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西导游词.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945422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西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西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西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西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西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 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3.2%,河流和湖泊占 6.4%,耕地面积仅 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

2、、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地理位置优越 历史沿革悠久自然地理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 130 多公里。浙江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6 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 6500 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 20.3%,居中国第一。有面积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 3061 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

3、等名湖,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 15-18。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全国第 4 位。浙江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树种资源丰富。“活化石”银杏等 50 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 1900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 120 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 1/3。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中国第 1 位,萤石居中国第 2 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

4、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人口区划全省年末常住人口 4980 万人。除汉族外,约有 40 万人口分属 53 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畲族约 20 万,回族约 2 万。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就在浙江丽水市。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11 个省辖市,下设 36 个县、22 个县级市、32 个市辖区。历史沿革浙江历史悠久,早在 5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

5、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 年),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 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历时 150 年。明朝(1368-1644 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浙江人才辈出。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昇等都是杰出代表。20 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道、马寅

6、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文化艺术:古迹众多 自古闻名史前文化距今 1 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7000-8000 年前的跨湖桥遗址、6000-7000 年的河姆渡文化、6000 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和 4000-5000 年的良渚文化是浙江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的杰出代表。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陶埙、骨哨等。良渚文化以发达的黑陶制作和精美绝伦的玉器制作闻名,曾经存在世界上早期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大型营建工程及社会组织形态。上山文化、河姆渡文

7、化、良渚文化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博古迹浙江文物古迹众多。现有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等 5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杭州六和塔、岳飞墓,宁波保国寺、天一阁,绍兴古纤道、大禹陵,衢州南宗孔氏家庙,湖州飞英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1 处,居全国第 5 位。浙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早的省份。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140 余个。国有馆藏文物总数达79 万余件。浙江省博物馆的前身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始建于 1929 年,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现馆藏文物有 7.3 万余件。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

8、馆、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在中国众多的博物馆中具有鲜明特色。浙江的藏书之盛在中国自古闻名。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瑞安玉海楼等著名藏书楼在保存古代文献、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素负盛名。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 1561 年)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戏剧越剧是中国主要剧种之一。20 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员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改革开放以来,以“小百花”为代表的浙江越剧群体迅速崛起,创作演出了西厢记、五

9、女拜寿、陆游与唐琬、藏书之家等优秀剧目。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瓯、甬、姚、湖等多个剧种。书画图书浙江的书画艺术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出现王羲之、吴镇、赵孟兆页、吴昌硕等浙籍书画大家,现当代又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沙孟海等知名书画家。成立于 1928 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是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学校,现已成为美术人才辈出的摇篮之一。成立于 1904 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研究印学为主的学术团体和专业金石书画出版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绍兴兰亭因东晋(317-420 年)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作兰亭集序而

10、成为中国的“书法圣地”。浙江是中国兴办近代图书馆较早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 92 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浙江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藏书量为 516 余万册(件)。民间艺术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丰富多彩。以嘉兴秀洲、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国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品名录中,浙江省有 37 个项目 42 个保护单位列入,入选数居全国第一。经济发展:区域特色经

11、济发达 综合实力浙江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协调发展。2006 年浙江生产总值为 15649 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达 31684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3975 美元),增长 1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 2568 亿元和 1298 亿元。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产业结构目前,浙江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5.9:53.9:40.2。全省产业结构以轻型工业为主,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轻纺、机械、电子、食品、皮革、纺织、工艺品、服装等行业在国内甚至国外市场有较强的的竞争优势。2006 年,浙江实现工业增加值为

12、7538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655 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 97.9%,为 199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浙江中小企业数量多。拥有各类中小企业 30 多万家,占总企业数的 99%。全国 500 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中,浙江占 21%,成为拥有成长型中小企业最多的省份。全省还有一批产品市场覆盖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优势企业,如娃哈哈集团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浙江纳爱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所有制结构浙江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高。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在化学、冶金等资本密集

13、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及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有较大比重,国有企业还通过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扩散,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截止 2006 年底,全省私营企业约 41 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 1540 家。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 500 强中,浙江入围202 家。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50 强,浙江占 19 席。区域特色经济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全省区域性块状经济涉及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 多个工业行业和 30 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

14、值的 49%。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和大唐袜业、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集聚化发展带动块状经济的提升。民营经济通过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有效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据调查,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 500 多个,其中 50 多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0%以上。专业市场浙江有“市场大省”之称。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多、规模大、综合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商品交易范围基本覆盖生活、生产资料的所有领域,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生产资料市场为后续,其他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商品交易网络。2006 年全

15、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 4064 个。全年商品市场成交额 8247亿元,已连续 16 年居全国榜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2006 年成交额分别达 315 亿元、301.1 亿元,在同类市场中均居全国第一。浙江人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浙江商城”、“温州街”和其他市场,在境外也创办了一批市场。 自 然 地 理 浙 江 省 地 处 中 国 东 南 沿 海 、 长 江 三 角 洲 南 翼 , 东 北 与 中 国 最 大 的 城 市 上 海 为 邻 , 省 会 杭州 市 与 上 海 市 两 地 高 速 公 路 距 离 为 130 多 公 里 。 浙 江 省 陆 域

16、 面 积 10.18 万 平 方 公 里 , 海 域 面 积 26 万 平 方 公 里 。 大 陆 海 岸 线 和 海 岛岸 线 长 达 6500 公 里 , 占 全 国 海 岸 线 总 长 的 20.3%, 居 中 国 第 一 。 有 面 积 500 平 方 米以 上 岛 屿 3061 个 , 是 中 国 岛 屿 最 多 的 一 个 省 份 。 浙 江 有 雁 荡 山 、 普 陀 山 、 雪 窦 山 、 天 目 山 、 天 台 山 等 名 山 , 有 杭 州 西 湖 、 绍 兴 东 湖 、 嘉兴 南 湖 等 名 湖 , 有 中 国 最 大 的 人 工 湖 杭 州 千 岛 湖 , 有 钱 塘

17、江 、 楠 溪 江 等 名 江 。 京 杭大 运 河 穿 越 浙 江 北 部 , 在 杭 州 与 钱 塘 江 汇 合 。 浙 江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 四 季 分 明 , 光 照 充 足 , 降 水 充 沛 。 年 平 均 气 温 15 18 。 1 月 、 7 月 分 别 为 全 年 气 温 最 低 和 最 高 的 月 份 , 5 月 、 6 月 为 集 中 降 雨 期 。 按 单 位 面 积 计 算 , 浙 江 水 资 源 量 居 全 国 第 4 位 。 经 济 林 、 竹 林 资 源 丰 富 , 毛 竹 产 量居 全 国 前 列 。 名 优 特 产 多 。 茶 、 桑 、

18、柑 橘 等 中 外 著 名 , 山 核 桃 、 香 榧 等 干 果 占 全 国 产 量 的 70%以 上 。 树 种 资 源 丰 富 , 素 有 中 国 “东 南 植 物 宝 库 ”之 称 , “活 化 石 ”银 杏 等 50 多 种野 生 植 物 列 入 国 家 珍 稀 保 护 名 录 。 已 知 野 生 动 物 1900 种 , 其 中 列 入 国 家 重 点 保 护 野 生动 物 名 录 的 有 120 多 种 , 占 全 国 野 生 保 护 动 物 的 1/3。 浙 江 矿 产 以 非 金 属 矿 产 为 主 。 在探 明 储 量 的 矿 产 中 , 石 煤 、 明 矾 石 、 叶 蜡

19、 石 、 水 泥 用 凝 灰 岩 、 建 筑 用 凝 灰 岩 居 中 国 第 1 位 , 萤石 居 中 国 第 2 位 。 大 陆 架 蕴 藏 着 丰 富 的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资 源 , 开 发 前 景 良 好 。 浙 江 海 域 渔 业 资源 丰 富 , 舟 山 群 岛 是 中 国 最 大 的 海 洋 渔 业 基 地 。 人 口 区 划 全 省 总 人 口 4679 万 人 。 除 汉 族 外 , 约 40 万 人 口 分 属 53 个 少 数 民 族 成 分 , 其 中 畲族 约 20 万 , 回 族 约 2 万 。 全 国 惟 一 的 畲 族 自 治 县 景 宁 畲 族 自 治

20、县 就 在 浙 江 丽 水 市 。浙 江 行 政 区 划 分 为 杭 州 、 宁 波 、 温 州 、 嘉 兴 、 湖 州 、 绍 兴 、 台 州 、 金 华 、 衢 州 、 丽 水 、舟 山 11 个 省 辖 市 , 下 设 36 个 县 、 22 个 县 级 市 、 32 个 市 辖 区 。 历 史 沿 革 浙 江 历 史 悠 久 , 早 在 5 万 年 前 的 旧 石 器 时 代 , 就 有 原 始 人 类 “建 德 人 ”在 今 天 的浙 江 西 部 山 区 一 带 活 动 。 进 入 新 石 器 时 代 , 浙 江 境 内 人 类 活 动 的 范 围 已 相 当 广 泛 。 全 省 境

21、 内已 发 现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遗 址 达 百 处 以 上 。 三 国 时 期 ( 220 280 年 ) , 浙 江 有 省 的 建 制 。唐 肃 宗 乾 元 元 年 ( 758 年 ) , 浙 江 作 为 一 个 省 级 行 政 区 的 雏 形 成 形 。 南 宋 王 朝( 1127 1279 年 ) 建 都 临 安 ( 今 杭 州 ) , 历 时 150 年 。 明 朝 ( 1368 1644 年 ) , 浙江 省 名 正 式 出 现 。 历 史 上 , 浙 江 经 济 较 为 发 达 。 丝 绸 、 制 瓷 、 造 纸 、 印 刷 和 造 船 业 等 居 当 时 中 国 领 先

22、 地 位 。浙 江 人 才 辈 出 。 思 想 家 王 充 、 王 阳 明 、 黄 宗 羲 、 龚 自 珍 , 诗 人 贺 知 章 、 骆 宾 王 、 孟 郊 、陆 游 , 科 学 家 沈 括 , 戏 剧 家 李 渔 、 洪 升 等 都 是 杰 出 代 表 。 20 世 纪 , 中 国 文 学 巨 匠 鲁 迅 、茅 盾 , 教 育 家 蔡 元 培 , 著 名 科 学 家 茅 以 升 、 竺 可 桢 、 钱 学 森 、 陈 省 身 , 以 及 李 叔 同 、 王 国 维 、夏 衍 、 艾 青 、 徐 志 摩 、 陈 望 道 、 马 寅 初 、 金 庸 等 一 批 名 人 均 为 浙 江 人 。

23、杭 州 概 况 地 理 位 置 杭 州 地 处 长 江 三 角 洲 南 翼 , 杭 州 湾 西 端 , 钱 塘 江 下 游 , 京 杭 大 运 河 南 端 , 是 长 江 三 角 洲重 要 中 心 城 市 和 中 国 东 南 部 交 通 枢 纽 。 杭 州 市 区 中 心 地 理 坐 标 为 北 纬 3016、 东 经12012。 杭 州 西 北 部 和 西 南 部 系 浙 西 中 山 丘 陵 区 ; 东 北 部 和 东 南 部 属 浙 北 平 原 , 河 网 密 布 ,是 著 名 的 鱼 米 之 乡 的 一 部 分 。 全 市 丘 陵 山 地 占 总 面 积 的 65.6 , 平 原 占 2

24、6.4 , 江 、河 、 湖 、 荡 、 水 库 占 8%。 杭 州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性 气 候 , 四 季 分 明 , 温 和 湿 润 , 光 照 充 足 , 雨 量 充 沛 。 年 平 均 气 温16.2 , 夏 季 平 均 气 温 28.6 , 冬 季 平 均 气 温 3.8 。 无 霜 期 230 260 天 。 年 平 均降 雨 量 1435 毫 米 , 平 均 相 对 湿 度 为 76%。 杭 州 有 着 江 、 河 、 湖 、 山 交 融 的 自 然 环 境 。 市 内 有 钱 塘 江 、 东 苕 溪 、 京 杭 大 运 河 、 萧 绍运 河 和 上 塘 河 等 江 河

25、。 钱 塘 江 水 系 包 括 新 安 江 、 富 春 江 。 新 安 江 水 库 是 中 国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最大 的 水 库 , 库 区 面 积 570 多 平 方 公 里 , 蓄 水 量 达 178 亿 立 方 米 , 库 区 内 有 大 小 岛 屿1078 个 , 故 又 称 “千 岛 湖 “。 杭 州 市 中 心 的 西 湖 , 南 北 长 3.3 公 里 , 东 西 宽 2.8 公 里 ,水 面 面 积 5.66 平 方 公 里 。 西 湖 与 钱 塘 江 沟 通 后 , 每 天 引 入 钱 塘 江 水 约 30 万 立 方 米 。市 西 南 部 的 主 要 山 脉 为 天

26、 目 山 、 白 际 山 、 千 里 岗 山 , 东 南 部 为 龙 门 山 。 临 安 市 西 部 与 安 徽 省交 界 的 清 凉 峰 。 杭 州 历 史 杭 州 历 史 悠 久 , 自 秦 时 设 县 治 以 来 , 已 有 2200 多 年 历 史 。 杭 州 是 华 夏 文 明 的 发 祥地 之 一 。 早 在 4700 多 年 前 , 就 有 人 类 在 此 繁 衍 生 息 , 并 产 生 了 被 称 为 文 明 曙 光 的 良 渚 文 化 。杭 州 曾 是 五 代 吴 越 国 和 南 宋 王 朝 两 代 建 都 地 , 是 我 国 七 大 古 都 之 一 。 杭 州 古 称 钱

27、唐 。 隋 朝 开 皇 九 年 (589 年 )废 钱 唐 郡 , 置 杭 州 , 杭 州 之 名 首 次 在 历 史 上出 现 。 南 宋 建 炎 三 年 ( 1129 年 ) , 高 宗 南 渡 至 杭 州 , 升 杭 州 为 临 安 府 。 绍 兴 八 年( 1138 年 ) 南 宋 正 式 定 都 临 安 , 历 时 140 余 年 。 民 国 元 年 ( 1912 年 ) 以 原 钱 塘 、 仁 和县 地 并 置 杭 县 。 民 国 十 六 年 ( 1927 年 ) , 析 出 杭 县 城 区 设 杭 州 市 , 杭 州 置 市 始 此 。1949 年 5 月 3 日 杭 州 解 放

28、 , 从 此 揭 开 了 杭 州 发 展 新 的 历 史 篇 章 。 浙西大龙湾风景区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我姓 x,大家叫我小 x。今天有缘和大家一起畅游浙西大龙湾,感到不胜荣幸!浙西大龙湾风景区位于杭州西郊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岗镇境内,属黄山余脉,景区纵深 30 公里,先期开发 4 公里。距临安市中心 60 公里,杭徽高速龙岗出口 6 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在我们这景区口的龙井峡那儿,我们公司于 2010 年建起了一个浪漫、激情、奔放的龙井峡漂流。这是我们浙西最佳的漂流去处,等游完这景区后,我想大家一定要去那个漂流过把瘾。我们这个景区以雄峰奇石、飞瀑碧潭、秀涧幽谷、古树茂林、

29、珍禽异兽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人文景观面世,以奇石最大最多为一“最”,泉瀑品高质优为一“奇”,涧谷葱幽险峻为一“秀”,岩滩广平洁净为一“绝”而冠于临安旅游界。近几年来,浙西大龙湾景区被旅游界誉称为“浙西山水的压轴之作”。景区内风光四季各异、丰富多彩、移步换景,让人目不暇接。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有千年古刹龙井寺遗址、抗日时期的英国人度假村,文化大革命时期神秘的“7120”地下指挥部,九十年代修筑的水力发电站,可见此处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先请大家来看看眼前的这条食街。食街总长 118 米,共有特色店铺 12 家。其中有临安闻名的昌化豆腐干,(采用十八道传统工序,十余种佐料制作,吃起来特别有

30、味。如果有团友想在你出开这种店,可来此处拜师学艺,销路肯定好)。还有著名的临安小核桃,价廉物美。大家在食街还可以品尝和购买许许多多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绿色菜肴和山货一饱口福。浙西大龙湾共分五个景区,即“镜湖观鱼”、“雄石奇瀑”、“林中探密”、“峡谷探险”、“天滩绝景”。浙西大龙湾风景区是我市资源最优,开发最迟的原生态旅游区。大家看到入山的公路只有 6 公里,真是闺阁藏娇,没有慧眼难识宝,今天大家来了,肯定不虚此行。仙人桥,仙人顶: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便是仙人桥,大家再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上看,山顶那块擎天巨石便是仙人顶,传说中的三仙女便是从南天门下了仙人顶,再经过仙人桥,进入大

31、龙湾景区的。所以,仙人顶是通天上人间的必经之道。你们说,我们凡人不凭借任何工具,能不能上仙人顶?对,能上!因为北侧,巨大的仙人顶有一条石沟,顺着石沟往上爬,便可登上仙人顶,当一回“仙人”。仙人顶分南北两个平台,站在台上,手机信号全通,要是在云雾天,站在四面悬空的仙人顶上,山风吹动着云雾,呼啸而来,飘然而去,活象腾云驾雾一般。云雾开处,俯观人间,看见停车坪上的旅游车只有米粒那么大。难怪抗日战争时期,英国人经常攀登仙人顶,享受神仙的感觉。今天时间有限,不能带大家去了,以后有机会住在这里,天气合适一定带大家上一上仙人顶,摸一摸南天门,当一当“神仙”,不过有心脏病的朋友不要勉强。接下来大家随我去看镜湖

32、观鱼。镜湖观鱼:这是“镜湖观鱼”景点,本是为建龙潭电站而修建的一个水库。水库建于 1996 年 8 月,主要是当地村民为发展山区经济而建造的。水库总库容 5 万立方米,为发电所用的水道通过藏在山里的隧道,冲下 200 余米高的压力钢管,进入水轮机而发电。每年还可产生 200 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呢!所以沿途难以见到渠道,到库口才露面。水库“面如碧镜照青山,腹如浩湖养肥鱼”,所以,有人称它为“镜湖”。湖中水生动物都是平常难以见到的珍品,如这里的野生石斑鱼,红肚黑背,肉细味美,过口难忘,这里的山鳗是风味特别,一家烧鳗,全村飘香,个个流涎;更有趣的是大头山乌龟,嘴巴像鹰嘴,别看肉不多,却是滋补佳品,人参

33、百物,难以相比:“喝了山龟汤,轻松翻高山”,遗憾的是,由于人为过度捕捉,剩下的暂时只好用来繁殖,不过你放心,只要有耐心,总有机会让你一饱“石斑山鳗乌龟汤”的口福的。镜湖大坝高 26 米,长 25 米,每逢泄洪时,喷珠溅玉,瀑帘气势非凡,也是一种美景。大家请看,这岩上刻着“仙境”两个字,这和镜湖桥那端的“咫尺天涯”都是文人墨客看了以后的赞叹,可见这里进去的第二景区雄石奇瀑之美。请大家往前来,随我过桥。鰲鱼出山(第二景区):团友们,走上这座皖式的龙吟桥,休息一下。你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奇景?都对!大家有没有听到一种沉闷的潺潺声?那便是随着面前两道瀑布发生的龙吟声。当然也就是这座桥名的来历了。又像

34、刚才有的团友说,看到面前现出两块巨石,挡在山涧里,右侧那块鱼形巨石,便是鳌鱼化成的。你见过鰲鱼么?鰲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巨型动物。据传说,我们的地球是由它扛着的。地球都能扛,你说它大不大!涧中的那块巨石便是它吐出的“翠云珠”。这样的巨石谁撼得动?所以大家这里走路要小心,别碰着头。现在大家估计一下,鳌鱼石有多大、多重?这块巨石长 50 余米,高宽 15-18 米,悬空跨谷 10 余米,专家估算重量超万吨;可谓壮观的了,看了这块巨石的人,再去看别的旅游区的“巨石”,便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了。胆子大的游客,还可以爬在鳌鱼背部,站在背鳍上拍“好汉照”。这个景区奇石之多

35、、奇石之大在浙西首屈一指。鸳鸯门:这对石鸳鸯组成了这道鸳鸯门。大家都知道鸳鸯重感情,在天比翼飞,下池并肩行。凡能手拉手穿过鸳鸯门的人,情同鸳鸯不离分。神女戏水滩;当年三仙女下凡以后,每一个下水戏耍的地方便是这里,她们看到这里白浪打转,鱼儿追逐,石洁如洗,呼着泉水欢歌,不由得浑身痒痒起来,反正此处安静,三妹带头,脱下云裳,下水戏耍,她们打水仗、冲白浪,忘乎所以,累了,三姐妹往那块石沙发上一躺,晒起太阳来。三姐妹一脱衣不要紧,可忙坏了周围有灵气的生物,那娇美的面容,半透明的肌肤,优美的曲线,直逗得它们口水直流,你们看,边上那棵树也歪成了那样。你别笑,那时要是你在场,这么幽静的地方,那么美丽的姑娘,

36、那样迷人的胴体,谁敢保证你不会有“想法”呢?三女瀑:这里便是“三女瀑”。那“三女瀑”是三仙女修筑的,这观瀑亭当然是便于观瀑人工修建的,大家先休息一下,以前观瀑,远了看不清楚,从那边山谷里去看,晴天还好,要是雨天,才一露脸,滔天白浪会打你个半身湿。不过拍照除了这里,还有二处是较理想的,一处你站在瀑布顶石上,从这面拍过去,另一处是大家都下去拍,也是比较理想的。百年紫藤:团友们,我手指的这根古藤是什么藤?对,是紫藤。它已生长上百年的历史了,每当春暖花开便挂满了成百上千串紫藤花,玲琅满目,既美丽又可爱。紫藤花又是一种鲜美可口的菜肴。坐在花阴下,品着山泉水,听着鸟儿鸣,是一种多美的享受!龙潭题词:对面山

37、崖上“龙潭”两字,是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所题。是啊!谢晋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题词?那是 2001 年,他拍“女足九号”电影,听说浙西大龙湾景色优美,特意赶到这里,看了以后赞不绝口,奋笔题下“龙潭”两字。请团友们小心,不要掉下观瀑台。这个龙潭,三面围崖,崖高 20 余米,潭形如圆桶,直径约 16、7 米,面积达 200 余平方,瀑布流量很大,终年不竭,落差 21 米,灵气冲天。从古至今,总有不少巨石落下天潭,却全都停不住,填不满,深潭还是深潭,无色的山泉到了潭里,成了墨绿色的,更增添了龙潭的神秘,也有传说,此潭是大禹治水时令神龟所掏,直通东海,用以泄洪,至今二十余吨的大禹船还停在上方十余里的山沟中。如果

38、团友们中有兴趣会潜水,可由我们工作人员陪同,下去探个究竟。这么好的地方,难怪谁见谁爱,神仙都要来安居。(大家拍照的时候,可以到观瀑台上拍。如果到潭口岛上拍,可要小心)。游完第二段“雄石奇瀑”景区,大家继续向前,这是大龙湾景区的第二步道。走的时候手扶拦杆,眼看滚滚而来的瀑布,想着你需要的东西像这股瀑布一样涌来,回去后保您心想事成。这景区外面的那个村就叫龙井村,村名的来历就出于此潭,古时候这潭叫“龙井,昌化县志上有记载:“井上有龙湫,湫从渠中泻下”,这就是石渠,险不险啊!好,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了龙潭的二个名字(龙潭、龙井)收获不小喽!林中探秘:从这里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景区,林中探秘。团友们,浙

39、西大龙湾是名副其实的原始生态景区,植被十分丰富,光种子植物有 150 余科,1500 余种,木本植物 600 余种,珍稀药材遍布山野。如此狭小的范围内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实为一处难得的植物基因库。林中有梅花鹿、黑鹿、金钱豹、白鹇、竹鸡、相思鸟、蝾螈、树蛙、山乌龟、蝮蛇、蕲蛇、灵芝草,这里的竹林更是丰富多彩,光毛竹有千余亩,石笋等野菜竹十来种,春天在山上拗笋的人你呼我喊,倒也热闹,秋天野果累累,猕猴桃、苏朴、金栗子,任你采摘不要钱,有句俗话说:“八月上山,胜如做官”,便是这儿的真实写照。飞天瀑:对面山上看过来,如玉带悬空,十分壮观。林间有种草药,叫“飞天蜈蚣”,是平肝明目,清热利尿,止血止咳的

40、良药。前面就是龙王庙,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爷,据说蛮灵验的。最往前便高空溜索,等我们返回的时候,大家也可去试试,尝尝惊险又刺激的滋味。毛山人家:在旅游中,搞搞野饮,那是十分惬意的事。这里的烧烤几乎全是山货,大家莫失良机,一边品尝一边欣赏。对面万山丛中,海拔七百余米的高山叫毛山,还有一户人家,此地全年不少时间白云缭绕,空气洁净,负离子十分丰富,这里种出的蔬菜,营养十分丰富。毛山人家旁边,还有一块千余亩的香榧林,小的也要两三人合抱,这里还有高四、五十米的金钱松。瑶池和天河泻玉:这里开始是峡谷探险区,要是没栈道的话,谁能平安通过这片区域?以前许多探险者到这里都只能望崖兴叹,绕道迂徊,你看峻峭的山崖,光溜

41、溜锅子形的河床,使人难以立脚。怪就怪在这里,坚硬的岩石上,不知那路神仙雕刻了三个石坎,泉水这边进,那边出,始终保持池水洁净,这在其他景区是难以找到的。瑶池比较宽畅,池水也较深,上有龙须壁、草药山,下有吹风潭、消炎较好。旁边的瀑叫“天河泻玉”,别看水浅,人却走不过去,因为脚一踏上去。急流便顺看脚杆往上爬,直冲头顶。这里便是第二瑶池,水深 1 米多,虽小一些,却够二、三个人沐浴。水势打转,不断按摩身子,池底卵石,可刺激脚底神经,使血脉贯通。天滩绝景:各位团友,这里便是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天滩绝景。全长千米,滩测和滩底全是石壁,光溜溜的,活象神雕鬼劈的长渠,夏天泉水从石面上擦过,激起层层细浪,冬日,

42、坚冰复盖,晶莹剔透,如九天银河,壮观无比。天河浴场:滩边的这块巨石,叫“大禹船”,石下是天河浴场,老少皆宜,浴后往滩上一躺,晒晒太阳,真是神仙样的享受。这就是天滩绝景,上面石壁上刻着:“到了天滩,此行无憾”,八个大字,大家可以去登台留影,这里的山泉无任何污染,大家可以带点天然矿泉水回去喝喝。结束语:团友们,今天我们旅游的还仅是一部分,如进村口时的左侧,便是一个林彪的“七一二 0”地下工程,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搞政变派人开的地下指挥部,洞内可通汽车,还有许多军事指挥功能没搞成便垮台了,等一下出去可以看一下。大龙湾往里景色更佳,直至天河源头还有怪树林,百亩大草坪,航空旅游也可以。可惜时间有限,很

43、抱歉。今天游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配合!现在请随我返回。美好的春日,蒙蒙的细雨,如诗的江南,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临安山中,穿越山脉的徽杭高速,将我们带到了一个迷人的地方浙西大龙湾。 这里原来名叫浙西天滩,位于杭州临安市龙岗镇,浙皖接壤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属黄山余脉,钱塘水系,紧邻浙西大峡谷,是杭徽旅游线上一个新的旅游景区。景区纵深 30 公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森林覆盖率达 95%,有奇石侧立如猛兽奇鬼,有天下罕见的千米天滩,有飞瀑如帘、莫测神潭、珍禽异兽,更有千年古刹遗址、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国人度假村、偷天谜穴未解之谜、悠悠徽商古桥和悬崖吊脚楼,可以说景点众多,景色怡人。我们到达的正是

44、春天的雨后,万物如洗净了尘颜,那么素美,那么宁静。正巧周一,只有我们一个团队,大家在古色古香的门楼前照了张合影便出发开始了登山之旅,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两边的山色青翠,之间水流淙淙,我们沿溪水边拾阶而上,一路是开心与舒适,这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是那么清新而欢乐!上来没多久便看到一汪池水,这里是一个不大的水坝,但是,水质清纯,周边绿树环绕,上面还有溪水在不断顺流而下,池水在春风里摇曳着、波动着。走过蜿蜒的人工石阶,突然在树丛里看见一座木廊飞架在两山之间,而后面正是飞流直下的人字瀑,大家竞相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倩影。抬头便是鳌鱼吐翠,一块几百吨的大山石突兀而出,仿佛张大嘴巴的鳌鱼,而其嘴口恰巧在人字

45、瀑之前,正好像是鳌鱼吐出一般,有人还在鳌鱼嘴巴里来了个千斤顶的姿势,很有特色。继续拾阶而上,只见山高而青翠,水清而湍急,空气清新而舒心,一边的山崖上还有小股山水不断沿着石缝飞流直下,也是很有意境的。一座仿古亭子突兀在山崖边,我们进入后往前一看,只见三股飞流冲出巨石缝,陡然直下,名曰“三女瀑 ”,不是很宽阔,纤细却陡急,故曰 “三女”,雨后更使得水流湍急,大家兴奋不已,争相在此留影,下面池中的水更是清澈见底。爬上“三女瀑”,只见周边山石环绕,树林密布,环境极其幽雅,许多年轻人还急着往上去看“瑶池”,我陪着两位老人只能先下山了,我们慢慢漫步在山径中,只觉得如此轻巧而幽雅娴静。鸟儿在树枝上欢鸣,在山

46、谷里静静的回荡着,春风吹拂着两山的树枝,仿佛进入的不是景点,而是人间仙境一般。山下门口,还开了两家小店,卖的就是山货和竹笋,此时的竹笋大而嫩,大家又尽兴购买了一番。抬头看着山谷的周围,绿树丛中,还有紫色的野花在山中摇曳着,天又开始下点濛濛细雨了,但洗净铅华的山色是越来越美了,希望您有空,也来这里欣赏一番,必定让您摆脱尘世间的烦恼,如身临仙境般的享受啊!杭州西湖导游词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

47、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 3.2 公里,东西宽约 2.8 公里,绕湖一周近 15 公里。面积约 5.68 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 6.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1.55 米,最深处在 2.8 米左右,最浅处不足 1 米,蓄水量在 850 万到 870 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 5 个部分。西湖处处

48、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 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 60 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 40 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 30 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 年 11 月 8 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

49、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 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 12000 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4 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 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