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第一章 前言一、世界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及其规划态势区域空间的演化是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而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全球范围的延伸、后工业化经济组织关系的巨大变革,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主体趋势。为了能在这个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强化不同尺度内的区域联合以形成具备更大竞争力的全球区域,成为政治权力机构与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其成员单位大多已超出城市的范畴,经济、
2、空间协调组织尺度也已扩大到国家间层次。区域内各个城镇将通过产业的协调分工、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密度基础设施的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区域整体。因此可以说,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空间规划已不再是仅仅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更具有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等内容,即空间规划更多地具有了空间政策的内涵,成为一种参与全球性竞争的战略手段。城镇是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积聚、运动的中心。城镇体系是区域空间的基础支撑和演化的动力载体,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的运作特征与整体情况。城镇体系规划越来越成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双向共同需求。从自上而下的角度看,城镇体系规划是一
3、种以空间资源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制定“空间准入”规则、实施“空间管制” )的地域空间规划。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空间管制如同法规、税收等一样,是政府握有为数不多而行之有效的调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环境中,城镇体系规划既要把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改造意图综合反映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也要通过规划对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及意图提出建议、补充和调控;从自下而上的角度看,城镇体系规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制定一种区域有序竞争、长远发展的“游戏规则” ,或者说是达成一种区域发展的契约,因而通过城镇体系规划达成共识的过程往往比规划成果来得更为重要。二、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背景1、苏州地处我
4、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以上海为中心,是我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化首先接驳的地区,有望成为 21 世纪具备强烈竞争力的“全球区域” 。2、苏州所处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但由于政治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体制不整合,造成了许多不可持续的发展现象:近域恶性竞争、缺乏协作、竞争力内耗、资源2环境趋紧、城市化缓慢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进行整体的协调,研究增强区域发展潜力与竞争力的战略。3、苏州目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刻,经济发展模式、城市化模式、资源利用模式等都需要重新审视。江苏省将苏州列为全省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提出将其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目标。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构建
5、一个可以支撑未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框架。4、苏州特殊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区位背景需要一个崭新的城镇体系规划思维,体现广域化、动态化、网络化、开敞化、城乡一体化、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等等特征。规划中要强化研究,制定应对的战略与措施。第二章 苏州市域经济发展战略一、苏州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1、长江三角洲地区层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历来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长江三角洲的整体经济发展尚处于快速扩张期,再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从国际方面考虑,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走向全球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二十一世纪世界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核亚太经济圈。长江三角洲正处在亚太经济圈与东亚经济板块的交汇处,因此
6、,该地区将成为最引人瞩目的经济生长点与支撑点。而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中最具增长潜力与发展前景的地域(面积 8488 平方公里,人口 575 万) 。2、苏锡常地区层面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北翼,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南翼的杭嘉湖地区,同时,都市连绵区的发育程度也优于南翼,而苏州是苏锡常地区的首位增长地域。但三大都市之间功能与空间整合还未形成,只是在形态上形成连绵的区域。因此,加强城市间职能分工,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建立一个有序的网络系统,成为苏锡常地区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问题。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1、综合经济发展状况1999 年,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 1358.43 亿
7、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 12.1%,人均GDP2.36 万元, 总量居全省第 1 位(处于总量第二位的南京为 899.42 亿元), 居全国第 7 位,人均居全省第 1 位(处于人均量第一位的无锡为 2.63 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达 3018.82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 2924 亿元(总量居全省第 1 位,第二位无锡为 2492 亿元) ,农业总产值为 94.82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506.22 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 6.5:56.2:37.3。财政收入 109.38 亿元(总量居全省第 2 位,全国第 10 位) 。进出口总额 125.5 亿美元,居全省第 1位。近十年来苏州
8、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1999 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是经济增长质3量有了明显改善。2、农业苏州历史上即为我国的农业发达地区。改革开发以来,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包括物质和劳力)的不断投入,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结构调整处于初始阶段,结构仍较单一,档次不高;生产方式粗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上还有较大的距离;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相对过剩;农业服务相当落后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长期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为国家积累了发展工业的大量资金,但导致农业发展乏力;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低,
9、农民的商品意识不强,接受竞争的能力不强;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受宏观环境影响和自身固有弱点的制约,困难重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成为转换农业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即将加入 WTO,国外的农产品将进一步打入我国市场,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苏州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工业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苏州地区的工业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形成了以农村改革开放为起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的内源型经济,工业规模普遍较小,以传统支柱产业为主。这个阶段的发展
10、模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苏州经济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创造了物质条件;(2)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出口引进扩大出口”为基本特征的外向型经济,苏州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乡镇企业带动转向外向型经济带动。大批产品打向国际市场,引进外资初露锋芒,为苏州经济走向全方位开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形成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以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为旗帜的全方位推进的开放型经济。 “一体两翼,四沿展开”的新的战略构想已经基本成熟并付诸实施,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载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起来,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在苏州产业中的份额加大。同时,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
11、也有了新的转化、发展。苏州的农村工业在推进苏州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1997 年后,乡镇企业经历了产权分开的改制后,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实际已不复存在。改制以后,民营乡镇企业如何在苏州地区以及更大的区域、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如何与苏州基本形成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相整合,是它们面临的严峻问题。1992 年后,苏州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起来后,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城区工业结构的升级,还大大地增强了城区工业的辐射力度。目前,开发区已全面进入产出期、收获期,并促进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载体,广大农村为腹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苏州经济新格局。1992 年以来,外资已成为推动苏州
12、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外资对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贡献最大(最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行业) 。苏州外贸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名列全省第一位,而4外资企业中又以独资经营的比例最大。1999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174.40 亿元,实有外商投资企业 6881 家,多数已进入获利回报期。1999 年按苏州全市工业生产总值排名,占前五位的分别是纺织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目前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较低的是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各占半壁江山;这说明苏
13、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潜力还很大,需努力再创人才、产业、环境三大优势。同时,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改革给苏州市的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大。除了引进高技术含量的大项目,苏州也注重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目前苏州已经形成 20 多个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基地和 15 个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全市一大批优势企业与 156 个部省属科研院所、高校形成了 100 多个相对稳定的产学研联合体。先后创办起 1 个国际企业孵化器、2 个留学生创业园、3 个科技创新中心、4 个博士后流动站,还建立了 27 个省、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工业发展的
14、另一个特征是企业集团化。1992 年,苏州拥有大型企业 27 家,工业总产值为565407 万元,占全部总产值的 4.5%;而 1999 年大型企业近 70 家,工业总产值大 300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10.3%。从工业门类的空间分布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主要分布在六县市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五个国家级和十二个省级开发区中。目前,全球 500 强中已有 72 家跨国企业落户苏州,60%的外资集中在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区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快、辐射强,发挥了巨大作用。4、第三产业(1)旅游业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苏州旅游业经历了从“外事接待
15、型”向“经济创汇型”的发展过程,已经是中国的“旅游强市” 。1999 年旅游总收入达到 109 亿元,其中外汇收入 1.7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8.5%和 31.4%。接待海外游客 62 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 1300 万人次。苏州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且正处于向质态提升的发展关键时期,由政府主导的大旅游格局处在加速整合形成之中。苏州及所辖六县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苏州市、县两级实施城乡联动, “大旅游一盘棋”的新局面逐步形成。大旅游格局使苏州的旅游逐步走上了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在政府主导下,各部门形成合力, “国资、外资、民资”一起上。苏州旅游业已经开始摆脱单一观光旅游的圈子,成为
16、一门综合性产业。 苏州旅游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旅客逗留时间短、旅游环境偏紧、景点未有机结合、老面孔而缺乏开拓、档次低,质量品种不适应现代需求等,此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和体制的制约,目前仍然存在区域内部旅游过分竞争而缺乏区域整体协作。(2)其他的第三产业由于受到上海“大都市圈发展阴影区”效应的影响,苏州市普通的商业服务业发展并不繁荣。而由于环境优势、绝对的价格优势和临近上海的空间区位优势,苏州的房地产业无论5是面向地区内部市场还是区外的上海市场,都是非常繁荣的。近年来,苏州利用毗邻上海和外资大企业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信息咨询业,苏州信息咨询业在省内综合优势仅次于南京。三、苏
17、州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必要性1、苏州经济已处于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时期市场经济严格的讲是需求拉动型的经济,我国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调整时期。苏州在全国或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已经先行一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整体而言地区的经济发展层次还不高,如:传统农业如何改造?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何在未来国际、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据优势(如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如何真正发展高新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在新的一轮国内经济发展中形成长远而绝对的竞争优势?等等这些都为苏州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现实的课题。2、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苏州提高国际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者的世界经济结构
18、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日益扩大,投资和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各国经济联系更趋紧密,相互依存程度加深。我国即将加入 WTO,一方面,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空间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将会更为激烈。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市场环境和技术创新方面对国内工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要求我国工业发展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变简单地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竞争的状况,和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处于简单组装加工层次的地位。这一点在苏州目前发展中是值得特别重视的。随着全球劳动地域分工的进一步变化,如果苏州不能及时实现产业发展战略新的提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将面临下降的威胁。3
19、、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苏州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科技革命的继续深入推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将更趋临近。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将主要从传统的资源和价格竞争转向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将成为竞争的基础,工业结构中的科技含量及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将决定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苏州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的二元格局,但是无论是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面临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苏州在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阶段,其中前两次乡镇企业的发展靠的是要素拉动,只要有劳动力、有原材料就能发展。第三个阶段外资的大发展,靠的是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招商引资。而现在已处
20、于投资向创新拉动转变阶段,资本必须仰仗技术“加温”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4、区域竞争与协作要求苏州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为了能在这个全球竞争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强化区域内的联合就自然成为政治权力机构与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而在苏州这样的地区和周边地区中,实现区域协作的一个6基本战略就是进行“错位发展” ,在与上海、无锡、常州的竞争协作中,苏州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四、苏州的发展定位在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纲要中,认为苏州应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优势,形成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利用深厚的吴文化历史遗存、世界著名园林、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文化优势,建设
21、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文化交流。根据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有关精神,将苏州的发展定位具体深化、明确为:(一)区域角色定位 1、从长江三角洲层面看,苏州地区是沪宁杭大都市连绵区中的重要增长地域目前从总体看,长江三角洲北翼与上海的联系显著高于南翼,都市连绵区的发育程度也优于南翼。作为与浦东接轨的第一站,苏州是与上海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上海对其辐射的影响力最大。苏州中心城市已成为特大城市,在大都市连绵区的作用中也与日俱增。(1)在沪宁杭城市连绵区中,苏州的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居第二位,人均 GDP 居第三位;(2)在沪宁杭城市连绵区中,苏州的对外开放度仅次于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额位于第二位,
22、为南京、无锡、常州和杭州各市之和;(3)苏州是沪宁杭城市连绵区中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最多的城市,开发区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苏州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最发达的城市之一;(4)苏州经济已进入外向型轨道,目前外资的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 28.1%,其固定资产占全市固定资产总值的 39.8%,从业人员占全市的 24.4%,销售收入占全市的 38.1%,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 37%,利税总额占全市的 29.2%,利润总额占全市的 28.75%,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64.06%,经济外向度高达 60%以上;(5)沪宁杭城市连绵区的龙头在上海,精华在太湖附近。苏州中心城市是最靠近上海的特大城市和最具
23、发展潜力的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72、从上海大都市圈层面看,苏州地区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苏州中心城市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苏州自身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强劲增长单元苏州位于距离上海 100 公里的城市紧密圈内(一般特大城市紧密圈范围不超过 100 公里) ,其中心市区距上海只有 60 公里,而所属的太仓、昆山、吴江、吴县城区均距上海不到 50公里,是上海直接影响圈的一部分。苏州已成为构成和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如果缺少了苏州的参与,上海大都市圈是不完整的,其功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构成和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过程中
24、,苏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国家的投资和发展重点 20 世纪 90 年代后移至上海,上海已成为现代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基地,而苏州则侧重于加工功能,发展为制造业基地。这一互助关系是近 5 年来跨国公司在两地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成的。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地区发展总部,在苏州建立制造加工基地,即“前店后厂”的模式,从而发挥了上海和苏州各自的特长,促进了上海大都市圈经济与空间区域的形成。(2)上海是国际大都会和全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地区,苏州是上海国际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包括接待、组织各种国际会议、文化学术交流、旅游休闲等。1999 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
25、仅次于上海,全国居第二位,总量相当于上海的 60%,比广州的多 0.5 亿,为深圳的 1.7倍,超过南京、无锡和常州的总和,为杭州的 7.4 倍。(3)上海是上海大都市圈,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物流中心和产品的出入枢纽,苏州是原料、能源和半成品的输入地和成品的输出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海向外辐射中转站的作用。(4)沪苏一体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轴心支撑,目前两地正在逐渐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深入到相互协调发展的实质性阶段。界定苏州与上海的关系,可以借鉴深圳与香港的关系。苏州与上海应既是联合又是竞争的关系,应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上 海杭 州 嘉 兴绍 兴 宁 波 舟 山图 1 上 海 都
26、市 圈 辐 射 范 围 图湖 州宣 州10km30km马 鞍 山 镇 江 南 通常 州 无 锡 苏 州芜 湖 南 京 盐 城扬 州8(5)上海中心城市是主城,苏州中心城市是副城。苏州承担了作为上海旅游、消费、休闲地的功能,上海是苏州旅游业最大的省外市场(30%的游客量) 。苏州中心城市与上海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要超过苏州与六县市之间的:以 2000 年 4 月 17 日 9:0010:00 的有线电话业务量分析,苏州中心城市与上海为 21074 次,为全国城市间最高,平均通话时间为104.2 秒。苏州中心城市与南京的业务量为 14426 次,与无锡是 1670 次,与常州是 480 次。苏州中心
27、城市与吴江为 5231 次,与张家港为 6447 次,与昆山是 11460 次,与太仓是 4454次,与常熟是 7698 次。(6)苏州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强劲增长单元,其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居于全国前列,许多人均指标为全国领先,具有势头良好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格局。随着对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将苏州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精神的实施,苏州中心城市在苏州市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组织带动作用将更为明显。3、从苏锡常都市群(圈)层面看,苏州地区是首位发展地域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特)大城市并行发展,建成区逐渐毗连,已呈现密集发展的态势。该区域城镇数量多,城镇密度达 1.
28、83 个/百平方公里,城镇体系较为完善,城镇发展水平较高。通过以沪宁高速公路沿线各城市间实际交通量为依据,分析沪宁地区城市间联系指向强度(表 2-1) ,可以发现除苏州和无锡与上海联系十分紧密外,苏锡常之间的联系亦较密切。表 2-1 沪宁地区城市区间联系指向强度(1998)联系指向强度(%)城市 B城市 A 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上海 区外镇江 50 10.8 8.5 7.7 10.6 12.4常州 35.5 9.2 14.7 13.6 19.4 7.6无锡 13.5 4.4 9.4 28 34.3 11.4苏州 13.6 3.1 6.5 22.6 37.5 16.7根据对苏锡常三市近
29、 20 年来的发展分析表明,苏州地区是三地市中发展最快的,苏州是最能体现苏锡常都市圈中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消费意识与行为等发展方向的地区。苏州应与无锡、常州加强分工协作,共同组成强大的城市群,成为上海外围最有实力的城市群。 (二)产业定位1、以高技术产业为中心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苏州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越来越高,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全面形成。(1)苏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 22.03%,高于无锡 20.95%、南京10.97%、常州 10.66%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均名列全省第一位;9(2)苏州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的 34.9%,名列全省第
30、一位,高于南京 6.5%的比例 5 倍,高于无锡 15.7%的一倍多;(3)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目前显示器、鼠标等产品的出口销售收入均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和竞争力。全市主要的工业行业按工业产值的排序为机械、轻纺、化工、电子、机械,占总产值、总从业人员数、总利税的比重均在 25%以上,从长远的发展看,机电结合的产业发展前途大。(4)乡镇企业经过改制以后,也开始以新的面貌参与市场竞争,向着发展高新技术产高效率管理的方向发展,也逐渐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相当吸纳外资能力的企业。2、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方向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地域(1)发展以特色农业、观光农业、都
31、市农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2)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苏州的区域地位决定了这是苏州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同时也应注重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力。(3)发展以旅游业为带动,大宗消费服务与生产性服务为特色的第三产业。1997 年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接待国内旅游的人数分别为 1065.5 万人次、883.9 万人次和 361.7 万人次,分别占全省的 19.1%、15.8%和 6.5%,旅游收入分别为 70.9 亿元、52.3 亿元和 27.9 亿元;在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方面,苏州为 27.57 万人次,占全省总数的 27.11%,无锡为 18.4 万人次,常州为 2.3 万人次,三市占
32、全省的 47.5%;旅游创汇 1.04 元,占全省 28.7%。1997年在环太湖旅游中,度假的占 34.47%,从事商务活动的占 23.19%,参加会议的占 5.64%。根据 WTO 的服务业分类,苏州可以着重发展以下服务领域:信用服务、金融保险咨询服务、旅游服务、饭店和宾馆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房地产服务、教育文化服务等。重中之重是发展旅游及其相关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三)城市及区域发展的环境质量定位1、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2、创造洁净、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3、创造充满绿色的旅游环境。 五、苏州经济发展战略1、苏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预测未来苏州的经济结构必须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
33、经济一体化的态势相匹配。预测规划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为年均增长率达到 8%12%,规划 2005 年前年均增长率达 12%左右,2005-2010 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达到 10%以上,20102020 年速度将有所放慢,达到 8%左右。根据以上的预测,可以推算出 2005 年、2010 年、2020 年的全苏州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2681.3 亿元、4318.3 亿元、9323 亿元。根据历史年份分析及多方材料预测(1995-1999 年一、二、三三大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33%、8.88% 、16.05%) ,2005 年前一、二、三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 2.5%、10% 、16%
34、,2005 年的三大产业格局是103.8:50.3:45.9;20052010 年一、二、三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 3%、9%、12%,2010年的三大产业格局是 2.7:47.6:49.7;20102020 年一、二、三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7%、9% ,2020 年的三大产业格局是 1.7:43.6:54.7;2005、2010、2020 年的经济外向度分别达到 65%、70%、75%左右。第一产业以优质、高效的外向型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外向型、高新技术为主体,技术改造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辅。第三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
35、长率应当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重点是以旅游为龙头的商贸、房地产等特色三产,以及遍布乡村的农村市场体系。从工业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未来苏州地区的基本情况是:中心城市的新区与园区将主要成为大型的外向型工业企业集中发展的场所;而县城区或开发区将成为中小型的外向型工业企业集中发展的场所,并将保留发展一定比重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这些企业与中心城市的企业并不一定存在内部的生产协作联系,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基于广大的国际市场。而乡镇工业园区将主要为民营(私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三种类型:为外向型企业配套协作型、具有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加工型,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中小型外向型企业。2、加入 WTO
36、的机遇与挑战苏州地区虽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先行区域,也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1)随着国内过剩经济的出现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外资企业的竞争,该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近年搞了乡镇企业改制,但其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生存状况不佳。而入世后又将直接面临国外企业的竞争。(2)该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基本以制造业为主,且实际生产流程中科技含量非常低,更缺乏研发机构和负责市场营销的管理单元。加入 WTO 以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将进一步变化,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如何实现真正的发展层次提高,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3)在中国入世以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将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
37、更大的竞争力。苏州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纺织、丝绸等极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行业和相应的产品,这种优势如何保持,传统行业如何改造?从另一方面讲,苏州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尚不非常高的劳动力素质水平,要求必须发展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比较充分的就业岗位。(4)中国将向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国外农产品进一步开放。农业发展将面临严峻的局面,处理不好将引发深刻的社会、政治问题。(5)为了迎接国际竞争,必须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和重组,这种调整又必然对该地区业已形成农村交易市场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这些市场所在城镇、集镇的发展。3、农业发展战略苏州的农业必须调整以往的结构,利用临近上海大都市的优势区位、良好的
38、自然环境、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国内国际市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结合各地实际有重点地推进创11汇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大规模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鼓励外商创办中外合资、合作的高科技农业企业,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农副产品、畜禽水产品加工业和创汇农业;根据市场原则和生产集中原则,在小城镇发展为农业生产、销售相应配套的有关行业。4、工业发展战略总体战略:以全球竞争的眼光,大力推进沪苏、苏锡常经济的整合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区域全球区域。苏州应该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带动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保持一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加速传统产业的
39、改造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在全国、全球劳动地域分工和经济生产产业链中的地位。战略重点是:(1)体制转轨,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化为取向,加快形成市场经济新体制,尽快消除新旧体制的摩擦。 (2)结构转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提高经济集中度,大企业向规模化,小企业向专业化;实现产业高度化;加速信息化。顺应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使苏州工业结构高度化向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发展。 (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技术水平,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由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转型;(2)
40、集中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精密机械、新型家用电器、精细化工、新材料及基础原材料、汽车及汽车配件等六大支柱产业,使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逐步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发展一批高科技、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创汇的苏州名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4)发展规模经济。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和开发高新技术,向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发展。主导产业选择:在此引进了优势系数的概念:某项优势系数 R = (该区域某种产业的产值或产量)/该区总人口)/(比较区域某种产业的产值或产量)/比较区域总人口) 。 根据此式计算得出苏州地区部分工业门类的优势系数
41、。综上所述,苏州应选择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继续以高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使高新技术同传统产业融合,加速传统产业高级化,从而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苏州这几年的发展趋势,以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规划期末应超过 40%(表 2-2) 。表 2-2 苏州地区部分工业门类的优势系数比较行业门类 与江苏省相比 与广东省相比纺织业 3.2 7.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8 1.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4.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 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2
42、 1712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3.3 2.1普通机械制造业 1.6 5.8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 ,1999, 广东统计年鉴 ,1999对乡镇企业发展而言,目前出现的民营(私营)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不会长久,必然要出现一个重新优化、重新组合的过程。针对苏州民营(私营)企业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背景,它必须选择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才有前途,利用外向型企业的技术与市场优势实现捆绑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市场广度,也不断优化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机制。5、第三产业发展战略随着第三产业发展的档次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继续增加。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该定位于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的商贸服务业和发
43、展房地产、信息咨询业等特色三产。旅游业将成为苏州市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苏州房地产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市场优势,其不仅面对苏州地区的内部市场,还将面对上海等临近城市的广大居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提高,随着大城市郊区化的日益明显,苏州的房地产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将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经济体系将进一步融合,因此发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是重要的方向。营建苏州中心城市的商务中心,其主要职能可定位于为大量内外资生产企业进行服务的信息咨询、法律服务、融资业务、进出口代理等。第三章 苏州城市化进程的检讨与前瞻一、苏州市城市化历程回顾(19781999)1、苏州城市化的自然条件与
44、历史经济基础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也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明代,该地的家庭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就已经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包括苏州在内的苏南地区由于受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商埠的影响,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解放以后由于地区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土地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力的推动愈趋巨大。历史的积淀为苏州城镇(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苏州城市化的历史阶段划分根据苏州城市化动力机制、基本模式等的综合考察,将苏州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城市化发展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要推动力的时期(1)城市化发展情况: 我国仍处
45、于计划经济体制,控制城镇户口和建制镇数量,鼓励和提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就苏州市来看,中心市区(包括其他县城)出于减少城市压力的意图及古城保护、13环境保护等特别要求,强调限制城镇尤其是县城以上的城市人口规模,强调农村剩余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因此,该时期城市化的主要阵地是在广大的农村,无论从动力来源还是空间转移场所来看,都是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拉开,为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和工农业的剪刀差政策,导致城镇(包括小城镇)无论在生活质量水准、工作岗位还是在难以名状的“城市人”身份上,都对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力具有巨大的
46、吸引力。在进入城市仍然存在种种壁垒的情况下,进入小城镇未尝也不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从此苏州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农村工业化、就地城市化的道路,即“苏南模式” 。苏州地区的农业已渐渐退出了经济发展主角的位子。小城镇无论在经济结构还是城镇规模、人口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2)乡镇企业在该时期城市化中的作用:第一,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渠道。它一方面起到了控制城镇在册人口继续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节制闸”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第二,改善了经济结构。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城乡的普遍繁
47、荣。(3)城乡集贸市场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城乡集贸市场的开禁,加速了城乡之间的物资和人员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乡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阶段(19841991)城市化发展以城乡体制改革并重为主要推动力的时期(1)城市化发展情况:1984 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在城乡蓬勃发展。这一时期苏州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大多是依靠为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中的国营或集体企业进行配套。而农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提供了可能,即从城市与乡村两种渠道实现了对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这一阶段,国家制定
48、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农村人口进镇和设立新城市(镇)的政策和标准,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乡镇企业的作用: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托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 ,为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化和农村城镇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小城镇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多,也促进小城镇的建设。第三阶段(1992 )新区及开发区建设、城市地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城市化的新动力(1) 城市化发展情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14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化和市场的逐步规范,乡镇企业的原先各种比较优势渐渐失去,乡镇企业已经不
49、在是推动地区城市化的主要经济力量,小城镇作为城市化人口主要集聚空间的角色也在弱化。1992 年后苏州市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区和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开发的有利机遇,及时的把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新的生长点和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为城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区及开发区建设、城市地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城市化的新动力,新区、开发区、县城以上的城市地域成为城镇人口的新主要集聚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州地区的城市化已由自下而上的“苏南模式”转变为外资推动型等多元模式。(2)开发区建设及外资的推动作用: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开发区(包括新区)最大贡献就是使苏州中心城区面积得到迅速拓展。其次是使县城镇得到了再造和扩容。第三,城市建设质量得到提升。第四,开发区不仅在资金上形成“聚焦” ,在吸引技术、人才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二、苏州市城市化历程的总结与前瞻经过以上苏州城市化历程的全面回顾,得出以下一些基本认识:1、城市化模式苏南城市化模式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