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年 1 班 体 育 课 时 计 划 任课教师: 李成教材 1、箱上前滚翻 4 1 2、游戏:冲过封锁线课的目标1 初步学习箱上前滚翻的撑箱、助跑、踏跳,使 80%以上的学生能在保护帮助下完成。2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奔跑能力。3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感悟完成箱上前滚翻动作的乐 趣,提高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能力和安全意 识。运动量课的顺序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准备部分6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及目标。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健美操5专项准备活动: (1)踝、膝、手腕活动 (2)头
2、、颈、肩部活动组织: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要求: X1学习认真,练习刻苦2做到活而不乱,动而有序484821基本部分291箱上前滚翻:动作要领:助跑踏跳积极有力,撑箱近端提臀屈体,屈臂低头顺势前滚,展髋压腿屈膝落地。保护帮助方法:帮助者站在跳箱近端的一侧,当练习者跳起后,一手握上臂,一手推肩进行保护帮助重点 :助跑,双脚踏跳,直臂撑箱,提臀。难点: 提臀过肩。2游戏:冲过封锁线方法:在篮球场按比赛路线一次通过钻、跳障碍。组织:四路纵队,体操队形教法: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手撑地屈体蹬地 练习。2教师
3、引导学生进行单跳双落、助跑踏跳练习。3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方法要领以及保护方法。4学生分组进行助跑 35 步踏跳撑箱提臀 练习。5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学生动作。6集体纠正错误动作再次提出重 难点。7按能力进行分组练习。要求:直臂支撑,蹬地后腿绷直,保持屈体、直膝,注意安全。组织: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教法:1示范游戏方法、路线、讲解规则, 进行安全教育。2分组练习,并讨论、研究越过障碍的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要求:自觉遵守规则,注意安全。3-53-5115-202-3112-3116115结束部分51放松。2小结、讲评、布置收拾器材。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法:1放松舞蹈种
4、太阳。2教师总结全课学习情况。3提出努力方向,布置下次课学习内容。要求:充分身心放松。48 2练习密度 场地器材:跳箱 4 副,踏板 4块,大 垫子 8块,小垫子 4块,跨栏架 4 个,实心球若干。4045%生理曲线图平均心率课后小结:125135 次 / 分箱上前滚翻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 趣.教学设计中,正确体 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 与感悟,将教、学、想、练相 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
5、辅助教学手段的安排具有目的性,设疑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提出,具有 针对 性。二、教学内容1支撑跳跃:箱上前滚翻(第一次课)2游戏:冲过封锁线三、教学分析箱上前滚翻动作是体操项目中支撑跳跃的内容之一。箱上前滚翻动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 难的精神,提高责任感,增强自信心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垫上前滚翻和连续前滚翻的动作,在小学三、四年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在本单元第一次课学生
6、基本掌握了助跑、踏跳、撑箱、提臀等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本课让学生初步体验和学习箱上前滚翻的完整动作。四、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箱上前滚翻的完整动作,使 80%的学生能在保 护帮助下完成。2通过练习和游戏增强学生上、下肢及腰腹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提高奔跑能力。3学练中,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克服困 难 的精神,引导学生感悟完成箱上前滚翻动作的乐趣;提高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能力和安全意识。五、教学过程: 站队、问好、宣布内容健美操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箱上前滚翻冲过封锁线放松小结师生再见下课师生收器材。六、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045% 平均心率:130 次 / 分左右箱 上 前 滚 翻 教 学 设 计福 伦 小 学李 成箱上前滚翻教学反思箱上前滚翻对于六年级同学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全课突出了体操教学的特点,体现出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身心受到了教育,感受到支撑跳跃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在障碍接力赛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常规游戏的方法及规则进行改编,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变化游戏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注意加强对学生团结协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