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773413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八讲 杂记随笔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杂记随笔阅读,2,(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3,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

2、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4,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5,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 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

3、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6,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7,【参考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4、。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8,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9,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

5、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10,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也更不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的被子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

6、,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11,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吏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12,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

7、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懒惰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13,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14,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

8、以为厢兵 籍:登记,A。鄙,见识浅薄。,15,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解题指导:做实词题,可从几个方面着手: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16,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

9、也 A B C D,17,A。是说国家长久没有战事,士兵衣食无忧,将导致骄纵怠惰;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是作者的结论。,18,筛选文中的信息。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解题指导: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1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

10、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20,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C。文中说:“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21,解题指导: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中心句,主旨句,重点分

11、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2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23,(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2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簿书听断,词类活用。,注意:(1)为吏、然、簿书听断;(2)督、用者、计其出入;(3)苟知、而、窃食,25,解题指导: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