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875651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从大学生就业问题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大学生一件大事,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的有效机制,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时间短,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我国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1 大学生就业现状1.1 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与企业未能有效衔接 第一,高校专业开设与企业岗位需求间存在差异,导致部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第二,与企业技术的日新月异相比,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学生反映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学校部分课程的专业知识已被企业淘汰,使学生

2、所学与工作所用不相匹配。第三,部分企业的行业专业性非常强,学校开展的是专业通类教育,毕业生入职后还需要较长的专业培训期。第四,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从教的青年老师理论知识丰富,但企业实践能力欠缺,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往往导致学生课堂技能和企业技能脱轨。1.2 高校学生实践锻炼不足 首先,从小学到高中,教育的目的是唯“高考”马首是瞻,强调学习成绩的优劣,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提供实践机会的企业大多远离学校,只适合学生在寒暑假前往,不利于实践的常态化。再次,低年级学生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行业了解及与毕业校友的广泛沟通,看不清自身的出路和前景,不利于制定职业规划及对其进行适时调整。1.3

3、 高校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第一,高校未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学生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对工作有较高期望值。第二,学生择业和企业招聘同样存在盲目性。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是“双向选择” ,但供需见面会等活动缺乏针对性,学校只能提供平台让企业和学生进行简短交流,双方了解有限。第三,就业部门相对狭窄,学生追捧外企、国企和政府机关,对私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了解不多。第四,追求工作舒适性,认为基层工作过于辛苦,趋于管理型工作,不愿到生产一线。第五,就业地域选择单一,认为沿海及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不愿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1.4 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较长 企业希望招聘的人才可以马上为企业创造

4、效益,因此降低了招聘应届生的意愿,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毕业生职业适应期长的原因在于,首先,高校注重“第一课堂”的教育,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学生参与程度也不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期长短具有重要影响。其次,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进入毕业论文阶段,论文课题由学校提供,导师由学校老师担任,但课题与其将来从事工作不一定相匹配,对其毕业后适用岗位的作用不大。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2.1 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高职院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对校企合作的价值功能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和学校都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理念,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对校企合

5、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更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另一方面,中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的供大于求,使得企业在就业关系链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认为主要任务是搞好生产经营,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使得企业不愿为教育投入更多。2.2 办学体制的约束 学校的宗旨是人才培养,追求的是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而企业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的利益目标上未形成契合点。2.3 相关法规的缺失 目前校企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使得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关联发展的制度不清晰,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动力机制不足,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3

6、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3.1 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企业、学校等所有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之加强沟通了解,增进互信,这样就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章可循,以便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供更清晰具体的法律指导和约束。并在政策上进一步鼓励校企合作。3.2 加快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要加快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一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纳入企业行业的发展规划,应统筹考虑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层次,类别结构和发展规模的要求,将其纳入

7、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联系、协调各方的优势和作用,推进各高职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二是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灵活运用立法、拨款、规划、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适当增加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变对学校直接的行政管理方式,逐步下放权力,保证高职院校发展自主权。3.3 提高认识,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办学模式,增强办学活力。二是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对实训指

8、导教师、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教师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三是建立保障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人才培养优势与技术服务能力,积极与企业搭建资源共享的大平台,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生产型、共享型、创业型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厂中校”和“校中厂”等模式,不断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多地引入企业参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建设。广泛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形式。进行学制创新,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在创业中学习提高。4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4.1 建立促

9、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建立保障机制,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四方各有责任。校企合作在客观上应是严格规范的,国家需有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在微观运作中应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校企双方应责权利明晰。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它对校企合作具有直接的促进、保护和限制作用,校企双方合作需要有相应的法规约束。国家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使校企合作法制化、规范化,如制定包括税收在内的倾斜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支持深度校企合作;在劳动制度上,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供信息和其他中介服务,减少合作中各方利

10、益纠纷,降低合作成本,制定校企合作评估的质量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有计划地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更新教学设施,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实习质量。采用相应的措施,引导并鼓励行业、企业投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制订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评价指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要成立专业机构将分散的资源加以整合,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和推动合作活动,在政府、行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下,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4.2 构建互利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驱动校企通力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的主体。利益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生驱动力的源泉。校

11、企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条件,寻找合作的项目,促进双方深度合作,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必然会产生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利益驱动机制。4.3 建立妥善处理校企合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 成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为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沟通协调和交流的平台;校企双方要形成定期交流、走访制度;学院要经常走访本地区的相关行业、企业,召开座谈会,虑心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意见,这对于增进校企之间的感情,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很有意义。4.4 建立多元参与的科学管理的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参与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政府

12、、校企双方以及社会都应该了解这项工作的全面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检验与评估。高职院校应制定校企合作的具体评价指标,并把它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5 结束语在目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推动校企合作必须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促进政府的参与,以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构建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以适应企业需求、以制度和机制为利器,打通企业顾虑、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与企业进行合作,引导校企合作走向深入,走向“多赢” ,走向健康。参考文献:1焦信敏,赵鹏.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 提升校企合作动力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2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8(02).3黎德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培训.2007(05).4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作者简介:刘新起,男, (1959-)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