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化学已有 200 余年的历史,是一门成熟的老科学,现在发展的前途不大了;21 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了,将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亡。第二种回答:20 世纪的化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 世纪的化学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环境、海洋、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共同大发展。本文主张第二种回答。一、20 世纪化学取得的空前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同在 20 世纪的 100 年中,化学与化工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这个“空前辉煌”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达,就是 2 285 万。19
2、00 年在 Chemical Abstracts(CA)上登录的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和人工合成的已知化合物只有 55 万种。经过 45 年翻了一番,到 1945 年达到 110 万种。再经过 25 年,又翻一番,到 1970 年为 236.7 万种。以后新化合物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每隔 10 年翻一番,到 1999 年 12 月 31 日已达 2 340 万种。所以在这 100 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 2 285 万种新化合物、新药物、新材料、新分子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在 1900 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只知道 55 万种。从上面的数字还可以看出,化学是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向前发
3、展的。没有一门其他科学能像化学那样在过去的 100 年中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新化合物。这个成就用“空前辉煌”来描述并不过分。但“化学家太谦虚”(这句话是 Nature 杂志在 2001 年的评论中说的,参见文献1),不会向社会宣传化学与化工对社会的重要贡献。因此 20 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二、20 世纪发明的七大技术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化学合成技术和生物技术报刊上常说 20 世纪发明了六大技术:1.包括无线电、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的信息技术;2.基因重组、克隆和生物芯片等生物技术;3.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4.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5.激光技术;6
4、.纳米技术。但却很少有人提到包括新药物、新材料、高分子、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上述六大技术如果缺少一两个,人类照样生存。但如没有发明合成氨、合成尿素和第一、第二、第三代新农药的技术,世界粮食产量至少要减半,60 亿人口中的 30 亿就会饿死。没有发明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平均寿命要缩短 25 年。没有发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的技术,人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响。没有合成大量新分子和新材料的化学工业技术,上述六大技术根本无法实现。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化学和化工界非常谦虚,从来不提抗议。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力宣传 20 世纪发明了七大技术,即化学合成(包括分
5、离)技术和上述六大技术。这七大技术发明可以按照人类需要的迫切性和由它们衍生的产业规模的大小来排序:(1)从人类对七大技术发明的需要迫切性来看,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应当排名第一,已如前述,因为它是人类生存的绝对需要,没有它,全世界一半人口要饿死。它还为其余六大技术发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国外传媒把哈勃(Haber)的合成氨技术(Haber process)评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发明,是很有道理的。排名第二的是信息技术,第三是生物技术,以下依次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纳米技术和激光技术。也许有人会问汽车产业不是比飞机还重要吗?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是德国人在 1886 年发明的,所以汽车、火车、
6、炼钢等都是 19 世纪发明的重大技术。而合成氨技术是哈勃在 1909 年发明,在 1918 年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高分子合成技术是 20 世纪5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更是近 50 年的事。因此合成化学技术是 20 世纪的重大发明。(2)从 20 世纪的七大技术发明衍生的产业规模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来看,排名次序如下:第一是信息产业,第二是由化学合成(包括分离)技术衍生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和药物、农药工业等产业,以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从电解水中分离出氢气,作为电动汽车的燃料,为解决将来水资源缺少的海水淡化产业等。第三是飞机、航天、人造卫星及导弹产业,第四是
7、核电站和核工业。这 4 个产业都是非常大的产业。其中在核产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化工产业,如核燃料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工业,重氢、重水工业、稀有元素冶炼工业等,又如信息产业和航空航天导弹卫星产业中,都依靠冶金、稀有元素冶炼和高分子等化学合成产业。相对于前述 4 个产业而言,排在第五的生物技术产业、排在第六的纳米技术产业和排在第七的激光技术产业这 3 个现在还是小产业。其中纳米产业实际上是化学家发明 C60 等巴基球和碳纳米管等衍生出来的合成化学产业,以及用各种方法把化学物质制成纳米尺度的合成产业。所以 20 世纪和 21 世纪上半叶理应称为信息和化学合成时代,要到 21 世纪下半叶才能称为生物技术时
8、代,因为目前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规模还很小,远远不及信息产业和合成化工产业。三、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八大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1.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命、材料、环境等朝阳科学是下游。上游科学研究的对象比较简单,但研究的深度很深。下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复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方法以外,如果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化学是中心科学,是从上游到下游的
9、必经之地,永远不会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将要在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夹缝中逐渐消亡。2.化学又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中心科学,与我们的衣、食、住(建材、家具)、行(汽车、道路)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高分子化学家胡亚东教授最近发表文章指出: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基本被高分子产品所包围。化学又为前述六大技术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3.化学是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八大朝阳科学(sun-rise sciences)都有紧密的联系、交叉和渗透的中心科学。化学与八大朝阳科学之间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家非常谦虚,在交叉学科中放弃冠名权。例如“生物化学”被称为“分子生物学”,
10、“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化学”被称为“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被称为“生物物理学”,“固体化学”被称为“凝聚态物理学”,溶液理论、胶体化学被称为“软物质物理学”,量子化学被称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等。又如人类基因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是基因测序的分析化学和凝胶色层等分离化学,但社会上只知道基因学,看不到化学家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再如分子晶体管、分子芯片、分子马达、分子导线、分子计算机等都是化学家开始研究的,但开创这方面研究的化学家却不提出“化学器件学”这一新名词,而微电子学专家马上看出这些研究的发展远景,并称之为“分子电子学”。又如化学家合成了巴基球 C60,于 1996 年被授予诺贝尔
11、化学奖,后来化学家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合成了碳纳米管。但是许多由这一发明所带来的研究被人们当作应用物理学或纳米科学的贡献。内行人知道分子生物学正是生物化学的发展。在这个交叉领域里化学家与生物学家共同奋斗,把科学推向前进。但在中学生或外行看来,“分子生物学”中“化学”一词消失了,觉得化学的领域越来越小,几乎要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夹缝中消亡。这样,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bridesmaid science)而不受重视。世界著名的 Nature 杂志也为化学家鸣不平,在2001 年 发表了社论说:“化学的形象被其交叉学科的成功所埋没”。但化学
12、家仍然很谦虚,居然不喊不叫也不抱怨。化学家的谦虚本是美德,但因此而在社会上造成化学是落日科学(sunset science)的印象,吸引不到优秀的年轻学生,这个问题就大了。四、化学有没有理论有人说:“化学没有理论,只是一堆白菜,21 世纪的化学没有什么可搞的了”。这也是化学不被认同的理由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院士有很好的回答,他指出 19 世纪的化学有三大理论成就:1.经典原子分子论,包括建筑在定比、倍比和当量定律基础上的道尔顿原子论,以及包括碳 4 价及开库勒提出的苯分子结构等工作为中心内容的分子结构和原子价理论。2.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3.C.M.古尔德贝格和 P.
13、瓦格提出的质量作用定律是宏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对于 20 世纪玻尔建立原子的壳层结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所以化学和物理学这两个姐妹学科是互相促进的。20 世纪的化学也有三大理论成就:1.化学热力学,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提出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理论。2.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量子化学家鲍林提出的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 1953 年沃生和克里克提出 DNA 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奠定了基础,后者又为破解遗传密码奠定基础。所以化学与生物学也是互相促进的。3.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反应动态学。没有这三大理论,要取得合成 2 2
14、85 万种化合物的辉煌成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没有理论,只是一堆白菜”的说法,是不公正的。到了 21 世纪,世界数学家协会提出七大数学难题,筹集了 700 万美元,悬赏 100 万美元给每一个难题的解决者。物理学提出了五大理论难题:1.4 种作用力场的统一问题,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统一问题。2.对称性破缺问题。3.占宇宙总质量 90%的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4.黑洞和类星体问题。5.夸克禁闭问题等。21 世纪的生物学也有重大难题和奋斗目标:1.后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的消除。2.蛋白质组学。3.脑科学。4.生物如何进化?生命如何起源等。但化学家又比较谦虚,好像没有人明确提出哪些是化学要解决的世纪难
15、题。这样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相比,就会显得化学没有什么伟大的目标了。其实化学家心目中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只是不愿多说。但这又造成“化学无理论”的错误印象。这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淡化化学的思潮的主观原因之一。那么化学果真提不出重大难题吗?作者曾经初步提出 21 世纪化学有四大难题。五、21 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1.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第一个世纪难题):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所以化学反应理论和定律是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19 世纪 C.M.古尔德贝格和 P.瓦格提出的质量作用定律,是最重要的化学定律之一,但它是经验的、宏观的定律。
16、H.艾林的绝对反应速度理论是建筑在过渡态、活化能和统计力学基础上的半经验理论。过渡态、活化能和势能面等都是根据不含时间的薛定谔第一方程来计算的。所谓反应途径是按照势能面的最低点来描绘的。这一理论和提出的新概念虽然非常有用,但却是不彻底的半经验理论。近年来发展了含时 Hartree-Fock 方法,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以酉群相干态为基础的电子-原子核运动方程理论,波包动力学理论等。但目前这些理论方法对描述复杂化学体系还有困难。所以建立严格彻底的微观化学反应理论,既要从初始原理出发,又要巧妙地采取近似方法,使之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决定某两个或几个分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否生成预期的分子?需要
17、什么催化剂才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如何在理论指导下控制化学反应?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等等,是 21 世纪化学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难题。2.化学的第二个世纪难题:分子结构及其和性能的定量关系。这里“结构”和“性能”是广义的,前者包含构型、构象、手性、粒度、形状和形貌等,后者包含物理、化学和功能性质以及生物和生理活性等。虽然 W.Kohn 从理论上证明一个分子的电子云密度可以决定它的所有性质,但实际计算困难很多,现在对结构和性能的定量关系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要大力发展密度泛函理论和其他计算方法。这是 21 世纪化学的第二个重大难题。例如: 如何设计合成具有人们期望的某种性
18、能的材料? 如何使宏观材料达到微观化学键的强度?例如“金属胡须”的抗拉强度比通常的金属丝大一个数量级,但还远未达到金属-金属键的强度,所以增加金属材料强度的潜力是很大的。又如目前高分子纤维达到的强度要比高分子中的共价键的强度小两个数量级。这就向人们提出如何挑战材料强度极限的大难题。 溶液结构和溶剂效应对于性能的影响。 具有单分子和多分子层的膜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上各方面是化学的第二个根本问题,其迫切性可能比第一个问题更大,因为它是解决分子设计和实用问题的关键。3.化学的第三个世纪难题: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问题。充分认识和彻底了解人类和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规律,无疑是 21 世纪化学亟待解决的重大
19、难题之一。例如: 研究配体小分子和受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这是药物设计的基础。 化学遗传学为哈佛大学化学教授 Schreiber 所创建。他的小组合成某些小分子,使之与蛋白质结合,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例如使某些蛋白酶的功能关闭。这些方法使得研究者们不通过改变产生某一蛋白质的基因密码就可以研究它们的功能,为开创化学蛋白质组学,化学基因组学(与生物学家以改变基因密码来研究的方法不同)奠定基础。因此小分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化学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光合作用的机理活分子催化剂叶绿素如何利用太阳能把很稳定的 CO2和 H2O 分子的化学键打开,合成碳水化合物CH
20、 2On,并放出氧气,供人类和其他动物使用。 生物固氮作用的机理。 搞清楚牛、羊等食草动物胃内酶分子如何把植物纤维分解为小分子的反应机理,为充分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纤维资源打下基础。 人类的大脑是用“泛分子”组装成的最精巧的计算机。如何彻底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将是 21 世纪的脑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和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共同来解决的难题。 了解活体内信息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生理调控的化学机理。 了解从化学进化到手性和生命起源的飞跃过程。 如何实现从生物分子(biomolecules)到分子生命(molecular life)的飞跃?如何制造活的分子(make life),跨越从化学进化到
21、生物进化的鸿沟。 蛋白质和 DNA 的理论研究。4.化学的第四个世纪难题: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当尺度在十分之几到 10 nm 的量级,正处于量子尺度和经典尺度的模糊边界(fuzzy boundary)中,有许多新的奇异特性和新的效应,新的规律和重要应用,值得理论化学家去探索研究。下面举例说明纳米效应: 如以银的熔点和银粒子的尺度作图,则当粒子尺度在 150 nm 以上时,熔点不变,为 960.3 ,即通常的熔点。以后熔点随尺度变小而下降,到 5 nm 时为 100 。又如金的熔点为 1 063 ,纳米金的熔化温度却降至 330 。在纳米尺度,热运动的涨落和布朗运动将起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热力学
22、性质,包括相变和“集体现象”(collective phenomena)如铁磁性、铁电性、超导性和熔点等都与粒子尺度有重要的关系。 纳米粒子的比表面很大,由此引起性质的不同。例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催化反应的温度从 600 降至室温。这一现象为新型常温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纳米催化剂能否降低反应活化能?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纳米尺度磁性(nanoscale magnetism)的研究。 电子或声子的特征散射长度,即平均自由程,在纳米量级。当纳米微粒的尺度小于此平均自由途径时,电流或热的传递方式就发生质的改变。 与微粒运动的动量 p=mV 相对应的 de Broglie 波长 l=h/p,通常也在纳米量级,由此产生许多所谓“量子点”(quantum dots)的新现象。所以纳米分子和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本规律是 21 世纪的化学和物理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六、化学家缺少品牌意识,没有在社会上树立化学的美好品牌化学没有树立品牌,化学与化工被认为是污染源,这也是缺少生源的原因之一。其实,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仅仅是化学,更重要的是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和沙尘暴,汽车尾气排放,煤燃烧等。而分析、监测、治理环境污染的正是化学家。化学家已提出绿色化学的奋斗目标。化学家不但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