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3839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一)(考试用时:60 分钟 试卷满分:11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物体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 t 秒到达位移的中点,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最高点时共用时间为( )A2t B. t2C(3 )t D(2 )t2 215一质量为 M、带有挂钩的球形物体套在倾角为 的细杆上,并能沿杆匀速下滑,若在挂钩上再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让它们沿细杆下滑,如图所示,则球形物体( )A仍匀速下滑B沿细杆加速下滑C受到细杆的

2、摩擦力不变D受到细杆的弹力不变16如图甲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 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一物块( 可视为质点)从底端 a 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 ab 向上运动,到达顶端 b 时速率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 bc 下滑至底端 c.若物块与斜面 ab、bc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物块在两斜面上运动的速率 v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下列物理量中不能求出的是( )A斜面 ab 的倾角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物块的质量 mD斜面 bc 的长度 L17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3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 R 为负载电

3、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读数为 36 V,则输入电压的峰值为 108 VB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 2 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加到原来的 4 倍C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 2 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 2 倍D若只将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 3 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 9 倍18如图所示,一个大小可忽略,质量为 m 的模型飞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 h 的水平面内以速率 v 绕圆心 O 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O为圆心 O 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某时刻该飞机上有一小螺丝掉离飞机,不计空气对小螺丝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大

4、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处于平衡状态B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大小为 mv2RC小螺丝第一次落地点与 O点的距离为 2hv2g R2D小螺丝第一次落地点与 O点的距离为 2hv2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19如图所示,实线为三个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点电荷Q1、 Q2、Q 3 的电场线分布,虚线为某试探电荷从 a 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点的电场强度比 a 点的电场强度大B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负功C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

5、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该试探电荷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2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蓄电池的电动势 E04 V,内阻r1 ,电阻 R4 ,电容为 1 pF 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且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板间正中央 P 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点的电势为 2 VB上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为 3.21012 CC若在 P 点与下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将增加D若将上极板缓慢上移少许,油滴将向上运动21如图所示,边长为 2L 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一个边长为 L、粗细均匀的正方形导线框 abcd

6、,其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对角线与虚线框的对角线在一条直线上,导线框各边的电阻大小均为 R.在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 v 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框进入磁场区域时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导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时间为22LvC导线框的对角线 bd 有一半进入磁场时,整个导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2L2v4RD导线框的对角线 bd 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导线框 a、c 两点间的电压为2BLv4选 择 题 答 题 栏题号 14 15 16 17答案题号 18 19 20 21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共 62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

7、考题两部分第 22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6 分) 某同学利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得到小球自由下落的部分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图中所标数据均为小球下落的实际距离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9.80 m/s2,小球的质量为 m1.00 kg,频闪仪每隔 0.05 s 闪光一次(1)在 t2 到 t5 时间内,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_J,动能的增加量为 Ek 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发现,无论在哪段时间内,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 总是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 E

8、k,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23(9 分) 某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开关、导线外,另有内阻为 RV3 000 的电压表一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1)实验中调整电阻箱达到实验要求时,电阻箱的各个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电阻箱的读数是_.(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 R,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U,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请在图丙坐标纸上画出 与 R 的关1U系图线.实验序号 1 2 3 4 5 6R/ 0 1 2 3 4 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U/V 2.89 2.17 1.74 1.45 1.2

9、4 1.09(1/U)/V1 0.35 0.46 0.57 0.69 0.81 0.92(3)由图线得出:电源电动势 E_V,内阻r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该小组同学测量电源内阻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A导线的电阻B电压表读数的误差C电压表的内阻D电阻箱的精确度24(14 分) 在水平面上,平放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半圆管道,管道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另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1)当小球从管口沿切线方向以某速度射入,运动过程中恰不受管道侧壁的作用力,求此速度 v0;(2)现把管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且两管口等高,磁场仍保持和管道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空间再加

10、一个水平向右、场强 E 的匀mgq强电场(未画出) 若小球仍以 v0 的初速度沿切线方向从左边管口射入,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在管道运动全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25(18 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 m32 kg 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 AB 部分是半径为 R0.3 m 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底部与滑道水平部分相切,滑道水平部分右端固定一个轻弹簧,滑道除 CD 部分粗糙外其他部分均光滑质量为 m23 kg 的物体 2(可视为质点)放在滑道的 B 点,现让质量为 m11 kg 的物体 1(可视为质点) 自 A 点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在滑道上的 C 点相碰后粘为一体(g 10 m

11、/s2)求:(1)物体 1 从释放到物体 2 相碰的过程中,滑道向左运动的距离;(2)若 CD0.2 m,两物体与滑道的 CD 部分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15,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物体 1、 2 最终停在何处请考生在第 33、34 两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15 分) 【物理选修 33】(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分)A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越小,布朗运动也越明显B荷叶上的露珠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

12、作用的结果C不断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都是非晶体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10 分)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 10 cm2 的汽缸内有 a、b 两个质量忽略不计的活塞,两个活塞把汽缸内的气体分为 A、B 两部分,A 部分气柱的长度为 30 cm,B 部分气柱的长度是 A 部分气柱长度的一半,汽缸和活塞 b 是绝热的与活塞 b 相连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100 N/m.初始状态 A、B 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 27 ,活塞 a 刚好与汽缸口平齐若在活塞 a 上放上一个 2 kg 的重物,则活塞 a 下降一段距离后静止然后对 B 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

13、,使活塞 a 上升到再次与汽缸口平齐,则此时 B 部分气体的温度为多少?(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 p0110 5Pa,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 2)34(15 分) 【物理选修 34】(1)(5 分)如图所示, ABGD 为某棱镜的横截面,其中B G 90,D75.某同学想测量该棱镜的折射率,他用激光笔从 BG 边上的 P 点射入一束激光,激光从 Q 点射出时与 AD 边的夹角为 45,已知 QEBG,PQE15,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_,若改变入射激光的方向,使激光在 AD 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其反射光直接射到 GD 边后 _(填“能”或“不能”)从 GD 边射出(2)(10 分)如图甲所示,在某介质中波源 A、B 相距 d20 m, t 0 时二者同时开始上下振动,A 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 连续振动,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两振动所形成的波沿 AB 连线相向传播,波速均为 v1.0 m/s,求:两振动所形成波的波长 A、 B;在 t0 到 t16 s 时间内从 A 发出的半个波在前进的过程中所遇到 B 发出波的波峰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