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77448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上四单元试题 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1 页 共 11 页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编写:张毅 审核:尹玉 班级: 姓名: 第卷(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 1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选项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

2、4 55 56 57 58 59 60选项1.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 ”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A.曹操 B.刘备 C.周瑜 D.诸葛亮3.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A.丝织业兴旺 B.修建水利工程 C.船队到达夷洲 D.大兴屯田4.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刘备 曹操 孙权 袁绍 周瑜A. B. C. D.5.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曹操病故6.西晋存在的时间是A.153 年 B.52 年 C.51 年 D.26 年

3、7.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曹魏 孙吴 西晋 东晋 北魏 蜀汉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2 页 共 11 页A. B. C. D.8.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赤壁之战 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 淝水之战 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 B. C. D.9.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 )A.开垦大量良田 B.普遍种植棉花 C.小麦推广到江南 D.稻田使用绿肥10.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原因是( )前秦军队人数少,处于劣势 秦军士兵不愿为苻坚卖命 苻坚骄傲自满,指挥失误 东晋用火攻战术A. B. C. D.1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草木皆兵 四面

4、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A. B. C. D.12.下列朝代,第一次都城不是建在洛阳的是( )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东汉13.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魏蜀 D.蜀魏吴14.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现象结果的是(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15.你 同 班 4 位 同 学 在 为 “北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的 根 本 目 的 ”争 论 , 你 赞 同 他 们 四 个 人 中 哪 个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16.北魏孝文帝

5、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17.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 北 魏 统 一 黄 河 流 域 创 造 了 条 件 B.加 速 了 北 方 各 民 族 封 建 化 的 进 程 , 促 进 了 民 族 大 融 合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18.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包括( )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3 页 共 11 页A.迁都洛阳 B.让鲜卑人采用汉姓 C.实行俸禄制 D.让汉人用鲜卑习裕19.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6、 C.柳公权 D.钟繇20.位于今山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乐山石窟2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2.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23.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24.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7、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25.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26.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27.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28.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29.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8、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30.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3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4 页 共 11 页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32.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3.被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34.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 1

9、000 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35.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东汉 曹魏 北魏 西晋A. B. C. D.3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老臣”是?(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37.曹操在公元 207 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 ,其中有几句是:老

10、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38.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刘备 曹操 孙权 袁绍 周瑜A. B. C. D. 39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40.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曹魏 西晋 东晋 吴 北魏 南朝A. B. C. D.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5 页 共 11 页4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42

11、.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4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44.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比欧洲人早约一千年?( )A.负数的运算 B.一元一次方程 C.圆周率的运算 D.微积分的计算45.“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46.公元 208 年左右,三分天下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A.刘、袁、曹集团 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 D.孙、袁、曹集团47.曹操大军南下,在赤壁与孙刘联

12、军交战,其目的是( )A.统一北方 B.统一黄河流域 C.统一全国 D.统治江东48.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炎、司马睿 B.司马炎、司马昭 C.司马昭、司马睿 D.司马睿、司马懿49.东汉末年,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五个少数民族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蒙古、鲜卑、羯、氐C.鲜卑、蒙古、羯、氐、羌 D.匈奴、真、羯、氐、羌50.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 D.南北朝51.北朝的五个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西魏 B.东魏 C.北魏 D.北齐52. “胡人汉服,汉人胡食”

13、这一现象说明( )A.汉人的衣服食物都被胡人夺走了 B.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服吃汉食的喜好C.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下,民族融合加深了 D.汉人和胡人互换衣服和食物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6 页 共 11 页53.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大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这位大数学家是南朝的 ( )A.商高 B.张衡 C.祖冲之 D.郭守敬54.它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书是( )A.水经注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脉经55.“空谷传响,哀婉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这是

14、下列哪部著作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5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品的赞颂?( )A.王献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人物画 C.云冈石窟的碧画 D.王羲之的书法57.云冈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 )A.四川东山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58.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种现象有直接关系( )A.社会稳定 B.社会动荡 C.佛教盛行 D.绘画艺术的发展59.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众多反对佛教的人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 )A.王充 B.范缜 C.顾恺之 D.华佗60.某电视剧组在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

15、场景,其中道具搞错的是( )A.书桌上有毛笔和纸张 B.书桌上放一盘葡萄C.书桌上放有史记 D.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61 题 8 分,62 题 12 分,63、64 各 10 分,共 40 分)61.阅读下列材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请回答:(1)与曹操有关的著名战役有哪两次?(2 分) 结果分别如何? (2 分) 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7 页 共 11 页(2)归纳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3 分) (3)说说

16、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 (1 分)62. 变法、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多次变法、改革,这些变法、改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战国时期和北魏时期,我国分别发生了哪两次著名变法或改革?(2 分)(2) “公元前 350 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 。其中,张三受益于上述哪次改革的哪项具体措施?(2 分) (3)归纳北魏时期这次改革有哪些汉化措施?(5 分)(4)各用一句话概述这两次变法、改革的重大作用或意义? (2 分) 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1分)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8 页 共 11 页

17、63.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课本 109 页图二:东晋南迁 移民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1 分)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1 分)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9 页 共 11 页 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3 分)(4) 现代社

18、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 ,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2 分 )64 材料一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材料二 东晋有一位大书法家,平常特别喜欢鹅。有位道士为得到他的字,投其所好,养了一群鹅。 。 。 。于是,就产生了“书成换白鹅”的故事。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位数学家是谁?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伟大成就?(3 分)(2)材料二中“书成换白鹅”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哪位大书法家?后人尊称他为 。请写出他的代表作?(3 分)(3)材料一二主人公生活的同时代,还

19、有一些著名的农学家和大画家。请各举出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4 分)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10 页 共 11 页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 C D C D B C A D B C A C D A D C B D B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选项 B A A C D C C B B D C A B A C C C D D D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

20、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选项 C B C C B B C A A B C C C C B D B C B D61 题答案:(1)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 分)赤壁之战,孙刘联兵打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分)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 (3 分) 曹操统一北方符合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愿望;有利于北方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与发展。62 题答案: (1)商鞅变

21、法、 孝文帝改革。(2)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 11 页 共 11 页(3)社会生活方面: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政治方面: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思想方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4)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的发展。认识: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富国强兵。国家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须及时改革或变法。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3 题答案: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 (1 分) 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1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3 分)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 (3 分)(4)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信息传递;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友好交往等。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64 题答案。 (略)参见本册 21 课、 22 课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