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氯化钠注射液.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6443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氯化钠注射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氯化钠注射液:1 药理作用(1)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原不能激活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作用。 (2)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产生止血作用。 (3)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 【适应症】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出血。对手术渗血、外科出血、呼吸道出血、五官出血、妇科出血、痔出血、泌尿道出血、癌出血、消化道出血、颅脑出血等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常用量每次0.6mg 或遵医嘱,每日最高限量为 1.2g。凡遇急救性情况,第一次可大剂量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请使用二乙酰氨

2、乙酸乙二胺注射液或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同时应用。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头昏、心率减慢、乏力、皮肤麻木、发热感、口干、呕吐、恶心等。大多能自行消失或停药后能消失。严重感染如中毒性感染或伴有休克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作辅助治疗,可迅速缓解严重症状,但必须合用有效而足量的抗菌药物。急性症状缓解后,先停用糖皮质激素,仍需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直到感染完全控制。对严重病毒感染,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否则不宜应用。抢救休克必须采用综合性措施。对中毒性休克,需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且剂量宜大,用药要早,通常突击使用,产生效果后逐步减量至停药。对过敏性休克,应首先用肾上腺素,随后合用糖皮质激素。对低血容量性

3、休克,应首先补充足量的水、盐、葡萄糖或血液,效果不显著可合用糖皮质激素。对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一些合用值得商榷或必须引起重视:抗菌药+糖皮质激素掩盖过敏反应;现在临床喜欢 -内酰胺类与地塞米松合用以减少皮疹之类的过敏反应,但由此带来医护人员的警惕性下降,值得临床药师关注, 因地塞米松可抑制过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如果皮试为假阴性时就很危险了。鹿瓜多肽: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的早期愈合、骨关节炎、腰腿疼痛及创伤恢复等。肌内注射,一次 24ml,一日 48ml;静脉滴注,一日 812ml,加入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015 日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