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药物化学》第七版教案(第八份).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75645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药物化学》第七版教案(第八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药物化学》第七版教案(第八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药物化学》第七版教案(第八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教案(理论)章节名称 第三节 拟肾上腺素药 Adrenergic Drugs 第 8 课次 总 32 课次 教学时数 3 授课教师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拟肾上腺素药的发展和结构类型。2掌握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3熟悉各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化学合成方法和药物作用的靶点。【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件教学问答法【参考资料】药物化学 主编:尤启东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课件【重点与难点】重点: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的命名、理化性质、合成。难点:肾上腺素的构效关系。【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5 分钟 导入新课 3 分钟 展示目标 3

2、 分钟 课堂讲授 130 分钟 课堂小结 7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教学内容纲要】第三节 拟肾上腺素药 Adrenergic Drugs拟肾上腺素药是一类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的药物,亦称为拟交感神经药。由于化学结构均为胺类,且部分药物又具有儿茶酚(1,2苯二酚)结构部分,故又有拟交感胺和儿茶酚胺之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按其是否与 受体或 受体发生作用,分作三类。通常把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兴奋受体而产生 型作用和/或 型作用的药物成为直接作用药物,即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些药物不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但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强受体周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而发挥作

3、用,这些药物成为间接作用药。第三类兼有直接和间接作用的药物称为混合作用药。本节主要介绍直接作用药和混合作用药。根据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 受体和 受体的不同选择性,具有兴奋 1受体的药物,临床用于升高血压和抗休克;兴奋中枢 受体的药物,用于降血压;兴奋 1受体的药物,用于强心和抗休克;兴奋 2受体的药物,用于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及防止早产。肾上腺素 AdrenalineHOHONOHAdrenaline 同时具有较强的 受体和 受体兴奋作用,临床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2Adrenaline 具有 苯乙胺的结构骨架。事实上,目前临床应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绝大多数都具有这样的基本结

4、构,即取代苯基与脂肪族伯胺或仲胺以二碳链相连,碳链增长或缩短均使作用降低。碳上通常带有醇羟基,此醇羟基再激动剂与受体相互结合时,通过形成氢键发挥作用。因此碳的绝对构型,即 OH 立体结构排列对活性有显著影响。天然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 碳均为 R 构型,合成药物也均以 R 构型为活性体。R 构型 Adrenaline 为左旋体,其活性比右旋体强 12倍,消旋体的活性只有左旋体的一半。左旋 Adrenaline 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后,可发生消旋化而致活性降低。消旋化速度与 pH 有关,在 pH4 以下速度较快,所以 Adrenaline 水溶液应注意控制 pH。盐酸麻黄素 Ephedrine H

5、ydrochlorideNOH HCl.Ephedrine 属于混合作用型药物,对 和 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另外,Ephedrine 的极性较儿茶酚胺类为小,因此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还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与肾上腺素类药物相比,Ephedrine 具有 2 个特点。一是苯环上不带有酚羟基。苯环上酚羟基的存在一般使作用增强。尤其以 3,4二羟基化合物的活性最强。但具有此儿茶酚结构的化合物极易受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代谢而口服活性较低,而 Ephedrine 没有酚羟基,不受 COMT 的影响,虽作用强度较 Adrenalin

6、e 为低,但作用时间比后者大大延长。苯环上没有酚羟基还使化合物极性大为降低,所以 Ephedrine 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Ephedrine 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 碳上带有 1 个甲基,因空间位阻不易被单胺氧化酶代谢脱胺,故也使稳定性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单 碳上的烷基亦使活性减低,中枢毒性增大。若甲基换以更大的取代基,则活性更弱,毒性更大。沙丁胺醇 SalbutamolNHOOHSalbutamol 结构中的叔丁胺基对其作用选择性至关重要。拟肾上腺素药物 N 上取代基对 和 受体效应的相对强弱有显著影响,见表 36。无取代基如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为 受体效应,对 受体作用微弱。当取代基逐渐增大,

7、 受体效应减弱, 受体效应则增强。肾上腺素为甲基取代,兼作用于 和 受体。当取代基增大为异丙基如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为 受体效应, 作用极微。Nqdj 对受体选择性的这种影响可以解释微在 受体结合部位,与氨基相结合的天冬氨酸残基旁边有一个亲脂性口袋,可容纳较大烷基。而 受体结合部位没有这样的口袋。取代基的增大有助于和 受体的疏水键合,并可使 受体变构以便于与拟肾上腺素药的 羟基形成氢键。使 效应增强最有效的取代基为异丙基、叔丁基和环戊基。不同的取代基可以对不同的 受体亚型产生选择性作用,如 N叔丁基通常增强对 2 受体的选择性,而 N异丙基只产生一般 受体激动作用。当一般 受体激动剂兴奋 2 受体,作为支气管扩张剂用于平喘时,其同时具有的对 1 受体的兴奋作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心脏毒性,而选择性 2 受体激动剂则可大大降低和消除这些不良反应。【课后思考题】3简答题:1.写出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的合成路线。2.写出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式并命名。【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