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海啊,故乡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深情的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歌曲中多次运用了海浪的节奏,好象欺负的海浪,也好象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已经,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音乐活动中来. 二、学情分析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要正确处理好音乐的欺负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在海外的华人眷恋祖国的事迹,结合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或欣赏橄榄树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以上是我对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
2、)三、教学目标:12、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跟着范唱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2、过程与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和表现歌曲所蕴涵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四、教学重点、难点: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备课时间:2010.9.2 教案总序号:1 课题赶海的小姑娘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1能正确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并创造性地创编舞蹈动作,为同学们表演。2通过演唱及欣赏歌曲,感
3、知音乐的要素,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 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3教学 重点 难点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 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用不同的情感来感受大海的内容。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创编舞蹈为大家演出。有创造性地运用歌 曲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师:看老师今天有什么不同?(教师把裤腿挽起,光着脚丫)因为今天我想要到海边赶海去,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海边赶海啊?生:想!(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地欢呼)师:那就请几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赶海(放音乐赶海的小姑娘,请出几位同学到前面和老师一样卷起裤脚,随着音乐,拿
4、着海螺,贝克,耙子随着音乐一起舞蹈)生:(高兴得与老师同学们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师: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好听吗?生:非常好听,快乐的想要舞蹈。4师:在海边生活的孩子们都非常喜爱大海,因为大海的胸怀是宽广的,而且它藏着许多宝藏,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每当大海退潮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到海边赶海,享受着大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赶海喽!(出示课题)(出示图片)二、新授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好吗?生:(欢快的、高兴的、快乐的)师:我们再次听范唱,请说出歌曲里你认为比较难演唱的部分。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师:我们一起把难点解决,我们先把节奏读出来,再按节奏读歌词珊瑚礁上
5、捡起了一枚海螺然后唱谱,加上歌词。当演唱到33 071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整首歌曲都是这样,先按节奏读歌词然后再延长,最后完整视唱曲谱)师:前四乐句要唱的连贯,在连贯中又有不同,引导学生均匀地呼吸,第三乐句第二小节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情景导入,激发学生5学习兴趣。第一乐段(前四乐句),节奏紧凑,生动地表现小姑娘欢快、活泼的形象,演唱时要表现出小姑娘在海边赶海时高兴的情绪。后三乐句演唱时力度稍强一些,把附点四分音符时值唱够,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第二乐段(后三乐句),节奏舒展,演唱时要稍微抒情,表现小姑娘对大海的热爱。生:按照教师的不同要求完整演
6、唱歌曲,用欢快的声音演唱赶海的小姑娘,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教师指导演唱两遍)三、歌表演教师提供一些道具如海螺、贝壳、鹅卵石、小竹筐师:歌曲中唱到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有谁知道,珊瑚礁是哪个地方海边的植物啊?生:南方师:是的,这是一首演唱南方小姑娘到海边赶海的情景,我们也来到南方,体验一下赶海的乐趣好吗?师:我们分小组,来创编一个小舞蹈,表现一下光着脚丫,踩在松软的沙滩上那种赶海的欢快心情吧!生:分小组创编舞蹈动作。利用现有的一些道具或是自己安排人做道具,比如男生可以扮演海星等角色。小组练习。生:各小组汇报演出,小组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欣赏(一)导入6师:出示图片配乐大海啊,故乡朗诵:
7、对于大海,我一直着迷。每当面对着它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进入了超然物外、浑然忘我的境界。它的美丽,它的壮阔,它的激情,它的深邃,令我如痴如醉。(放音乐)(二)欣赏师:你听过这首歌曲吗?请你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生1:“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我感受到了大海的温情,它使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对我的爱就像大海一样的无私。生2:“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我喜欢这句,我仿佛听到了海外游子对我们祖国的呼唤,他们很爱我们的祖国!师:让我们一起随音乐哼唱歌曲生:一起有感情地哼唱歌曲,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师:歌曲中多次用了XX X.XX XX X的节奏,好像表现了起伏的海浪,请你们注意这里,虽音
8、乐划出旋律线。生:听音乐,划出旋律线,好像是起伏的海浪。7五、小结:本节课你有何收获?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提高其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反思教师以鼓励为主,做出评价:同学们评价的都很好,表演的同学也很有创意,动作优美,我仿佛真的来到了海边,闻到了大海的气息8备课时间:2010.9.3 教案总序号:2 课题丰收欢乐而归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难点: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 。
9、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9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 ,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 ,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5、开一个音乐发布
10、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让学生感受 10乐曲中不同 的速度所表 达的不同情绪。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备课时间:2010.9.8 教案总序号:3 课题大海啊,故乡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11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难点是通
11、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二、学唱歌曲:12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三、引导创作: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2、欣赏有关“三峡” 系列景色(图片等)13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 、 “颂三峡 ”、 “唱三峡”的主题)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热爱 大海的感情。备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