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回归系数:回归分析中度量依变量对自变量的相依程度的指标,它反映当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时,依变量所期望的变化量相关系数:衡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量复相关系数:在多元回归分析中,衡量某一变量与由多个变量线形组合后,对该变量作估计的变量之间线形关系密切程度的量标准差: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作为在一定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标准误: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样本抽样误差的标准差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是一条中间高,两头低,左右完全对称地下降,但永远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形曲线。标准正态分布:标
2、准正态分布又称为 u 分布,是以 0 为均数、以 1 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参数检验:指若总体分布为已知的数学形式,对其总体参数做的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指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直接接受总体分布,直接做的建设检验。率是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构成比是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均数: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四分位间距:上四分位数减去下四分位数。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作职业
3、性有害因素)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多可定量检测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越差。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对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要将防治三废污染的项目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食物中毒的发病特征:1、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爆发性,2、中毒患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3,发病者均与某种失误有明确关系,4、患者对健康人无传染性,无传染病流行时候余波,5 从中毒失误和中毒患者的生物样品中能检出引
4、起临床表现一直的病因。生物浓集,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沿着食物链在各生物体之间传递,某些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以逐渐增高。发生浓集的条件: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生物体造成致命性损害。生物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水中所含化学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良好。经消毒处理,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量限制值和网管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
5、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特征:突发性,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对公众的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程度。影响 Fe 吸收的因素: 机体对 Fe 的需求状况;膳食中贴的种类;非血红素铁吸收促进因素(抗坏血酸、肉类因子、核黄素)非血红素铁吸收抑制因素(植酸草酸胃酸缺乏或服用抗酸药物、卵黄磷蛋白)流行特点:一次严重污染后,流行呈爆发型,短期内大量病人发病,大多数病例发病期集中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疫源水处理后,流行可迅速控制。铊,慢性毒性作用。毛发脱落呈斑秃或全秃;周围神经损害,早起
6、表现为双下肢麻木疼痛过敏,很快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见视网膜炎,球后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职业性多发病,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的,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营养十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多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减少烹调用油,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三餐分配合理,零食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用饮料;限量饮酒;吃新鲜
7、卫生的食物。1、 卫生学,是在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外界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要求。2、 PHC 的内容: 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时治疗、康复防残3、 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 预防疾病即包括预防疾病的发生,又包括预防疾病的发展和防止伤残。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采取的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将预防策
8、略划分为三个不同等级,成为三级预防。9、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统一性,适应性,相互作用。10 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协同,联合,拮抗5、 环境污染物影响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广泛性,多样性。4N 亚硝基化合物污染:急性毒性会 伤肝,致癌,致畸,致突变。6、 人体对环境污染作用的反应:正常调解,代偿调解,失代偿调解地面水水量足,取用方便,水质软,易污染,自净能力强合理营养八字方针:全面均衡适量卫生公害病,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区域性疾病。水体富营养化,含有大量 NP 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河流湖泊海湾等缓流水域,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氧量下降,导致鱼虾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
9、华和赤潮,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漂浮于水面,从而使水体因浮游生物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湖泊中称水华,海湾中称赤潮。尘肺,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由粉尘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防尘方针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长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可导致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是威胁职业人群健康的重要职业有害因素水污染的自净,受污染的水体通过理化生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状。1、食物链: 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锁链关系成为食物链。2、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又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
10、为的或者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各种直接的间接地或者潜在的有害影响。3、 生物浓集,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沿着食物链在各生物体之间传递,某些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以逐渐增高。发生浓集的条件: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生物体造成致命性损害。生物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4、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转移和浓集,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生物体内浓度。7、 生物学标志物,是指测定外源化学
11、物引起机体或生物样本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或升华成分或生物分子改变的指标。8、 MAC,指长期接触或者摄入有害物后不会对其本身及下一代产生现代医学方法能够发现的任何病理改变或超过生理适应范围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最高浓度。9、 毒物兴奋效应,毒物在低于抑制浓度时对机体的刺激效应。1、 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协同,联合,拮抗2、 高敏感人群,因个体因素不同而对某些环境污染物质特别敏感的人,这部分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等有害物质的损害。3、 公害病,严重的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共同的病因、症状和体征等特征)4、5、 对流层,3/4,气象条件发生区,包括水蒸气烟尘杂
12、质,空气水平或垂直流动,气温。6、 温室效应,CO2 对大气的热效应(吸收红外线的强大能力)7、 UVA 色素沉着,过量造成光照性皮炎眼炎皱纹。UVB 红斑作用抗佝偻病,过量形成皱纹老年斑皮肤癌白内障。UVC 杀菌作用,通常地面上没有。8、 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各种分子原子在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或在外力冲击作用下,失去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而游离的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或原子上形成阴离子。9、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空气,当污染物的量超过大气自净能力,浓度超过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潜在的影响和危害。1、 SO2 标准,0.5/h 0.15/d NxOx
13、 颗粒物划分 100um,IP10um, 标准为 0.152、 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翻异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混合烟雾。强氧化剂,对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3、 煤烟型烟雾,煤烟和工业废气排到大气中得不到充分扩散引起的。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引发呼吸道刺激症状。4、 COPD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总称。5、 VOCS,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6、 。7、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水中所含化学性物质和放射性
14、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良好。经消毒处理,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量限制值和网管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8、 水体污染,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9、3、 介水传染病,通过引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使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 ,病发原因: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就供居民引用。处理后的水体重新被病原体污染。4、5、 HR,水俣病典型的特异性体征,包括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及听力障碍和
15、语言障碍。6、 水的净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 PH,水温,水的浑浊度,微生物的种类的数量。7、 地球生物化学性疾病,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含量失常,使当地人和动物不能正常满足微量元素需求而引发的疾病。8、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工业农业生活污染) (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 。土壤污染的影响是间接地,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转化过程比较复杂,污染物分解时间很长。9、1、 农药污染土壤产生的危害是间接地慢性的,主要影响酶系统,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和生
16、殖系统。有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2、 灾害,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类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的承受程度而不得不向外部求援的状况。3、 自然灾害,由于自然界物质极具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4、 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导致人员死亡;导致生存条件破坏(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危机,生活居住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卫生机构破坏,不良气候暴露)引发灾害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应激性疾病)5、6、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特定疾病。 (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
17、程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作职业性有害因素)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多可定量检测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越差。诊断依据: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处理: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7、8、 。9、 (宣革查水,密风管护)矽肺的并发症,肺结核,发展迅速,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全身免疫机能下降,粉尘增加了结核杆菌的毒力和活力,疗效不好,愈后差,诊断困难。肺心病,自发性气胸。1、 营
18、养,指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需要的过程。2、 营养素,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 (提供能量,参加人体组织结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3、 。4、 5、 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使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须氨基酸不足的部分。6、 N 平衡,反应集体摄入 N 和排除 N 的关系。 (B,N 平衡,I 摄入量,U 尿氮,F
19、粪氮,S 皮肤等氮损失。 )PRO 营养学评价(含量,消化量,利用率)7、 PRO 真消化率 =(食物氮 粪氮+粪代谢氮)/ 食物氮 8、 PRO 表观消化率 =(食物氮 粪氮)/ 食物氮9、 生物价 BV,反应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集体利用程度的指标。1、 脂类:磷脂甘油三酯和固醇类。2、 体内 CHO 的功能:储存和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成成分;节约蛋白质作用,抗生酮作用,保护肝脏。3、 食物 CHO 功能:主要的能量营养素,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形,提供膳食纤维,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控制体重和减肥。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预防结肠癌。4、 TEF,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
20、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5、 6、 V,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能量产生和调节机能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 能量代谢: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身体活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8、 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毒种:黄曲霉和寄生曲霉。9、1、 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范畴:传统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放射病。2、 食物中毒,摄入量大量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者将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潜伏期短,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摄入某种食物有关,没有传染性)3、 细菌性中毒多发生在动物性食物上,沙门氏菌中毒多发生在动物性食物上特别是畜类。发芽的马铃薯:龙葵毒。新鲜黄花菜中毒:类秋水仙碱。四季豆:皂素,植物凝血素。亚硝酸盐:肠源性紫绀。缺 VB1脚气病 缺 VB2佝偻病口角炎 缺 Zn长远性肢端皮炎 癞皮病痴呆腹泻缺 VA干眼病 缺 VC败血病 地方性砷中毒黑脚病IDD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氟骨症氟斑牙 氟斑牙(白垩性,着色性,缺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