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爱的大熊猫教材简析儿童最喜欢动物,他们对动物最感兴趣,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从大熊猫的外表谈到它的贪吃,再谈到它的好喝,抓住儿童的兴趣指向,引领孩子满怀向往地去探寻大熊猫王国里的趣事。文章用浅显易懂、俏皮上口的语言将肥胖、慵懒、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形象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使孩子对它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量通过自主阅读去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想象等方式去感悟大熊猫的慵懒憨态与可爱。本课的重点在题眼“可爱” ,要引导孩子从具体描写中体会熊猫的“可爱” 。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去掉“可爱的” ,对
2、比读课题,感悟“可爱”一词画龙点睛的作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勾勒,加上“胖胖的” 、 “短短的” 、 “滑滑的”等叠词的运用,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大熊猫外形的可爱。这段简单易懂,可让孩子运用自己稚气的童声细读细体会,或对比课后第二题一、二句话,进一步体会大熊猫的可爱之处,发出由衷的感叹。第二段主要写大熊猫的吃,引导学生勾画出大熊猫吃竹子的动作、神态后,边读边想象,在想象空间里再现大熊猫贪吃的模样。箭竹:竹子的一种,秆高 3 米以上,深绿色,它的嫩枝叶是大熊猫爱吃的食物。第三段从贪喝的角度描写了大熊猫的可爱。可让学生按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本段。即首句是中心句,后面则是围绕这一句进行具体描写的。从
3、“喝干了又流满” 、 “流满了又被喝干” 、 “直到再也喝不下了才罢休”可以看出大熊猫的“贪喝” 。从性格上突出大熊猫的淘气与可爱。连续使用的几个动词:“闯” 、 “偷吃” 、 “扔” 、“挂” ,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个淘气的大熊猫形象。让人读来是既恼它,又爱它。这里,要放手让学生快乐地阅读,从朗读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教师可抓住大熊猫的形象、动作、性情,归纳小结,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谈谈大熊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进一步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然后过渡到学习最后一段,读一读,勾一勾,说一说为什么大熊猫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朗读时,可比较课后第 2 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句子表达的作用。本课生字可
4、以组对进行对比教学,如“扯”和“撕”同是形声字,教师可引导学习。“克”是重量单位,可引导联系生活记忆。书写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要让学生先观察各部件的位置先动笔。 “鹿”字教师可做范写指导。课后 1 题: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细细品味大熊猫的可爱,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意识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课后 2 题:让学生以读悟意,在读中明白大熊猫的可爱之处和备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原因;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第一个句子比较简洁,第二个句子比较具体。如:第一句只写了大熊猫的可爱,第二句具体写出了大熊猫的可爱的地方。课后 3 题:注意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读书边想象。同时也暗示了抓住重点探究学习的读书方法。此题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完成。自主积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有的学生觉得大熊猫长相可爱,有的认为它吃食的样子可爱,有的认为它喝水的姿态可爱,还有的认为它的淘气也很可爱 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积累的空间。学生积累语言后,可组织交流,说说自己积累这些词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