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科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练习.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72073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科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科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6 分)1. 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核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质中 D、细胞的各个部分 2. 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B、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3.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从遗传性状血型的辨别就能推断父母血型的可能性B、从遗传性状血型的辨别不能推断父母血型的可能性C、从遗传性状血型的辨别就能准确判断

2、亲子关系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4. 对生物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生物体特有的特征是这个生物的所有性状 B、每个生物只有一种性状C、不同的生物具有相同的性状 D、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称为性状5. 下类现象属于遗传变异的是 ( )A、马和驴的后代是一头骡 B、水肥条件好植物长得高. C、同种生物体在不同的条件长势不 D、某种植物早晨开的红花到了下午就变成了蓝色6. 生物的所有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 ( )A、人体自身存在的染色体 B、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基因C、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7.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 )A、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

3、有一个 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 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 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 DNA 分子,DNA 上有一个基因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通过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的信息B、基因不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的信息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蛋白质不能体现生物的性状D、蛋白质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直接表现生物的性状9. 对精子、卵

4、细胞和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虽然是性细胞,但与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样多B、精子和卵细胞是性细胞,比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减少一半C、精子和卵细胞不是性细胞,所以与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样多D、精子和卵细胞是性细胞,但与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样少10.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和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性细胞中成单存在B、和染色体不同,在体细胞内单对存在,在性细胞中成对存在C、和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性细胞中成对存在D、和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内成单存在,在性细胞中成单存在11. 科学实验证实 ( )A、起遗传作用的是蛋白质和 DNA

5、分子 B、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 分子C、起遗传作用的是蛋白质分子 D、起遗传作用的是生物大分子12. 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 ( )A、都来自同一个卵细胞 B、都来自同一个精子C、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 D、都来自任意一个体细胞13. 对性状遗传解释合理的是 ( )A、父母亲没有的性状子女一定没有 B、子女有的性状一般是父母遗传的C、父母亲有的性状子女一定有 D、以上解释都没有道理14.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基因型B、惟一能够决定生物性状的就是基因了 C、基因和外界的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 D、生物的性状不是由蛋白质表现的15. 关于细胞中染色

6、体的数目和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22 对+XX B、人类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22 条+X XC、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22 条+Y D、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22 条+X+Y16. 对基因有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B、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C、成对基因 Aa 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 D、只有表现不出来的性状才是隐性性状17. 如果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a,他们后代基因型的可能性是 ( )A、全部为 AA 或 aa B、12 AA、13 Aa、14 aaC14 AA、24 Aa、14 aa D12 AA、l2

7、 aa18. 对人的染色体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体细胞中有 22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B、人的性细胞中有 22 对常染色体 1 条性染色体C、人的性细胞中有 22 条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D、人的性细胞中不含常染色体含 1 对性染色体19. 关于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基因在一般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化,所以表现出的性状也不容易发生变化 B、基因在一般条件下不容易发生变化,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C、因为基因在一般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化,所以表现出的性状也容易发生剧烈的变化。D、因为基因在一般条件下容易发生变化,所以表现出的性状不容易发生变化20. 对生

8、物的变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变异的性状都能遗传 B、生物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C、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才是遗传的变异 D、生物不能变异就不能遗传21. 对遗传病叙述正确的是 ( )B、 遗传病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的 C、 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在一出生就表现出来的D、 遗传病可分为可遗传和不可遗传的D、遗传病是先天就有的疾病,是现在医疗水平很难治愈的疾病。22. 下列关于近亲结婚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患遗传病B、一般情况下,近亲结婚与遗传病无关B、 一般情况下,近亲结婚较非近亲结婚生育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高D、一般情况下,近亲结婚生

9、育的后代容易生病。23. 小麦的矮秆是隐性性状,在小麦的卵细胞中控制矮秆的基因是 ( )A、单个的基因 d B、成对的基因 Dd 或 ddC、单个的基因 D 或 d D、成对的基因 DD 或 Dd24. 性染色体位于 ( )A、生物体所有的体细胞 B、雄性产生的所有精子中C、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D、雌性产生的所有卵细胞中25.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多.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C、无籽番茄中没有种子. D、人的红绿色盲.26. 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 ( )A、后代得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B、后代都得遗传病C、违反我国的伦理道德

10、D、后代的成活率低27. 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在某白化病患者的体细胞中,控制白化病的基因型是 ( )A、AA B、aa C、A D、a28. 双亲的性状遗传给后代,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受精卵 B、体细胞 C、细胞 D、生殖细胞29. 关于遗传病的病因是 ( )A、只有在基因改变时才发病 B、只有在染色体增失的情况下才发病C、不近亲结婚不得遗传病 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发的疾病30. 下列各组疾病中,全部是遗传疾病的是 ( )A、乙肝、白化病、色盲 B、白化病、色盲、先天性愚型C、乙肝、感冒、癌症 D、血友病、侏儒症、贫血二、简答题(每空 1 分)31. 生物体的_ _或_ _

11、叫做性状。生物体的_ _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人和动植物的性状主要通过_ _而遗传给后代。对生物的性状起决定作用的是_ _。32. 染色体主要由_ _和_ _两种物质组成。33. 每种生物的_ _内,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_ _,一条来自_ _。生物_ _中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成对的_ _上。34.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_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5. 由_ _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叫叫做遗传病。36. 绵羊的白色毛由显性基因 D 控制,黑色毛由隐性基因 d 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黑色母羊交配,生下了一只白色小羊和

12、黑色小羊。那么,该母羊的基因组成是_ _,白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_ _,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_ _。37. 2003 年 1 月 5 日 19 时 16 分, “神州四号”飞船经过 6 天的天空旅行,准确的返回地面。 (1) 、随飞船上天的有宁波市农科院的 100 颗总质量为 16.96 克的“甬选葫芦砧”的西瓜砧木种子,其实验目的是研究太空环境对种子细胞内基因的影响,基因是 DNA分子上起_ _作用的一些片断,它决定着生物的_ _特征。(2) 、 预计 2007 年,我国将发射“神州七号”飞船,请你拟定一个在太空中进行研究的问题:_ _ _ _ _。38. A 与 a 分别代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 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多少?(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