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与反思教学目标: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
2、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积累语言四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教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从课堂的导
3、入环节开始,就着手把学生带进乡村生活的情境当中“春天,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草长莺飞,柳绿花红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乡村去过么?在你们心中,那应该是怎样一种景象呢?”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通过想象带进广阔的乡村,为学生学习本课的古诗打下良好的想象基础。其次,我让学生通过语言探究感悟沈农民的勤劳。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通过文本文字和口头语言来学习理解交流,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古诗教学讲求意境的再现,不能停留在浅显的文字上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浓度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字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从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注意到了通过自己的生动的引导语言和丰富的评价语让学生体会诗文悠远的意境,同时也体会古诗用词的精准、凝练。但需要改进的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