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3.2.2 登 高 .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7294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3.2.2 登 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3.2.2 登 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控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后巩固:3.2.2 登 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登 高 一、基 础巩 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 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凋 伤( di o) 渚 清( z h) 霜 鬓 (b n) B. 暮 砧 ( z hn) 千载 (z i) 塞 上(s i) C. 青 冢 ( z hn ) 憔 悴(qi o) 朔 漠(s ) D. 省 识( s hn ) 潦 倒(li o) 万 壑 (h ) 解析:B 项, 砧 应读 “ z hn”, “ 载 ”应读“ z i ”;C 项, 朔 应读 “ s hu ”;D 项, 省 应读 “ x n ” 。 答案:A 2.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 释, 不当的一项是( ) A. 渚清沙白 鸟飞回 ( 鸟

2、儿飞回 巢) B. 无边落木 萧萧 下( 树 叶被风 吹落的声音) C. 万里 悲秋常作客( 这 里指到 处漂泊, 居无定所) D. 百年 多病独登台( 年暮垂老) 解析:A 项, 鸟飞回 是指 鸟儿盘旋 着飞翔。 答案:A 3.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 代汉语的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 A. 百年 多病独登台 B. 万里 悲秋常作客 C. 人事 音书漫寂寥 D. 分明怨恨 曲中论 解析:A 项, 百年 诗中指 到了年暮 垂老( 晚年);B 项, 万里 意指 诗人到处漂泊, 居 无定所;C 项, 人事 指 交游。前 三项 均与现代汉语 的意义不同。而 D 项, 怨恨 指不满 与仇恨 的情 绪

3、, 古今相同 。 答案:D 4.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 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 A. B. C. D. 解析:A 项, 百年多病独 登台 的 独 意为 独自 ; 独留青冢向黄 昏 的 独 是 副词, 只, 仅仅 。B 项, 孤 舟一系故 园心 的 一 是数 词; 一去紫台连 朔漠 的 一 是副词, 一旦, 一经 。C 项, 萧森 的 萧 意为 萧索、萧条 ; 萧 萧 是 拟声词, 风吹落叶 的声音。D 项, 接 均为 连接 之意。 答案:D 5. 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登高的 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 啸 、渚、 沙、鸟飞等具体的 景物, 进行 了生动

4、细致的刻画 。 B. 颔联也是写景, 但手法与首 联不同。如果说首 联是一幅 工笔画的话, 那么颔联 就是一 幅写意画。诗人抓 住典型 的景物 无边落 木和滚滚 长江加以渲染, 给读者 留下了 广阔的想象空间。 C. 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 人登 高望远, 无边的落木, 不尽的 江 水, 联想到自己漂泊万 里, 暮年 多病, 抒发了怨天尤人 的牢骚, 这是孤独者的 慨叹。 D. 尾联交代了自己的 近况, 也 是对自己一生穷困 潦倒的本 源的总结。其中, 艰难 既指 国家动乱的时世艰 难, 又 指诗人自身处境的 艰难。 解析:C 项, 抒发 了怨天尤人 的牢骚 之说不正确 。 答案:C 二、阅 读

5、鉴 赏 阅读 下面这首诗, 完 成第 67 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佳辰 强饮食犹寒, 隐几 萧条戴鹖冠 。 春水 船如天上坐, 老年 花似雾中看 。 娟娟 戏蝶过闲幔, 片片 轻鸥下急湍 。 云白 山青万余里, 愁看 直北是长安 。 注: 这首诗写于大 历五年春诗人 淹留潭州时, 即诗 人去世前半 年多。 鹖冠: 传说为楚隐者 鹖冠子所戴的 鹖羽 所制 之冠。 6 雾中看 笔触细腻含蓄, 使读 者惊叹于诗人忧思 之深及观 察力的敏锐。请分 析它的内 涵。 解析: 一是要结合小 注 背景资料 理解, 二是抓重点 词语理解。 作者已年老眼 睛昏花, 首句中 的 强饮 说明 多病 之身 不耐酒

6、力, 也透露 着漂泊中勉 强过节的心情 。第二句刻画 诗人孤寂的形 象。 鹖冠 点出 作者失去官职 不为 朝廷 所用的身份。 穷困潦倒, 身不 在官而依然忧 心时势, 思念朝 廷, 这 是无能为力 的杜甫最为 伤情之处。 雾中 看 非 常切合年迈 多病舟居观景的 实际, 给读者的感 觉十分真切; 而在真切中又 渗出一层空灵, 把作 者起伏的心 潮 也带 了出来。这种 心潮起伏不只 是诗人暗自伤 老, 也包含着更 深的意绪: 时局 的动荡不定, 变乱无 常, 也正如同隔 雾看 花, 真 相难明。 答案: 因诗人身体衰迈, 老眼 昏花, 看岸边花草如隔 一层薄 雾; 这不只是诗人 暗 自伤老, 也

7、因时局动荡不定, 变 乱无常, 如同隔雾看花, 真相 难 明。 7. 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 结有远神 。请结 合全诗分析 诗人 愁 的原因。 解析: 结合诗的最末 一句 愁看直北 是长安 来看 。这首诗表现作 者暮年漂泊江 湖, 而依然深切 关注唐王朝安 危的 思想 感情。所以愁 的根本原因也 就比较清楚。 再加上 强饮 之 体状, 鹖冠 之 身份, 都透露着 诗人愁的原因 。 答案: 年老, 从 强饮 老年 可以看出; 没有机 会报效朝 廷的痛苦, 从 戴鹖冠 可以看 出; 对时局多难的 忧伤, 从末句可以看出。 阅读 下面这首诗, 完 成第 89 题。 日 暮 杜 甫 牛羊 下来久, 各已

8、闭柴 门。风月自 清夜, 江山非故园 。 石泉 流暗壁, 草露滴秋 根。头白灯 明里, 何须花烬 繁。 注: 日暮: 大历二年(767) 秋, 杜甫 流寓夔州, 写下了 这首诗。 花烬: 灯芯结花, 民 俗中有 预报 喜兆 之说。 8. 第三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 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 诗歌意境的能 力。先描述图 画, 再概括氛围 特点。描述画 面时, 抓住主要 意象 石泉 草露 , 通过 暗 滴 可 概括出氛围特点。 答案: 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 潺而流, 秋夜的露珠凝 聚在草 根上。营造了凄寂 幽邃( 凄清 而洁净) 的氛围 。( 意思 对即可)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

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 诗歌情感的能 力。结合注释 和关键词分析 诗人情感。由 注释可知, 诗人 漂泊无依; 江 山非故 园 表 达出怀念故 园的愁绪。 头白 表现了诗人 已年老。 答案: 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 年老孤寂、怀念故 园的愁绪 。( 意思对即可) 阅读 下面这首诗, 完 成第 1012 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 微风岸, 危樯独夜 舟。 星垂 平野阔, 月涌大江 流。 名岂 文章著, 官应老病 休。 飘飘 何所似? 天地 一沙鸥。 10. 首联不是空泛地写景, 而是 寓情于景, 通过写景展 示诗人 的境况、情怀。这 一联展 示 了诗人怎样的境况 和情 怀? 解

10、析: 结合诗人的漂 泊行旅的背景, 准确 理解 细草 危樯 两个 形象寓意, 尤其要 理解 独 字在 诗句中表达 的思想 情感 。 答案: 意在表现诗人如今像江 岸细草一样渺小, 像江 中孤舟 一般寂寞的境况和 情怀。 11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包含着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解析: 古代文人的政 治理想是 齐家 、治国、平天 下 , 功名的获得 靠的是建功立 业, 而非靠写文 章, 杜 甫的仕途生 涯实 在是惨淡。应 扣住 岂 和 应 理解诗人的情 感。 答案: 声名岂止 靠诗 文获 得, 应 该建立 功业 来扬 名, 而诗 人偏 偏因诗 文而 出名; 做 官应 做到 老病退 休, 但因

11、 时局 动荡, 自己的官很早就被 弃置不用 。诗中包含着生不 逢时、时 运不济的愤慨。 12. 尾联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 解析: 重点在于准确 理解 沙鸥 这一 意象在诗中 的作用。此处是 诗人自喻。 答案: 飘然一身像什么呢? 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 一只沙鸥 罢了。诗人这里以 沙鸥 自况, 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 的感伤。 三、语 言表 达 13. 请比较李白和杜甫这两个 历史人物, 说明你更喜 欢其中 哪一位, 并陈述理由。 要求: 对两个人物进 行比较 。 不出现常识性 错误。 5070 字之间。 解析: 不管 选李白, 还是 选杜甫, 都要 结合其诗歌的 风格特点、给 人的启悟展开 回答。 答案: 李白是 诗仙 , 他用诗歌 释放着人生的激情, 令 人感觉 到生命的骄傲与不 平凡; 杜甫 是 诗圣 , 他用诗歌记 录 着历史, 让人体会人生 的真实, 进而努力前行。所 以我更爱 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