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 运动系统和生物电,知识结构:,1.骨骼肌的正显微镜结构,2.骨骼肌收缩的原理肌丝行学说,3.肌肉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4.肌肉的杠杆活动,5.神经的兴奋和传导,6.兴奋在肌肉之间的传递,一、骨骼肌(肌纤维)的结构,肌动蛋白丝,肌球蛋白分子,粗肌丝,二、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思考题,D,(1)在一定范围内强度阈值和时间阈值的关系是 。 (2)曲线自R点再向右延伸实际上已经成为横坐标的平行线,这说明 。 (3)曲线自T端引申,也将成
2、为纵坐标的平行线,这说明 。,思考,三、刺激的要素,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1、产生生物电的生理基础,四、动作电位:,图8 动作电位示意图,去极化,复极化,钠钾泵:,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低常期,2。 动作电位,1、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2、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思考题,C,C,3、引起动作电位变化幅度最小的时相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正常期,B,思考题,4、脑严
3、重缺血时会造成脑组织细胞水肿。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关原因是:( ) A、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升高 B、脑细胞中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C、脑细胞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D、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降低,AB,图9 局部电流学说模式图,神经传导的特点:,生理完整性 不衰减性 双向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3。神经传导,图10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4。神经肌肉之间兴奋的传递:,神经末梢兴奋,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导致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乙酰胆碱(ACh);,ACh通过突触间隙与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使后膜对Na+、K+通透性增高;使膜部分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终板电位达到一定水平时,肌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内收缩;,释放的ACh被终板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终板复极化,使下一次兴奋的传递可继续进行。,A.电突触 B.化学突触,速度快 传导无方向,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总和 对内外环境的敏感性 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