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心肺复苏指南相关理论知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9560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心肺复苏指南相关理论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心肺复苏指南相关理论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 心肺复苏指南相关理论知识1、2015 指南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 5cm,避免超过6cm。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 4 厘米,儿童 5 厘米。青少年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 56cm。原因:相比于较浅的按压,大约 5cm 的按压深度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结果。有研究表明,胸部按压深度过深(大于 6 厘米)会造成损伤(不危及生命)。如不使用反馈装置,可能难以判断按压深度,并很难确认按压深度上限。施救者必须认识到,胸部按压深度往往过浅而不是过深。2、按压频率为 100120 次/分。原因:建议最低按压频

2、率仍是 100 次/min。设定 120 次/min 的上限,是因为有一项大型研究表明,当按压速率 120 次/min 时,按压深度会由于速度的增快而减少。当按压速率在100119 次/min 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情况约占 35%,而当按压速率提高到 120139 次/min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情况占到 50%,当按压速率 140 次/min 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比例达到70%。3、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例确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好,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 60%。原因:胸外按压中断可能因急救需求(

3、如心律分析和通气等)而有意造成,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打扰)。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所用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胸外按压比例的理想目标尚未确定。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时尽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4、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原因:胸廓充分回弹即指在心肺复苏的减压阶段,胸骨回到其自然或中间位置。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血流。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

4、心肌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 AED 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 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原因: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7、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时,医护人员可以每 6 秒进行 1 次人工呼吸(每分钟 10 次),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压。原因:将 2010 年 CPR 建立高级气道后每 6-8 秒给予 1 次人工呼吸(每分钟 8-10 次)改为每6 秒一次人工呼吸,而不是每分钟多少次的一个大概范围,可以更方便学习、记忆和实施。成人、儿童和婴儿都遵循这个单一的频率。8、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原因: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