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答题词句理解题? 看清题目要求,结合原文,简要作答。.问“指的是什么” 、 “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一般能在文中直接找到信息照抄作答。如: (朝阳一模 16 题)文章第二段末尾划线句子中的“时间差”指的是什么?天文时间与原子时间不一致。100 练 哀乐中年第 3 页 2 题:这里所说的“诗意”指的是什么?回忆少年生活,能使你领略到生活的壮美、懂得天地间的爱。100 练 冬日香山第 17 页 3 题:文章第三段讲的“重负”指的是什么满世界攀附于山的花叶和满世界没完没了的游客B.直接要求“解释并分析语句在文中的意思、含意”要求点手法、说内容、明感情、谈效果如:
2、100 练 张家界第 12 页 1 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100 练 离太阳最近的树第 97 页 3 题:解释并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对着高原的酷热和缺氧微笑” 、 “好像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然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表达技巧类? 海淀一模第 18 题:文章第三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修辞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朝阳一模第 18 题:第二段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金铃子的后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语言生动形象? 比拟。
3、固有修辞意义:把物拟人化,把人拟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拟物或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形象生动具体,抒发强烈的情感。? 比拟把物拟人化,把人拟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拟物或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形象生动具体,抒发强烈的情感。拟人手法常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作者直接与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便于抒情。? 100 练 杨柳15 页 3 题。? 反复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 引用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的说明问题;引用谚语、歇后语、熟语等能使文章通俗,引用格言、名
4、句、历史掌故等,能使文章典雅增加文采;引用的内容能同上下文构成对比、映衬,铺垫、照应等关系。 ? 反语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就是反语。 其修辞意义是:表达强烈不满、嘲弄、讽刺或调侃之情。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 例 1、2000 年全国春季高考卷第 21 题:“第一自然段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原文】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
5、必属于人! ? 【答案】此处用了反证的手法,杰作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使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语言幽默辛辣。 ? 象征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 (2001 年全国高考第 21 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 22 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21 题:“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22 题
6、:“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灵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 ”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 对比和衬托:对比突出事物特征更加鲜明。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强化作者态度情感;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 ,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为一正一反,没有主次。? 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 例朝阳一模第 19 题:文章引用豳风七月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100 练 一个人在山上第 23
7、 页“作者写山的同时,想起小时候家乡的稻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04 年江苏卷第 20 题:“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 ? 【原文】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
8、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
9、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 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的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
10、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境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好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谋篇布局及材料运用? 100 练 春天的梦第 6 页 1 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100 练 泥泞第 8 页 1 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对文章开头内容或写法的提问,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作答,结合文章说在内容上写了什么,在形式方面,开头部分多为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作对比,或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对文章结尾内容或写法提问,在
11、形式方面,多为提升强化主旨,照应开头或题目,表达作者的情感。? 对文章结尾内容或写法提问,在形式方面,多为提升强化主旨,照应开头或题目,表达作者的情感。? 例如 朝阳一模第 20 题:文章结尾的两个问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何用意?? 100 练 冬日香山第 17 页 4 题: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文章中间出现的一句话,或单独一句话的段落,问及作用多是过渡作用。? 100 练56 页 8 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概括归纳类? 海淀一模 19 题: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答。?
12、100 练 春天的梦第 6 页 3 题: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100 练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第 10 页 2 题:作者说“乡村喂养着城市有哪些表现,请分点概括。? 此类答题多为让大家分段落分层次。若指定在第几段内答题,则为段内数句子分层次。若是就全文作答,多为全文分几个部分,概括作答。? 还有种概括归纳题是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简要的概括。? 如100 练 清欢30 页 1 题: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第 4 段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 如100 练 灯火的温情32 页 2 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 ,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如100 练 泰山很大56 页 1 题: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