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阴四中教师语文教案课题:地下森林断想 九 年级 四七班 任课教师 公娜备课日期: 2014 年 12 月 12 日 编号:37学习目标1、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顽强忍耐的可贵,领悟到坚守信念,坚守未来光明的重要。重点 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顽
2、强忍耐的可贵,领悟到坚守信念,坚守未来光明的重要。 难点 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一提到森林,我们便不由地联想到那雄伟壮丽,遮天蔽日的景象。然而,你们见过地下森林吗?在那遥远的年代,火山爆发后,留下的死火山口里,长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真是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笔触,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吧!板书设计地下森林断想托物言志借物喻理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哲理深刻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一提到森林,我们便不由地联想到那雄伟壮丽,遮
3、天蔽日的景象。然而,你们见过地下森林吗?在那遥远的年代,火山爆发后,留下的死火山口里,长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真是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笔触,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吧!二、整体感知:谈谈对本文的初步印象过渡: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美,饱含感情,蕴含哲理的散文,现在,我们就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三、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语言(一)浏览课文,找出九个问句(二)品味前三个问句: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拉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欣赏一组森林的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画面的
4、内容。听读课文,检查自主学习效果。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1、提出品味要求2、听 37 段课文范读影片3、学生活动4、点拨:(1)是因为什么,地下森林长在这峡谷里?(参考答案:火山爆发,制造了峡谷、深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2)“你从哪里飞来?”这个问,还要留待下文才能得到解答。(3)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作者什么感情?(参考答案: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显得亲近,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热爱、关切、同情,对读者更有感染力)(4)可将这三个问句改成陈述句,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
5、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再同原句比较,哪种句式更能表达更丰富的感情。5、朗读(三)品味第 4、5、6 问句1、提出品味要求2、朗读第 10 段3、学生活动4、点拨:峡谷知不知道阳光不喜欢它?这几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阳光和峡谷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从上文看,作者无疑而问,以反问的形式,强化对阳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绪,表达出对峡谷的关切之情)5、朗读6、过渡:前六个问句,让我们明白了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阳光也不公平,使它遭受到了巨大的不幸(板书:不幸)面对如此的不幸,在那漫长的几千年、几万年里,它还在期待,合作
6、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学生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212 段。结合课后习题。还在希望。(板书:几万年)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什么呢?(四)品味第 7 个问句: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什么呢?(学生答:长成地下森林)(板书:地下森林)1、提出品味要求:同学们,从峡谷“几万年都在期待和希望长成地下森林”这一生命历程中,我们可感受到它怎样的精神、品格?2、朗读 1316 段3、学生活动,完成前三个品格的分析和板书(坚忍毅力、乐观自信、沉着谦逊)(点拨:第一,抓住第 13 段中的关键词;第二,14-16 段中
7、的长风、清泉、鱼鳞松为什么要帮它?)4、地下森林还有其它品格吗?(完成第四个品格“无私奉献”的板书)(地下森林不仅仅热爱生命,要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请中心发言人在全班来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长出来,更可贵的是把自己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5、现在,我们再回到第二个问句:“你从哪里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参考答案:地下森林不是从天上飞来,而是凭借自己坚忍的毅力,从幽深的峡谷里成长为一片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因而,前七个
8、问句,不仅仅表达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关切、同情、热爱,还有无限敬佩之情)(五)明确哲理(主旨)1、过渡:尽管环境极其恶劣,幽谷里树木的强者在几万年之后终于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杀而蔚然成林,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以感动和启迪,作者通过对地下森林的成长史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了一些疑难问题。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你们学完这篇文章以后,一定有很多的启迪,你能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谈谈你的启迪吗?你能用一个事例来验证这一道理吗?学生总结反思。2、学生讨论补充作者写作背景:像地下森林一样,人有时也会堕入低谷,人生中的艰难险
9、阻也会考验人的耐力、意志。作者张抗抗,19 岁的如花岁月正值“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了 38 个春秋,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因此,不怕命运不公,只要努力,只要忍耐,人生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3、明确哲理(主旨):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不怕命运不公,只要努力,只要忍耐,人生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六)小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正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地下森林的礼赞以及自己所感悟到的哲理,灌注在语言之中,
10、因而,我们品味本文语言,就无不处处听到作者的心跳,强烈感受到作者深挚的感情,并解读出蕴含在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就是我们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语言的依据。四、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语言1、同学们,本文语言不仅仅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启人深思的魅力,使文章具有理性美,同时,还运用了多种修辞,使文章富有文彩美。请同学们从修辞的角度,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分钟)2、筛选出以下句子分类进行品味比喻: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对地下森林的赞美之情,生动形象,形状相似)拟人:见 14、15、16 段(明确:由于用了拟人手法,把事物当作人写,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感情,处处体现人的品格与秉性)五、朗读比赛六、练习仿照下面语句中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两句话。“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云雾笼罩象,夕阳映射似”。(指导学生仿写的方法)七、全文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