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 心理科 梅其霞,一、概 述,1、什么是心理(精神)?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活动 个性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 (包括智力、社会适应技能),2、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类型,1、心理发育障碍 *2、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 *3、儿童精神病4、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1、心理发育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 *(表现为智商70、社会适应能力异常、发生于18岁以前)。(2)广泛发育障碍 *(例孤独症: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等)。(3
2、)特殊发育障碍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阅读理解、计算、拼写混合障碍(4)语言发育障碍:发育延迟、语音不清、口吃等)。,2、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1)(1)抽动障碍 *(表现为反复眨眼、歪 嘴、吸鼻、抬肩、清嗓等)。(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表现为多动、冲动、精细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等)。(3)情绪障碍 *(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胃肠型等其它儿童神经症)。,2、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2) (4)品行障碍(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攻击行为、青少年违法)。(5)睡眠障碍 (失眠、夜醒、睡惊症、梦魇、睡行症、发作性睡病)。(6)排泄及进食障碍(功能性遗尿与遗粪;神经性厌食、贪食症、异食癖)。
3、(7)其它心理行为障碍(性心理障碍、交叉擦腿综合征 、吮吸拇指、咬指甲、拔毛发癖等)。,3、儿童精神病(1)情感性精神病 (儿童抑郁症、儿童躁狂症、儿童躁抑症)。(2)精神分裂症 (表现有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4、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1)躯体疾病并发的精神障碍(CNS疾病、恶性肿瘤等)。(2)心身障碍(心因性哮喘、过敏性结肠炎、功能性头痛、单纯性肥胖等)。,3、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特殊教育和训练。,1) 心理治疗治疗模式:(个别 + 家庭) 为主。治疗方法:支持性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方法为主。,2)药物治疗 (1
4、)改善大脑功能药物: 即提高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的药物,例如,精苓口服液、赖氨酸制剂、抗脑衰胶囊、利他宁等等。,(2)对症治疗药物: 即抗抽动、焦虑、抑郁、躁狂、精神病等药物,例如,氟哌啶醇、泰必利、氯丙咪嗪、维思通、百忧解、赛乐特、等等。,3)生物反馈治疗(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和治疗仪治疗)治疗多种心理障碍,如: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焦虑症、强迫症、考前紧张综合症等)、抑郁症、偏头痛、失眠、脑外伤精神综合症、吸毒精神后遗症、酒精中毒后遗症、 癫痫等。,4)特殊教育和训练主要针对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和孤独症儿童。在特殊机构、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的
5、特殊班级进行。,二、常见儿童少年精神障碍,(一)、精神发育迟滞,目的和要求1).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概念 2).了解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 3).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和分级 4).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5).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1.概念,精神发育迟滞 * 又称智力低下,是指一组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发生于18岁以内儿童,以智力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即智商小于70)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智力低下程度有关,可以有说话迟或语言简单、吐词不清、走路迟、社会交往及独立生活能力差、学习困难等,精神症状常常有注意缺陷、情绪易激惹、冲动行为、刻板行为或强迫
6、行为等 。,(一)生物学因素,(二)社会心理因素,2、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 三 ) 原因不明,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孕期不良因素,3.出生时损害,4.出生后损害,常染色体畸变: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性染色体畸变: 脆性 X 综合征Klineflter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1).遗传因素 -1 染色体畸变,1)生物学因素,Down综合征 特殊面容:两眼距离增宽、鼻梁塌、口半张、舌外伸、小耳垂 草鞋脚, 脚大拇趾与第二趾分开。 通贯掌 远端掌摺线与近端掌摺线相连, 连成一条直线,横贯手掌。,脆性 X 综合征特殊面容: 头大
7、、长脸、前额及下颌突出、腭弓高、耳大. 手大、足大、睾丸巨大,单基因遗传病: 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形 多基因遗传疾病:肢体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营养缺陷,1.遗传因素 1.2 先天性代谢缺陷症,感染:风疹、巨细胞、弓形体。 中毒: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 精神病药、类固醇、抗菌素等,孕妇酒精中毒、 吸毒、吸烟,铅中毒或其他急住和慢性中毒。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缺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辐射等。,2.孕期不良因素,窒息、产伤颅内出血、感染 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3.出生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脑炎、脑膜炎
8、、新生儿 败血症、肺炎引起高热、昏迷、抽搐) 核黄疸 颅脑损伤 营养不良 严重躯体疾病(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中毒(铅中毒),4.出生后损害,严重社会隔离 缺乏社会交往、贫困 缺乏良好环境刺激 丧失学习机会缺乏,(二)社会心理因素,3、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级及其临床表现,4. 诊断标准 *,(1) 起病于18岁以前, (2) 智商低于70(常用韦氏智力测验), (3) 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可用社会适应量表评定)。,韦氏智力(智商)测验方法,1、言语智商:常识:知识面类同:语言的抽象概括能力算术:计算能力词汇:理解、表达能力和长期记忆力背数:短期和机械记忆能力 2、操作智商:填图:注意力和观察
9、力排列:逻辑思维能力积木:空间思维能力拼图:想象能力译码:精细动作、注意力和记忆力。,韦氏智力测验结果评价,1、总智商是否正常:70以下 智商低下70-79 边缘智商80-89 中下智商90-109 中等智商110-119 上等智商120-129 上等智商130以上 超常智商 2、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之差是否大致均衡:正常情况15分以内 3、组成智力的几种能力是否均衡:正常单项能力应该最低70以上,每项目都中等(90)以上学习上才可能不会有困难。,治疗原则 * :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并结合病因和具 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促进脑功能发育 治疗和对症治
10、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5、 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三个方面:1. 病因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2. 促进脑功能发育治疗(达到改善脑功能,提高智力),3. 对症治疗(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等),药物治疗包括三个方面:,1. 病因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 2. 促进脑功能发育治疗:达到改善脑功能,提高智力。 3. 对症治疗: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等。,(二)、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广泛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障碍,男孩多见,部分在2岁前语言和社会交往基本正常,2岁后(3036月)后出现倒退; 1)临床表现有三大特征 * :语言严重障碍(语言缺乏或简单
11、、重复、模仿),社会交往严重障碍(如不与人玩、双眼不对视他人、对指令不理睬)和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行为(如活动单调,常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旋转自身或物体、重复整齐摆放玩具等);同时总智商34落后,智力结构有严重缺陷(言语智商明显低于操作智商),但是少数孤独症患儿有特长,并且多数特别喜欢音乐。 2)干预和对策:孤独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如游戏疗法和拥抱疗法)、特殊训练、药物治疗等。,(三)、学习技能发育障碍,1)即狭义学习困难,(1)概念 * :指儿童在接受同样社会教育的条件下表现出学习技能的障碍,但不是由于智商低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视听觉障碍或情绪障碍所致;(2)临床表现为特殊阅读理解障
12、碍、拼写障碍和特殊计算能力障碍之一或三者都同时存在,韦克斯勒诊断性智力测验表现总智商正常(即IQ 70以上),但智力结构有缺陷(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精细动作协调力中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低于正常)。 2)干预:可以进行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及特殊学习技能指导。,(四)儿童多动症(1),1)患病率:3% -14%; 男:女 3:1; 2)发生年龄:学龄儿童最多,可发生于婴幼儿,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干预,部分可以延续到成人。 3)儿童多动症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围产期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可能与单胺类代谢障碍及铅中毒有关);神经生理学因素。,儿童多动症 (2),3)主要表现 :在每
13、个年龄阶段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学龄儿童表现为 * :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障碍,与环境不相宜的活动过度和冲动为主要特征,并且常伴有学习困难、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和品行障碍。临床类型 * :注意力缺陷型、冲动多动型、混合型等3类型。 4)干预对策: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A620全自动脑功能诊断治疗仪) 和统合治疗等多方面综合治疗。,(五)、抽动障碍,1)表现: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如眨眼、歪嘴、皱鼻、皱额、摇头、耸肩、肢体运动、发声抽动等,常可伴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按临床特征及病程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
14、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病程一年以上)。 2)原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躯体因素、物质因素如铅中毒等 3)干预:可以进行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及心理治疗。,(六).情绪障碍,儿童期情绪障碍,以青春期最多,女性较男性多见,与个性和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临床上当情绪问题,超出其相应的年龄阶段、或伴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持续超过一个月即可诊断。女孩多于男孩。儿童期的情绪障碍类型 * 常见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等。在较老的文献中,这类症状常被命名为“儿童神经症”。,个性测验,儿童和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7岁,内向外向;情绪稳定性;神经质倾向等。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
15、12岁,(1)乐群性、(2)聪慧性、(3)稳定性、(4)恃强性、(5)兴奋性、(6)有恒性、(7)敢为性、(8)敏感性、(9)怀疑性、(10)妄想性、(11)世故性、(12)忧虑性、(13)实验性(14)独立性(15)自律性、(16)紧张性等。,情绪测验,SCL90症状自评量表:10岁,通过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90个问题,了解(1)躯体化症状;(2)强迫症状;(3)人际关系敏感症状;(4)抑郁症状;(5)焦虑症;(6)敌对症;(7)恐怖症;(8)偏执症;(9)精神病性症状。 缺陷感量表: 分析一个人在以下5个方面有无缺陷感:社交信心、学习能力、自尊、外貌和体能。,1)焦虑症的
16、临床表现,焦虑症:是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 表现: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过度苦恼和焦虑(如哭泣、烦躁不安、不易安抚等),并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患儿过份地、不现实地、强烈忧虑,尤其担心主要依恋人可能遇到伤害或一去不复返,因害怕分离而不愿或拒不上学。,2)恐怖症的临床表现,(1)是指儿童对某些事物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不存在对自身具有真实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伴有焦虑情绪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并有回避行为以期达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2)儿童有敏感、胆小、容易受暗示等性格特征;(3
17、)曾经发生过让患儿恐惧的事情;(4)儿童常见的恐怖症类型:有动物恐怖、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和疾病恐怖。,3)强迫症 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不能自行克制地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情绪和意向等,并且因为这些反复出现的观念或动作深感痛苦,却又无法自行摆脱; 常见强迫类型:强迫观念(一种可怕的,不希望观念或往事不断的地闯入自己思想中);强迫性疑虑(做完一件事,说了一句话总不放心,反复检查,反复询问,或者矛盾想法);强迫行为(如检查作业、关门等);强迫性洁癖(如反复洗手、擦桌子等)。 强迫性人格特征:对事物苛求完美,常拘泥于细节,优柔寡断,过分严格和拘谨、刻板深层的不安全感,常焦虑不安和顾虑重
18、重。,4)癔症的临床表现,1、突然发生的(1)形式多变的痉挛发作;(2)瘫痪;(3)五官感知觉异常(如弱视或失明、失聪、失音、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4)反复出现的经常变化的多种躯体症状(如腹痛、恶心、皮肤痒、烧灼感、麻木感、蚁走感、关节“疼痛”;(5)情感爆发(如嚎啕大哭、喊叫等);(6)意识改变,常见的形式是“晕倒”;2、可集体发作;3、容易受周围环境的暗示发病、加重或好转;癔症个性: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情绪不稳。,5)抑郁性神经症或抑郁症的表现,以情绪低落、自卑、行为退缩等为主要特征。轻者忧心冲冲、愁眉哭脸、唉声叹气、反应迟缓;重者悲观、绝望、自责
19、自罪、厌学厌世;严重者可有自伤、自杀行为。特别强调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带患者到专科医院或心理门诊诊治。严防自伤及自杀行为。,情绪障碍的治疗,1、解除或者减轻社会心理因素;2、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法)、暗示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等。3、药物治疗、苯并二氮杂卓类(舒乐安定等)、三环类(氯丙咪嗪等)、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新一代抑郁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和其它药物。 4、生物反馈治疗。,(七)、儿童精神分裂症,1)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临床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的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2)起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创伤;(3)常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 2)精神分裂症的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谢 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临床心理科,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周末上午梅医生 周一二四全天,周末间周值班 联系电话: 023-63622784(办) 医院地址:文化宫和少年宫之间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