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佛学演讲.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861224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学演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佛学演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佛学演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佛学演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佛学演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人对宗教的需要:一、崇信的对象二、平等的对待三、命运的寄托(祈福、保佑)四、宇宙、生命奥秘的解答(求真)五、生、老、病、死的解脱六、关怀协助他人七、禅定,一分钟的修行:家中有佛堂或经过寺院时,一问讯或端正合掌。在佛前上香。在佛前献花。在佛前供一杯水。称念三声佛号。称诵四句偈。 以上这些都只需要一分钟即可,如果持之以恒,必有功德。,五戒: 一、不得杀生; 二、不得荤酒; 三、不得口是心非; 四、不得偷盗; 五、不得邪淫。,注意事项:佛殿内不抽烟、不喝酒,不带荤食、宠物进入寺院。参加念佛会,服装仪容宜简单朴素。入寺院参加念佛共修时,说话当轻声细语。入殿时,鞋子应整齐摆放于鞋柜中,随身之物不可任

2、意置放。若备有海青者,应先将海青穿好,再进入佛殿。排班时,男女众分东西单。未着海青及缦衣者,宜站在后排,以维持殿堂庄严。念佛共修会进行中,不可任意走动,干扰他人。对课诵不熟悉或不会唱诵者,应轻声随着大众唱念。 绕佛时,不得东张西望,宜收摄身心,专注于念佛声中,不起妄想。诵经念佛音调须和谐,不可无故闭口不唱;绕佛行道,脚步快慢自然。念佛后,如当地信众有亲人往生,可以凭众力给予随堂超荐。,(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 这本

3、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二)礼忏。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

4、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四)烧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五)抽签,问卜。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回 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烦恼来时怎么办? 去除烦恼的方法有:找善知识倾诉,避免再和烦恼人谈话。惭愧自己有烦恼,责怪自己没出息。走入大众,接待客人,更要亲切、微笑,说好话。面

5、对现实,主动找对方沟通。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宽容别人,体谅别人,人我互调,为别人想一想。自省改过,因为这是最勇敢的人。发愿:“我愿以慈心对待他人,我愿以慈眼看待他人。“自念:“我不是为烦恼来学佛的。“自问:“为什么自己放不下?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告诉自己:“我要赞美别人,我要尊敬别人。“写作、抄书,多写几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画图,最好画佛菩萨的金容圣像。念佛、拜佛或读诵、抄写各种忏悔文、发愿文。诵经或读法语、箴言。阅读藏经,讲一段藏经的内容给自己听。打坐参禅,自问为什么烦恼?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听梵呗,唱圣歌,或是弹一曲“三宝颂“或“念佛曲“。瞻仰佛菩萨的圣容,

6、“我以生气的面孔能对佛菩萨吗?“,运目法: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梢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吐气法: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涂吸气,侍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饭后不宜做的事 不宜立即饮茶 不宜立即吸烟 不宜立即吃冷饮 不宜立即吃水果 不宜立即刷牙不宜立即洗澡 不宜立即散步不宜立即运动 不宜马上松裤带不宜立即伏案工作 不宜立即看书读报不宜立即唱卡拉OK 不宜立即上床,逆境来时怎么办? 面对逆境的方法有:

7、勇于面对,接受挑战,设法改进。学习承担,世间上没有不能解决的事。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变应万变。观想古今圣贤,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努力向前。阅读高僧传记,学习坚忍、发愿、无畏于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忖“我已没有退路,不管怎样,我要坚持下去“。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气馁,观想佛陀降魔的精神。灵巧应变,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告诉自己:“没有逆境,那有顺境,我要经得起考验!“坚此百忍,不可输掉慧命!自念:“逆境只是一时的,修道是永远的,不要害怕!“斗志不斗气,一切境界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多念几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念一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8、心志 。“,生气时怎么办? 生气时,可以: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下气。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聆听或唱诵梵呗圣歌,从歌声梵呗中,平息情绪。礼佛忏悔。面带笑容,告诉自己要欢喜,不可生气,会上人当!做个旁观者,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审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诵念佛号,直至气消为止。观想佛、菩萨的慈颜相好。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问自己:我生气有道理吗?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往往会发现:这种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自我反省,承认己过。心想:承担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缘。看破放下,学习“观自在“,问自己,自己生气会自在吗?找不生气的人讲话;但不可给人知道自己在生气。生气时,要慢半拍,告诉对方:等一会我要生气!忍!忍!忍!忍一口气,风平浪静。不怨恨他人,感谢对方替自己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自忖没有资格生气,应以慈悲宽容待人。告诉自己:生气对自己没有意义。所以不生气。化悲愤为力量,激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图强。自问:“我是为生气来到人间的吗?“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后见面尴尬。惭愧自己没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气。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时间生气。,、观念可以改变命运 、信仰可以改变命运 、结缘可以改变命运 、持戒可以改变命运,落实硬指标,确保顾客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