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68662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蒙台梭利教学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 五项工作领域的工作探索日常生活练习区、感觉教育区、数学教育、语文教育区、文化教育区各自独立,息息相关,缺一不可。二 教学三要素的自我检核1 人的方面:家长、教师互动模式的建立2 课程方面三.蒙特梭利教学的新价值对全世界而言,蒙特梭利教学法已创造了极大的贡献。因为电子科技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的生活形态,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衍生出许多的文明后遗症,如生态系统的破坏,人口的增长,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的代价.这些问题必须由年轻的一代承袭先人的代价, 继续不断地挑战克服.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要用科学的教育来建构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独立性,自治力和自信

2、心.这些能力的养成,也正是蒙特梭利教学的目标.要想达到蒙特梭利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对孩子的了解,以孩子自己的经验,培养孩子自己本身的能力,也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样的教育,才可能培育出未来所需要的人.这也.蒙特梭利教学法存在的真正价值,因为它为未来的教育,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蒙台梭利教学蒙台梭利教学法是风行世界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模式之一 ,因其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效果受到全世界幼教界的热烈关注和欢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国际上誉为“日不落“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有着先进的教育观、儿童观,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了解儿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把握住儿童发展的

3、各阶段敏感期,有目的地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直观实效的蒙台梭利教具,让幼儿主动学习,在愉快的动手动脑中促进各种潜能的发展,建构完善的人格。蒙台梭利其人-意大利第一位双料女博士,医学博士、教育学博士 蒙台梭利教育是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所创立的。1870 年 8 月 31 日她诞生在意大利安科那省奇纳瓦里。她的父亲亚历山卓 蒙特梭利是贵族后裔、思想保守,母亲蕾柰德 史托普尼系出名门、美丽而开朗。蒙特梭利是家中的独生女,但母亲并不溺爱她,所以蒙特梭利从小就能够关怀别人,并培养出择善固执的个性。 13 岁的时候,蒙特梭利进入一所专收男生的技术学校就读。在那儿她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阶段是

4、她日后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径的思想来源。20 岁时,蒙氏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她坚决地拒绝父母要她当老师的要求,决心研读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为此父女反目,父亲甚至切断她的经济来源。几经波折的她终于在 22 岁时进人罗马大学医学院,从此蒙氏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并完成学业。艰辛的求学过程,却也奠定了她在生物学的深厚学养,帮助她了解人类成长的法则。 26 岁时,蒙氏以极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名震全国,父女两人又合好。虽然贵为女医学博士,然而她却仍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她只能在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科诊所担任助理医师,就在这时候,她开始接触白痴儿童,并对他

5、们产生同情,也开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也因此对教育产生兴趣。她着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也开始精研法国医师伊塔.塞根及意大利人类学者塞奇的著作。在精神病诊所两年,奠定她的发展智力需要透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念。 1898 年蒙氏担任国立启智学校校长一职,她开始将自己根据塞根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地应用在那些可怜孩子的身上。特殊的观察法教育法及精心研制各式各样的教具,都被用来帮助,增进他们的智能。结果两年后,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她认为不可能的事。他们不但会讲会写,并且也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儿童们举办的公共考试,这惊人的成就却促使蒙氏沉思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否出现了问

6、题?是被压抑?或被不正当的教法所贻误?于是她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开这迷题,于是她毅然决然的辞去校长的职位,重返罗马大学注册当学生,钻研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正常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有关学科,以便彻底了解成长的自然法则。 1970 年罗马不动产协会在圣罗伦斯设立了二座相邻的大型公寓,专收那些没人照顾的贫穷幼童,蒙氏受聘在那儿指导,并命名那地区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意思是指它是个能供给孩子发展的机会的环境,它是公寓中的学校。在儿童之家里,蒙氏所应用在那六十位三至五岁的小孩的方法,得到了惊人的成果-人类智慧获得提升,无穷的潜能被发掘,次成效使儿童之家誉名为现代教育的奇迹声名远播参观者络绎不绝,欧洲

7、国家也都纷纷仿效设立.儿童之家。并邀蒙氏前往开设师资训练课程。 1912 年蒙特梭利应邀至美国访问并受到爱迪生等名人的欢迎。1918 年因屈伯克等学者的反对,致使蒙氏教育受到冷落达 40 年之久。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蒙氏被迫避居印度,然而她的儿童之家和师资训练单位,在战后欲迅速地传遍世界各地。1952 年 5 月 6 日蒙氏不幸逝世于荷兰的诺地威克,享年 82 岁。蒙台梭利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为幼教事业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 以往人们认为幼儿是个脆弱的个体,是个等待大人灌输知识的器皿,大人如果不教导他,不灌输知识给他幼儿就无法获得智慧与知识。但蒙氏就不是这么认为,她认

8、为幼儿虽小,但却具有内在潜力和自己的人格。她认为幼儿是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大人应尊重他,大人应帮助他发展人格,建构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想要教他。蒙氏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师与幼儿单向输送的教学方式而主张由老师提供幼儿能力发展所需的教具和环境,并透过为幼儿预备的环境和教师三者间积极的互动来开展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潜能,使幼儿能达到正常化,(满足感、成就感、专注力)并进而追求宇宙的和平。 蒙特梭利教育能培养出自发性学习的孩子,能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自信心并能守纪律、尊重别人。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

9、的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这些知识领域的学习。1. 日常生活教育 a. 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c.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d. 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e. 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f.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g. 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h. 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i.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2. 感官教育 a. 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b. 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c. 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

10、力,培养注意力 d. 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e.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f.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3. 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a. 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b.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c. 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d. 学习空间、时间概念 e. 学习守恒 4. 语言教育 a. 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b. 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c. 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d. 欣赏文学作品 e. 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f. 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 科学文化教育 a. 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b. 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c. 培

11、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d.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e. 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蒙氏教育的原则以儿童为主 -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 0-6 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

12、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特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的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蒙特梭利教学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

13、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蒙氏教学法,使用多种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很多颇为高深的内容,比如:平方、立方的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等自然与物理知识。成年人往往觉得不可思议,学前幼儿怎么能理解这些复杂知识呢?但当你仔细研究蒙氏教学法后就会恍然大悟。蒙氏教具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按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蒙氏的教具也分为: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五部分。在蒙氏精典教具的基础上,还不断延伸出很多新的适合中国孩子的新教具。 蒙氏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有一样,当孩子没有拿到他想要的教具时,他就要学会等待。因为等待,当他拿到这样教具时,他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会玩得更加认真。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会向那个小朋友学习,避免他所犯的错误,培养观察能力。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同样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