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落到实处,提高计算能力宁化小学 叶煊华计算教学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因此计算教学历来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以下几点是计算教学中的感悟:一、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同时它对其它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观察力、记忆力、表达能力等的训练都可以在培养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得到渗透。根据教学实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
2、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 1.培养学生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常粗心大意,看不清楚题目,或者把数看错,如 6 看成 0,7 看成 1,或者把符号看错,如“”看成“+”,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字和符号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再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法则细心计算的习惯。对于跟计算有关的概念、法则,要熟练掌握,用到时有清晰而完整的第一印象,根据法则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避免计算中的一错再错,培养学生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认真细心耐心计算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验算的方法有很
3、多,因题而异。一般加减相互验算,乘除相互验算;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用直接法和简便法两种方法计算,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对于解方程或方程组,可以把得到的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检查和验算的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检查、积极验算的习惯。4.。培养学生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的习惯。二、学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课题,计算的枯燥乏味往往使学生知难而退,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单调的教学方式,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小学生
4、的具体情况,创设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爱学习、愿学习,让枯燥的计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充分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计算。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 9 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 3 个,93=3(盘) ;(2)每盘放 9 个,99=1(盘) ;(3)每盘放 2 个,92=4(盘) ,多 1 个;(4)每盘放 4 个,94=2(盘)多 1 个;(5)每盘放 5 个,95=1(盘)多 4 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
5、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对计算长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学习计算。三、讲清算理,循序渐进大纲强调, “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 , “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现行的教材中,对于计算法则都不予以归纳,提倡算法多样。但归结到一点,都要明确算理,不管你事用什么方法,都要明确,你是为什么这样算的。算理是很抽象的,是教学中的难点。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
6、从动作开始的。 ”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就必须在形象思维与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用深入浅出,明确算理。或者可以借助学具,探索领悟。如教学用两位数乘要使学生理解两点:2413 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 13 个 24 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 先求出 3 盒的支数是多少即 3 个 24 是多少,再求 10 盒的支数是多少即 10 个 24 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 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7、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 位置原则, “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 3 个 24 得 72,所以又要和乘数 3 对齐写在个位上。 “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 10 个 24 个得 240, (也可看成 24 个 10)所以 4 要写在十位上”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四、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计算教学的各个阶段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在教小学二年级乘法口诀那部分知识,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题目 7*8+7.,应该怎样计算呢?有的孩子就是先算 7 乘 8 等于 56,然后 56 加 7 等于 63.当然这种方法在计算上是没有错的,但这时候更应该从乘法的意义出发,明确 7 乘 8 可以看成 8 个 7,7可以看成一个 1 乘 7,也就是一个 7,那么这道题就可看成是 8 个 7 与 1 个 7 的和,那是几个 7?9 个 7,这是为了后面的简便计算打好基础。其实数学的知识点实在不经意间慢慢的渗透。这种例子的数字很小,而且结合乘法口诀表,学生是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的,到了后期学简便算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自然会把算式看成几个几加减几个几个,为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