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暨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教学科研中心)建设单位(盖章):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编制日期:2009 年 7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
2、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项目拟建场地省军区教导队打靶场 项目周围苗圃花卉蔬菜认知中心 农大西校区中水处理站1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暨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教学科研中心)建设单位 云南省农业环境
3、保护监测站法人代表 陶祖盛 联系人 金玉棋通讯地址 昆明市益康路 87 号联系电话 0871-4154219 传真 0871-4145349 邮政编码 650034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立项审批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批准文号 云发改投资 2008157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其它行业 99占地面积 4715.68m2 绿化面积 1868.88m2总投资(万元) 2676.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46.0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72%评价经费 开工日期 2009.10 预期投产日期 2010.06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为加强云南省农产品
4、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云南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云南省在农业厅厅属单位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检测站加挂了“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综合中心” 的牌子,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综合中心,整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力量,形成“ 以省级综合中心为龙头,各专业中心为补充,省级中心重点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高端检验能覆盖全省,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等质量安全评价的综合性监测体系” 。该项目原定拟建于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M2-4-1 地块,即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内,项目于 2007 年 1 月编制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5、评价报告表,评审通过,并由昆明市环境保护局出具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批复(见附件) 。但现因项2目建设地点发生变更,且协议建成后同云南农业大学共同使用,现应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要求,特编制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主要建设内容:拟建项目地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校内。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二个部分,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02.76,总建筑面积 3827.14。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 ,主体建筑高度:15.75m;购置仪器设备 97 台(套) 。3建设规模及目标:项目总建筑面积 3827.14,购置仪器设备
6、 97 台(套) 。项目建成后,中心实验条件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接轨,成为省域内大型及超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共用技术平台,并参与相关综合性及专业性研究;中心检测水平将达到能满足云南省域内综合优势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主要贸易国需要的要求,具有省域内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评价,综合优势农产品安全普查和风险评估,重大事故、纠纷的调查、鉴定和评价,市场准入性检验检测能力。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5倍以上,检测样品规模达到覆盖云南省主要农产品应检项目的 95%以上。4编制及工作制:8 小时/天,260 天/年;编制 29 人。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 2676.30 万元,其中环保附
7、属设施投资 46.02 万元,占总投资的1.72%:包括绿化 14.95 万元、雨污管道 15.26 万元、化粪池 3.76 万元、实验室抽排风系统 16 万元、垃圾桶和废液桶 2.0 万元。详见表 1-1。3表 1-1 环保投资详细内容序号 项目 投资额(万元)1 实验室抽排风系统 16.02 排污管道 15.263 绿化 14.954 化粪池 3.765 垃圾桶及废液桶 2.0合计 46.0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拟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校内,该地块原为试验养猪场,后废弃,现经校内规划用于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暨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教学科研中心
8、)的建设,不存在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4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的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地处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全区南北长 30.9 千米、东西宽 21.4 千米,辖区面积 345.83 平方千米。项目建设于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内,东面及北面为学校的种植基地,南面 300m 处为校园运动场,西面为校区主干道,隔路相望的是农大作物认知中心。项目的地理位置见图 1,项目周围情况见图 2。2地形、地貌、地
9、质昆明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的西南端,境内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变化进程中,经多种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形成了以沉积岩为主的各种岩石。影响昆明市的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有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带、汤郎-易门断裂带组成的川滇径向体系,属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罗平-昆明-南涧纬向构造带,以及云南山字型构造体系。在这些体系影响下,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全市形成了北高南低逐步倾斜的地势。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北、中部高,最高点海拔 2588.9 米,最低点在得胜桥与盘龙江交汇处,海拔 1888 米。建设项目位于滇池盆地,地势平坦,海拔 1965m 左右,属于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沉积物,沉积厚度达 4050cm,土壤类型为水
10、稻土、红壤和冲积土。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坦,无滑坡、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3水文项目区内的主要水体包括盘龙江,区域内地表水主要汇入盘龙江内。盘龙江属金沙江水系,最终汇入滇池外海。5盘龙江:盘龙江的主源为牧羊河(又称小河)发源于嵩明县境内的梁王山北麓葛勒山的喳啦箐,由黄石岩南流入官渡区小河乡,长 54km,径流面积 373km2,最大过水流量 122km3/s,源头高程 2600m;支源绍甸河(又称冷水河) ,源头在龙马箐,穿白邑坝子,过甸尾峡谷经芝家坟南入官渡区小河乡,长 29.4km,径流面积 149.5km2,最大过水流量 67.2km3/s。两河在小河乡岔河嘴汇为一水后,始称盘龙江。盘龙
11、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 95.3km,径流面积 90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3.57 亿 m3,河道流域高程为 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最窄处为 7.3km。滇池:属金沙江水系,座落于盆地中南部,北临昆明市区,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平均长 40km,东西平均宽 7.5km,面积 300km2
12、。滇池流域汇水面积为 2920 km2,其中滇池水面积 300km2。有二十多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湖区,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大清河等,上述河流多流经城镇、农田、磷矿区,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及有害物质入湖。滇池内现修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隔为内湖(草海) 、外湖(外海) ,各有一个人工控制出口,分布为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滇池睡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滇池具有供水、水产养殖、灌溉、旅游等多种功能。4气象昆明地区属北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其气候变化主要受西南季风和热带大陆性气团交替控制。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
13、受偏西的大陆性干暖气团影响,风高物燥,晴空少云,形成冬无严寒的干季;5 月至 10 月则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夏无酷暑的雨季。昆明市多年平均气温 14.7 摄氏度,主要风向为西南风,风频 20%,静风频率31%。多年平均风速 2.2m/s,降雨量 1005.9mm,相对湿度 73%。65土壤、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建设项目位于滇池盆地,地势平坦,海拔 1960m 左右,属于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沉积物,沉积厚度达 4050cm,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红壤和冲积土。昆明盆地内土壤为富含有机质的灰黑色酸性土壤核腐殖土壤,盆地以外的山区主要为石灰岩、砂岩、玄武岩的风化山区土壤,酸性及中性红壤土,部分为碱
14、性土壤及水稻土。项目区土壤主要为中性红壤土。按中国植被区划,滇池流域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之内。本区属中亚热带常绿的阔叶林带的滇中高原谷盆地。辖区内主要林木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滇油杉、青岗栎、滇合欢、麻栎、沙针、柏木、滇揪、孔雀杉、樟木、核桃、银杏、椿树、棕树、板栗、山茶、滇杨、兰桉、小叶桉、柳树、银烨、桑树、雪松等 33 种,林木总蓄积量 87.14 万立方米。项目所在地为昆明近郊,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区内原生植被荡然无存,地表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蔬菜、花卉,种类不多,生物多样性较差。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
15、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为加快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的步伐,2004 年 7 月,昆明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调整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行政区划的决定。从 9 月 1 日起,四区按调整后的隶属关系履行经济、行政及社会事务管理职能。行政区划调整后,盘龙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北部,东、南面与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龙泉、茨坝 8 个街道办事处和松华、双龙 2 个乡,共 49 个社区、16 个村委会。2008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436950 人,比上年末增加 17027 人,增长 4.05%,其中,非农业人口 396294 人,占户籍人
16、口的 90.7%;农业人口 40656 人,占户籍人口的9.3%。全区常住人口 659100 人,比上年末增加 7500 人,增长 1.15%。城镇化率达93.75%。区内主要旅游资源点 286 处,其中,人文旅游资源点 179 处、自然旅游资源7点 107 处。220 多家乡村旅游点(度假山庄、农家乐和垂钓休闲园) 。2008 年,盘龙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 18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三次产业结构为0.91:29.78:69.3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8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2%。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25.89 亿元,比
17、上年增长 26.4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25.38 亿元,比上年增长33.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5%。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6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5.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91%。第三次荣获“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 称号。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15 家;建成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加紧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基地,引进 24 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快水源保护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食用菌、矮化核桃;以增加农民收
18、入为核心,开展新品种示范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优质花卉,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 29033 万元,同比增长 15.56%。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2085.3 公顷,同比下降 2.04%;粮食总产量 7856.3 吨,同比下降 16.87%;烟叶种植面积 306.7 公顷,同比下降 33.83%,产量 800 吨,同比增长 4.71%;蔬菜种植面积 1440.6 公顷,同比增长 11.86%,产量 49748 吨,同比增长 6.04%;花卉种植面积143 公顷,同比增长 58.19%,产量 10542.5 万枝,同比增长 499.24%。全年
19、肉类总产量 3500.3 吨,同比增长 6.5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39.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完成工业总产值 109.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21%。开展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26%。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5.05 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103.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91%。全年完成施工面积313.21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120.22 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 12.09%和下降19.63%。
20、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8入 16099 元,同比增长 8.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32 元,同比增长 8.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0451.68 元,增长 2.6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 4591.56元,同比下降 0.5%。市场价格总体水平趋于平稳,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4 类消费支出分别上升17.23%、0.4%、0.38%、8.82% ;居住、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和杂项商品与服务 4 类消费支出,分别下降 15.6%、20.16%、5.21%、19.81%。城区居民人均住
21、房建筑面积33.37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48.91 平方米。项目所在地属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的辖地。龙泉街道办事处为盘龙区街乡整合后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之一,于 2004 年 12 月 24 日正式成立,辖宝云社区、兴龙社区、上坝村委会、中坝村委会和源清村委会,共有 25 个自然村,31 个村(居)民小组,常住人口 31894 人,外来流动人口 15876 人,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等。辖区有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科学院、野生动物园、万能驾校、昆明市第七自来水厂、锦苑花卉等共单位 60 余家,无文物保护单位。9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
22、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为昆明市主城近郊,按昆明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区内以村落、学校和住宅小区为主,空气环境质量较好,根据2008 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 ,昆明市主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年均浓度 0.067mg/m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 0.051 mg/m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0.039 mg/m3,达标率 100%,总体环境质量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第五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区内污水汇入银河大道的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东面的盘龙江为昆明
23、市的母亲河,全长 25.5km,由北向南从昆明市区中部流过,最终进入滇池外海。按昆明市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 ,盘龙江河滇池外海的水质保护目标为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由于部分河道汇入了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滇池口处水质劣于 V 类水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 COD、BOD 5、TN 和 TP。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按照昆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 ,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标准,区内环境噪声根据 2008 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 ,可达 GB3096-2008 标准中 2 类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
24、域为昆明市主城近郊,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区内原生植被荡然无存,建筑物逐年增多,地表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生态环境主要为人工生境,10自身调控能力较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项目特征和区域环境功能,以本项目为中心,项目主要保护目标列于下表。类别 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保护级别盘龙江 东面 1083 m 处地表水滇池外海 西南面 18.0km 处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省军区教导队 东面 800m 处环境空气声环境 校内学生宿舍 南面 400m 处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
25、生态 项目所在地生 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 不降低现有生态功能11表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V 类;2大气环境: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3声环境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下表:标准 标准值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V 类(单位:mg/L)pH:6-9,氨氮:1.5,BOD 5:6,COD:30,TP:0.3,总氮:1.5,石油类:0.5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单位:mg/Nm3)SO2:0.15,TSP:0.30,NO
26、2:0.12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 2 类区标准(单位:dB(A) ) 昼间:60 夜间:50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施工粉尘排放,实验室废气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2本项目的外排废水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表 4 一级标准;3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声标准 2 类区标准; 4施工时场界噪声执行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具体标准值详见下表:标准 标准值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颗粒物1.0mg/m3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
27、单位:mg/l,pH 无量纲)PH:69, BOD5:20,COD :100,NH3-N:15,SS:70,动植物油:10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2 类区:昼间:60 夜间:50122 类区标准(单位:dB(A)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土石方阶段:昼间75dB(A),夜间55dB(A)打 桩阶段:昼间85dB(A),夜间禁止结 构阶段:昼间 70dB(A),夜间55dB(A)装 修阶段:昼间 65dB(A),夜间55dB(A)总量控制目标废水:0.204 万 t/aCOD:0.051t/aNH3-N:0.0015t/aSS:0.037t/a动植物油:
28、固体废物:100%处置13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建设规模和任务1在实验检测检测仪器和设备条件方面:新购置配备保障本省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 97 台(套) 。重点配备高精密度仪器设备,提升综合中心在安全类检测参数方面的确证及检测能力,使检测参数种类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80%;多台套配备检测设备(如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和光谱仪)和现代化的前处理设备,能提高检测速度 35 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实验室总建筑面积 3827.14 m2,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对检测实验室和工作间进行必要的建设,建设后的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等方
29、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2在检测能力方面:重点提升所辖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等方面有关安全卫生参数的确证检测能力;检测范围要能够完全覆盖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检测范围;要能够满足按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的需要;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5 倍以上,检测样品规模达到每年 120000 项次(检测样品数为 4000 个/年) 。3在检测水平方面: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所辖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检测方面,检出限、准确度等应能够 100%满足我国各级标准的相关要求;主要农产品的90%以上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
30、合国际标准的要求,80%以上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合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世界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出口优势农产品的关键质量安全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要 100%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农药多残留检测水平达到 500 种成分以上。总体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144检测人员技术培训方面:为本省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所辖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年培训检测技术人员 100 人次,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交流 10 次。5教学方面:主要针对云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教学,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为学校科研提供技术支持。试验楼每
31、周安排三次研究生试验教学,每年教学课时共 60 课时,每次上课人数上限为 20 人。本项目的检测流程见图 3-1,教学研究流程见图 3-2。图 3-1 预留位置15图 3-216二、项目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1)建设要求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建成后的实验室应达到国内实验室先进水平,与国外同类实验室基本相当,实验室全部要求耐酸碱并能进行温湿度控制,全年温度控制在 20-30,标准溶液配置室和天平室控制在(202)。湿度控制在 60%以下,能保证检测的正常开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和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2)建设内容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5-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4。表 5-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
32、标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1 总用地面积 m2 4715.682 总建筑面积 m2 3827.14地上建筑面积3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地下建筑面积m2 3545.944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 281.205 道路广场总面积 m2 902.76176 绿化面积(含硬地绿化)1868.88 m2 1944.047 容积率 0.758 建筑密度 % 19.149 绿地率 % 39.6310 地上停车泊位数 辆 5土建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检验检测实验室 3827.14m2,实验室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楼层布设详见图 5-1 至图 5-6。2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要求(1)实验室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
33、系统建立实验室内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种计量仪器设备与管理系统和报告系统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自动将检测人员每次操作后得出的数据和计量仪器出具的数据收集并汇总到管理系统和报告系统,自动生成检验报告。系统的建立可真实反映检测工作的各个过程,如实记录,防止检测人员对检测数据的修改,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实验室计量仪器设备全部用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随时监控。计量仪器设备的原始记录实现无纸化,检验报告实现自动生成。(2)实验室间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实验室间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使各实验室间能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可及时将监测结果汇总,以便主管部门能随时了解全国蔬菜
34、质量安全状况和其他各种信息。三、配套仪器设备1现有条件分析目前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共有主要仪器设备 72 台(套) ,加上云南省农业厅属省级各专业分中心的仪器设备 121 台(套),共计 193 台(套)。但与新时期工作任务相比,在数量上还比较少,还远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样品的检测要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市场和进出口贸易样品的快、准、强的要求。182建设要求配备保障本省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除了应当满足质量安全检测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质量安全研究的需要。在常用仪器的数量上,应有多台套,以满足大批量、应急检测的需要。仪器的性能、精度和灵敏度,应能适应国际和国
35、外先进国家检测技术发展和对质量安全检测的要求。计量器具应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标准计量检定。3主要购置设备根据云南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转基因监管和检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需新购置主要仪器设备 97 台(套),见表 5-2。表 5-2 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项目主要仪器设备选型及用途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1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1 套 ABI3200 LC/MS/MS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仪 1 套 DRC-e3 在线凝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 套 UFLC-GCMS-QP2010 Plus4 流动注射分析仪 1 套 FIA-6000+5 便携式多功
36、能水质分析仪 1 套 photo Flex +Oxiop IS126 气相色谱仪 1 套 7890A 双 ECD 检测器、双自动进样器7 气相色谱仪 1 套 7890A 双 FPD 检测器、双自动进样器8 液相色谱仪 1 套 ACQUITY UPLC9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1 套 AFS-93010 酸纯化系统 1 套 BSB-939-IR、EV-3.125 mL11 纯水和超纯水器 1 套 MiLLi-Q12 溶剂萃取装置 1 套 APLE-200013 介质微波消解器 1 套 TMW-10014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1 套 AV11001915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2 套 PORS15 、Ph
37、otoFlex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套 UV255017 旋转蒸发仪 4 套 上海博通 RE15218 循环水真空泵 2 套 SHB-319 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2 套 DLSB-5/2520 检测仪器输气系统 1 套21 检测仪器排气系统 2 套22 实验台桌 1 批23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1 套 Optima 700024 GPC 净化浓缩系统 1 套 J2 AccuPrep MPS GPC25 离子色谱仪 1 套 Metrohm 861 型26 全自动定氮仪 1 套 Hanon K9860N27 全自动酶标仪 1 套 Bio-TekELX800 型28 洗板机 1 套 BIO-Te
38、k,Elx50 型29 凝胶成像系统 1 套 InGenius IG/LHR 型30 PCR 扩增仪 1 套 GeneAmp PCR System 970031 反射色度仪 1 套 SD-232 全自动脂肪测定仪 1 套 SOX41633 降落值测定仪 1 套 JJLF34 连续可调瓶口加样器 4 套 DispensetteIII35 单道微量可调移流器 4 套 Eppendorf36 自动指示旋光仪 1 台 WZZ-2B37 真空浓缩系统 1 台 Concentrator plus38 罗维朋比色计 1 台 WSL-239 容重仪 1 台 HGT-100A40 阿贝折光仪 1 台 WAY-2
39、W41 大气采样器 6 台 TH-150C42 二氧化碳测定仪 1 台 TES-13702043 EBC 浊度仪 1 台 SD-144 熔点测定仪 1 台 WRS-1A45 冷冻干燥机 1 台 FD-1A-5046 超声粉碎机 1 台 JY98-DN 型47 氮生物贮器 1 台 YDS-100B-8048 菌落计数器 1 台 YLN-30A49 均质机 1 台 M70050 震荡培养箱 2 台 HZQ-F160A51 台式超声波清洗器 2 台 KQ-500E52 超级恒温水浴 2 台 HH-50153 恒温震荡机 2 台 HZS-H54 生化培养箱 2 台 LRH-25055 厌氧培养箱 1
40、套 YQX-II56 超净工作台 1 台 SW-CJ-1FD57 全自动种子发芽箱 1 套 MGC-250P58 微波马福炉 1 套 上海新光59 生物显微镜 1 套 CX4160 高温炉 4 台 SX2-4-1061 电热鼓风干燥箱 1 台 DHG-9140A62 电热真空干燥箱 1 台 ZK-82B63 多功能粉碎机 1 台 DFY-80064 旋风磨 1 台 JXFM11065 高速离心机 1 台 CF16RXII66 超低温冰箱 1 台 HL38867 整体无菌室 1 套 苏州空气净化公司68 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及监控系统 1 套69 样品采集运输设备 1 套70 电子天平 1 台 60
41、g/0.01mg 美国丹佛71 电子天平 1 台 210g/0.1mg 美国丹佛2172 电子天平 1 台 1000g/0.01g 美国丹佛四、本项目常用的化学试剂在检测分析规模达到 12 万次项/年时,使用的常用化学试剂年用量见下表 5-3。表 5-3 常用化学试剂年用量一览表序号 试剂名称 数量(瓶) 单位 用途说明 危险化学品1 丙酮 400 500ml/瓶 样品提取 易燃液体2 乙醇 50 500ml/瓶 样品提取 易燃液体3 甲醇 HPCC 100 4L/瓶 样品提取 易燃液体4 正乙烷 200 500ml/瓶 样品提取5 乙腈 AR 1080 500ml/瓶/瓶样品提取 易燃液体乙
42、腈 HPLC 4L/瓶 100 500ml/瓶 样品提取6 乙酸乙酯 100 500ml/瓶 样品提取7 三氯乙烷 200 500ml/瓶 样品提取8 石油醚 200 500ml/瓶 样品提取 易燃液体9 硫酸 10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10 盐酸 30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11 硝酸 80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12 高氯酸 30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13 氢氧化钠 2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14 醋酸 30 500ml/瓶 样品消解15 氯化钾 20 500ml/瓶 样品消解16 硫酸亚铁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17
43、 碳酸氢钠 100 500ml/瓶 样品消解18 硫酸钾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19 磷酸二氢钾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20 氢氧化钾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21 甲醛 20 500ml/瓶 样品消解 有毒物质22 双氧水 200 500ml/瓶 样品消解23 硫酸镁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2224 碘化钾 20 500ml/瓶 样品消解25 氨水 50 500ml/瓶 样品消解 腐蚀品26 硫酸铜 10 500ml/瓶 样品消解27 氯化钙 50 500ml/瓶 样品消解28 硼酸 50 500ml/瓶 样品消解本项目使用的化学试剂没有一类污染物,今后如实验室
44、要增加化学试剂,需到当地环保部门登记备案。且本项目不设药剂库房,项目与昆明金诺科技有限公司及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所有药剂现用现取,由昆明金诺科技有限公司及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的专人将所需剂量药剂送至本站,供农产品检验检测使用。五、配套设施1供水(1)生活给水项目为多层办公建筑,最高楼层为 4 层。供水采用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校内供水管网直接供水方式,由校内供水管网上接入 DN80 给水管后供至各用水点及屋顶太阳能水箱。项目生活用水主要有办公用水、实验用水两个部分。经现场调查周边供水管网满足区内水量要求,可以就近取用,其余有部分未遇见水量。办公人员有 29 人,若本项目办公生活用
45、水以 50 L/人天计,则用水为 1.45m3/d、0.0377 万 t/a;实验室用水9.6m3/d、0.2496 万 t/a;上课研究生用水量为 36m3/a。全年用水量:0.2909 万 t/a。(2)热水给水本项目建筑采用太阳能联合热泵加热方式制备热水。2排水23项目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室内生活废水和粪便污水合流,排至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进入排水管网后进入校区污水管网。屋面和道路雨水经区内雨水管网汇集后直接排入校区雨水管网。排水量约 7.86m3/d。本建设项目无食堂、无住宿。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利用自然地形,经污水管道自流至西校区中水处理站处理后在校内回用。3供电从附已经建
46、成的 1 号配电所(本工程不含,配电所是双回路接入)引入一回 0.4kV电缆线路至本项目建筑内电气间。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为 EPS 应急电源装置。4通风系统拟建项目部分试验、检测房间有腐蚀性、挥发性气体排出。部分检测设备带局部通风柜,项目初步设计中预留了通风柜至屋面 PVC 排风管。在屋顶风机房设排风机。设 PVC 排风管接至需排风房间。同时根据工艺情况采用独立或集中排风方式排风。主要通风设备见表 5-4。表 5-4 主要通风空调设备表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l 恒温恒湿机组 Q 冷=6.3kW,Q 热=6.9kW,W=2kg/h 套 12 低噪音通风机柜 Q=4000m3/
47、h 套 25消防系统项目建筑属于多层办公建筑,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H,采用学校已有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供水,水源由校区消火栓管网分两个接口接至室内消火栓管网。根据建筑平面图,消火栓系统拟每层设置 5 套消火栓箱。消防系统管网上下均形成环状,环状管管径不小于 DN100。六、主要污染源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24建设项目施工期约 1 年,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的污染。(1)废气: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建筑工程等机械作业产生粉尘及NOx、CO 等燃油烟气,为无组织排放。只要加强管理,多洒水,采用防护网,可减少扬尘的影响。(2)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施工废水:主
48、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和设备、工具清洗废水,产生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工地设置临时沉淀池,少量施工废水不直接排放,应集中收集,设沉沙池,经过沉淀后,尽量回用于施工中。生活废水:因施工人员分期分批进入施工现场,本项目施工人数以每日有 80 人计,每人需供水 0.06m3/d,则每日用水 5m3/d,产生生活污水量约 4.8m3/d,主要污染物为COD、 SS、BOD 5 及动植物油等。施工期施工人员使用云南农业大学校内的厕所,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农大污水管网。(3)固体废弃物:弃土(石) 、废弃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是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建设项目由建筑工程公司承包建设,项目地基建设需外购土由承包
49、商自行外购运至建筑场地。建筑公司具备相关渣土准运证书。废弃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处置。按施工垃圾处理,将施工建筑垃圾及时清理运至指定的施工弃土场,做到合理处置。(4)噪声:施工期间由于使用开挖机、打桩机、电锯、电钻、吊车等施工机械,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其特点是突发性和间歇性。本项目建筑施工场主要噪声设备见表7-1。施工噪声源强为 90120 dB(A),将会影响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由于施工使用静压预制桩设备和商品混凝土、微磨打桩及隔声屏后,可以明显降低施工噪声,且打桩机仅在项目前期使用,使用时间短,产生和影响是短时阶段性的。(二)营运期污染工序建设项目营运期生产过程中,有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产生。1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实验废水。拟建项目的新鲜用水量 11.19 m3/d,产生的废水 7.86m3/d,该部分废水经化粪池沉淀收集后,可用于校区内试验田浇灌。水25量平衡见图 6。(1)实验室清洗废水:实验室使用自来水和纯水,自来水主要用来清洗实验室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