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君子之道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懂得待人友善,做人讲诚信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
2、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16、律己爱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2、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 (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出:出仕,出任官职。 关:密切相关 3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 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17、敦品励行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懂得做人要砥砺德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4、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北斗七星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做人要砥砺德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18、不负暗室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
5、、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门生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傅昭演绎立即、处事公正的行为,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9、查道挂钱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2、懂得小事中彰显大品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淳厚:淳朴厚道 。犯:冒犯。较:比较。务宽恕
6、:力求做到宽恕。按部:巡视所管辖的地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20、专心一志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能够做到用心专一,永不放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7、,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 (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 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21
8、、高凤诵经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找到自己的兴趣,并能够做到专心致志。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称谓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要学习高凤专心致志
9、的精神。22、二人学弈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管宁割席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不光是学棋,我们学习
10、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23、心不两用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知道一心不能二用,心无杂念才能做好事情。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规矩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
11、总结:一心不能二用,心无杂念才能做好事情。24、王冕好学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 2、能够做到勤奋好学,专心读书。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导入新课。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王冕的介绍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
12、总结:我们要和王冕一样,勤奋好学,专心读书,必能成为有学问的人。25、黄鹤楼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呼乐学口号。 、朗读崔颢黄鹤楼诗导入新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是关于黄鹤楼的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则来学习一篇关于黄鹤楼的古文。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1、出示自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其
13、成名原因。 3、预设评价。 4、学生自学。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指名朗读课文。2、指名翻译课文。3、思考:文章中引用图经的话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你觉得文章在写作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句加以分析。 (学生讨论交流)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2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诗句意思。 3、感悟诗歌的魅力。4、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1、呼乐学口号。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1、出示自学目标。 2、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诗
14、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体会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预设评价4、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检查读诗情况。 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3、指名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1、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中国古乐器 。 2、背诵诗歌。 3、终极评价。 4、再呼乐学口号,结束本节课。27、黄鹤楼记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全文。2、感受黄鹤楼的“美” 。 教学过程:1、 图片导入。在投影仪上展示黄鹤楼图片,引出今天所学内容。二
15、.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吊脚楼 ,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两个楼的不同与相同点。28、一楼萃三楚精神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 、感悟诗歌的魅力。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16、。 、呼乐学口号。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作者萨迎阿。 二、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出示自学目标。 、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体会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评价。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三、和谐互动,快乐展示。 1、检查读诗句情况。 2、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三楚:指楚地。 二水:指长江和汉水。 3、指名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黄鹤楼荟萃三楚精神,云鹤已逝,横笛依在。两江融汇百川支脉,古今不竭,大江仍流。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巩固提高,快乐练习。 、拓展阅读文后的“你知道吗”的三楚 。 、背诵课文,结束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