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97126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5.1了解社会(共1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课 积极融入社会,第1站 我与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每个人在追求自身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

2、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狼孩的故事,“羊孩”的故事,6岁的拴拴家住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年迈的奶奶上山干活时,怕孩子乱爬乱跑出事,只得把他用绳子拴在树上与羊为伴,而这一拴就是6年。 没人教他说话,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因此到6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

3、、咩”的羊叫声来表达,被人们称作“羊孩”。,生物人,社会人,(社会化),知识点回顾,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重要性/作用),P55 三,四段,P56 一,二,三段,贝海识珠(以下1至4题为单选,5至7题为多选)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2、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网上的一个结点 B、漏网之鱼C、互不相干的个体 D、一条线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每个

4、人都有三个好朋友 B、人总是不能脱离他的人际环境C、只要你是好人就会有朋友帮你D、人是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4、“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句话告诉我们( )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只讲奉献,而不能索取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没有意义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给予,而且会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去奉献只要对他人、 对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 A、 B、 C、 D、 5、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 )A、学习社会知识 B、帮助老年人C、经常听广播读报纸 D、社会成员的影响 6、某学校在开展助残的活动中,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

5、脆弱的变坚强了。可见( )A、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的成长B、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C、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我来决策1、我是个独特的我,我的行为活动只能代表我自己。( ) 2、个人是社会的成员,人们的生活可以离开社会。( ) 3、一个人员有把目光放在远大的事业上,才会有宽广和豁达的度量。( ) 4、每个人在身心正常发展的时候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 ) 5、社会成员只有在老师或家长的影响下,通过结交朋友才能实现社会化。( ),大显身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研究水稻的高产,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他从不满足,永不止步。2001年2月,他荣获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而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称袁隆平为“世界水稻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杂交水稻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从这个事例中你能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让学生进行辨论: 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活动三:欲辨欲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