济南市 2016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1.C 2.B 3.D 4.D 5.D 6.C 157.A 8.D 9.C 10.B 11.B12. (1)SO 2 (2)H 2SO 4 (3)Mg(OH)2 (4)Na 2CO 313. (1)燃烧产物无污染或可以以水为原料制取,原料来源广泛(2)(3)1434NH 3+3O2 点燃 2N 2+6H2O14. (1 ) (2)有机化合物或有机物 碳或 C 化学15.(1)Mg(OH)2+2HCl=MgCl2+2H2O丙(2)乙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6、也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其他合理解释也给分)(3)等于 37.5% C16. (1 )CaCO 3 + 2HCl=CaCl2+H2O+CO2(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放入水中,两手捂住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6(2)甲 A B C姓 名 准考证号 学 校 班 级 座 号 玻璃管中固体由红变黑或石灰水变浑浊 66.7% 17. (1)NH 3 红 (2) BaCO3+H2SO 4=BaSO4+H2O+CO2 (3)Na 2SO 4 向沉淀 B 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仍有白色沉淀,则原物质一定含有硫酸钠 (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18. 产生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溶解 保持不变 40 g 2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 g20% = 8 g。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2NaOH+CuSO4=Na2SO 4+Cu(OH)280 160X 8 g80x1608g =x=808 g160=4 g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4 g。17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