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935174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之调查研究舞钢市是隶属平顶山市的一座中小型城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历史悠久,文化醇厚,有舞钢市地方志及舞钢上下五千年流传于世。舞钢市如今是一座以钢铁冶炼工业为主兼顾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旅游型工业城市。而在古时候,舞钢即是钢铁冶炼的重地。古书有诗文记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说的便是当时此地冶铁时的繁华景象。由此而来,冶铁文化作为本地一种重要的文化便被流传下来,而古时候的冶铁地点,即为舞钢市如今的铁山乡。历年历代,经济繁荣之处往往对人们更具吸引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人们经商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地区,如古时候的汴河

2、两岸。而铁山乡亦是如此。由于铁山乡占有铁矿这一天然优势,所以很快的发展成为舞钢市很重要的一个人口聚集地,而这一汇聚,意义重大。一方面来说,人口汇聚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人口的大量涌入,也为当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越来越多地,铁山乡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辐射力吸引了更多更远地区的人们。一年中,人们纷纷定期在此出售或购买物品,进行丰富的商业活动。这种活动以每年初春更为集中,久而久之,便在此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铁山庙会文化。庙会大多地方都有,尤其是中小型乡镇,几乎乡乡都有。然而,大多地区的庙会都以时间短、规模小的小型庙会为主,而举办庙会的目的多为迎神庆春,辐射力往往只局

3、限于三乡五里。舞钢铁山庙会却并非如此。鲁迅先生曾在五猖会中描绘过自己小时候赶庙会的场景:每年庙会来时便兴奋难捺,还要请示家长,之后全家动员去赶庙会,动静可谓之大了。鲁迅先生说的这种五猖会便是不同于上述的小型庙会,而是一种规模更大的庙会。铁山庙会便是如此。铁山庙会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七天,在农历三月十八这天达到正会,而这天规模也最大,人也最多,故又有人称其为三月十八会。庙会有铁山乡政府举办,半会地点几经迁挪,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06 年间,该庙会的举办地一直位于铁山西坡。西坡山势平缓,空间广大,尤其是西坡之下正对着一处水库,使办会期间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所以自上世纪 8

4、0 年代,铁山庙会规模一度达到最大。铁山庙会期间,各路商人,各乡、镇、市人们大量云集,热闹非凡。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庙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形态,商贩间自发的形成了规则,会上商品虽然种类繁多,却各自成体系,有着自己固定的位置。主会场(大戏台)主要有南北两个,相隔千余米,而戏曲多以豫剧、曲剧、越调为主。戏台附近多为餐饮之类,约莫有百家之多。从外面进入会场的主要有三条大路,而每一条路都是重要的商品路。从北路进入,一路上主要是卖日用品和床上用品,如席子、床套、拖把之类。品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商铺之多,令人应接不暇,行人之多,令人寸步难行。从西路进入,一路上主要是鞋子、餐饮、娱乐、手工农产品之类

5、。一路上,叫卖声响彻一片。从南路进,一路上主要是马戏团、江湖术士、娱乐游戏之类,而其中,又以娱乐为主。以上便是进入主会场的三条主路线。而沿途,各条乡径小道更是多不胜数,而路上亦是别有一番繁华。三条主路交汇处是一块巨大空地,距主戏台约莫五百米,主要以布类产品产品居多。而戏台之后,便是山了,年年这里都是耍猴、逗秀等小娱乐之地。庙会主要由三类元素构成:剧团、商贩还有赶庙会的人。历年来,剧团作为庙会的载体,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参加庙会的商人却形形色色,来自全国各地。有从陕西来的,有从东北来的,如碰碰车和马戏团。而比较大的商贩基本上是固定的。赶庙会的人多来自平顶山市及附近的城市,如漯河市、南阳市、驻马

6、店,甚至是其他更远的地方。经过年年不断的发展,铁山庙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往往每年还没到庙会的时间,各地的主要商贩便赶来了,积极做会前准备;而赶庙会的人们也往往在庙会没开始前便计划起今年要买的东西。对于商贩们来说,铁山庙会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而对于人们来说,在这里可以购买到更廉价和齐全的商品;同时,还有一种人们惯有的“爱凑热闹”的心理在里面,所以铁山庙会年年举办的都很红火。然而,自 2006 年之后,这一局面却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庙会的场址发生了改变。由于铁山东侧矿石的消耗和开采殆尽,需将矿址西迁,直接的波及到了庙会的选址。同时,由于建矿筑路的问题,水库被填平了近三分之二,不得不将会

7、址改迁至钢城路中段。由于会址的改变,各商业点也不得不随之改变,将摊位该选至干休路、建设路、健康路等路段。由此一来,至少又导致了三个新问题的出现:一是交通问题。上面提到的几个路段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路段,而改之后却发生多起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二是城市环境问题。舞钢市正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然而改制后每年在庙会末期便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尤其是油污类垃圾,清理起来极其困难,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三是安全问题。改址后由于空间不足,商贩间因占地问题而闹出许多纠纷。同时,又有商贩同当地人之间的冲突,2006 年曾发生过当地人与碰碰车商恶性斗殴的事件,造成一人死十数人受伤,影响极其恶劣。鉴于上

8、述种种问题,2008 年,庙会地址不得不再次做出改变,又钢城路改定至通平路。通平路是新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的一条路,偏离市区。如此一来,上述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由于再次改址后庙会场地再次缩小,同时,通平路辞藻都要启用,届时难保上述问题不会重现。第二、随着超市、量贩等大型购物广场的出现,庙会对人们购物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提高,许多庙会上的主要物品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曾经的木叉、架子车等等。第三、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时间再次去专程赶一次庙会了。第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娱乐的多样化,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及对新衣服、新玩具等的欲望大大下降。从前的庙会

9、上,孩子们往往是主体。可是如今,像鲁迅先生当年急着赶五猖会时的场景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吧。第五、如今的年代,不得不说是一个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年代。许多十年之前还能看到的江湖艺人,现在已经很难再在庙会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而他们曾经是这个舞台的主体,如今没了他们,似乎正预示着铁山庙会的衰落吧!它们正在被现代文化所取代。舞钢市铁山庙会曾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极大的促进了铁山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一方面,它使舞钢文化得到弘扬;另一方面,它又使舞钢文化得到完整。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象征,铁山庙会更是独树一帜,那么,我们要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去留住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吧:一、首先是政府。政府要支持这一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从前是政府办的,之后政府依然要发挥好其作用,支持这一文化的发展。二、其次是民间艺人的自发性保护。他们是民俗文化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身加大对这一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才会使其发扬光大。三、大众的支持和保护。人们要积极参与,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保护这一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因此保护它的难度也就更大,也就需要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一同去为保护这一文化而努力。曾经的繁荣正在渐渐的走向没落,往日的骄傲正在一步步走向沉寂。舞钢市铁山庙会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希望这篇文章会唤起更多人对它的关注和同情,一同去拯救这一将逝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