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67772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状: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是人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贫富逐渐悬殊,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全社会范圈看中国的收入差距仍小于西方国家,但仍是收入差距较大。中国收入差距 ,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上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比城市要高,全国差距比城市农村差距要高出许多,显示出城乡差距目前仍较大,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全国的基尼系数都呈扩大趋势。并且,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 危害 1 抑制了有效需求和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拉大,需求不足。收入差距扩大已引起越来越明显的经济结构失衡。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储蓄过度和大众消费增

2、长滞后,内需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2 导致城乡公共服务条件差异的扩大,从而严重影响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3 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影响和威胁;4 地区差距的扩大,社会公众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强烈反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5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日益严重也产生了社会贫困问题贫困面的扩大必定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6 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整个改革时期尤其是 90 年代,全国居民总体上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但农村人口比例大,且城乡差距过于显著,所以全国的福利指数并不高;7 收入差距拉得越大 ,社会不安定。 “下岗”人员增多,农村“贫

3、困化” ,抢劫盗窃暴力犯罪不法现象等不断的出现 ,带来社会不安定问题;8 收入差距拉得越大 ,初级消费市场难以向高级消费市场发展 ,人民的生活质量就难以提高 。原因 1 垄断性的生产和服务行业制约了经济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 。垄断性的生产和服务行业,凭借对资源垄断的优势,形成了不合理的垄断收入,这些行业的职工收入奇高。而普通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 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50%。2 工农业存在着剪刀差的问题。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不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翻倍上涨,导致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增幅不断下降。二元制的体制制约着农村市场化程度

4、的提高,导致市场结构功能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民参与市场发展的成本费用较高。没有市场意识,没有市场信息,产品的质量较低,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扭曲 。实际上我们更注重了效率、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忽视了公平。 4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收入差距与部门自身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改革将企业职工的工资与绩效挂钩。拉开了企业内部职工间的收入差距,同时也拉开了实行承包制企业与非实行承包制企业之间的差距。经济体制改革,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5 政治影响以及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

5、。一是错位干预,从再分配领域进入到初次分配领域;二是直接干预以至强势干预甚至随意干预;三是权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直接参与受益分配权力资本化趋势明显;四是政府缺乏有效的一整套干预再分配的政策体系和手段,致使收入不平等在初次分配扭曲的基础上再分配进一步恶化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这使得城乡分算的收入差距要明显低于城乡混算的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是导致全国总的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 国家人为地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反过来又束缚了

6、工业的发展。 7 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不合理收入,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 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 31 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 9 倍。一,财政资金通过部门渠道分配存在严重管理漏洞。大量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二,金融腐败普遍存在。三,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例如各地党政官员入股煤矿,这些“股权”多是凭审批权、检查权、资源控制权换来的。还有官员受贿所得;第四,土地收益流失。这是房地产开发商暴利和权力相关者灰色收入的来源。 本该用来补偿失地农民和用于社会长远发展的土地收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地

7、方当期额外收入,使用严重缺乏监督。五,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国有企业改革伴生了国有资产流失, 损害国家利益使一部分人获得不法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制度缺陷。制度缺陷造成的灰色收入干扰了国民收入的正常分配。在初次分配领域,灰色收入导致要素配置扭曲,造成低效率并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在再分配领域,灰色收入造成国民收入的逆向再分配,把本该用于低收入居民的资金通过非正当途径转移到权力相关者手中,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 解决办法.1 政府真正切实地保障农村居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关注农民,农村,农业;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进而缩小总体

8、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环节.2 应该采取措施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即要通过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不规范收入和打击非法收入来消除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使社会形势趋于稳定.3 政府应当退出不属于自己控制和干预的领域。那些应当而且必须由政府进入的领域特别是社会发展领域,政府应当从直接无限干预转变为间接有限干预。解决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和不清的问题。按照有进有退,进退有序的原则逐步退出初次分配领域进入二次分配领域规范行政权力行为完善转移支付功能4 统筹兼顾,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人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加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次分配更要注重公平,加大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制度,加快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建设,提高城

9、乡居民贫困线,切实保障低收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5 加速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在国民产值中, 随农业比重下降而工业比重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的上升。政府采取的限制城市化的政策实际上排斥了“城市化”, 因为许多乡镇企业所在地实际不具备城市功能。如果能在有条件的城市周围扩建城区或建立卫星城,或将现有县城、乡镇扩大, 则将极大的促进目前不景气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还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为农村人均收入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大量剩余劳力束缚在土地上,形成隐性失业,导致生产率低下,若能将一部分多余劳力挤出, 农村生产率将提高,农民

10、人均收入也会上升。 6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前政府向居民的转移支付主要集中在城市,且方向不合理。政府应当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 7 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税制,依法治国。税制不健全也是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例如遗产税和赠与税未开征。税收征管方面也不容忽视,8 要改进垄断性生产和服务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垄断行业工资调控制度和政策,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加大税收“提低、控高”的调节力度,根据现实情况改进个税起征点、超额累进税率和层级。提高消费征税税率并扩大征税范围,加快试点推广物业税,开征遗产税和

11、赠与税等。在税法税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个人收入的不合理差距就可能得到有效控制。9 加快东西部区域协调政策,缓解地区间人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政府应该运用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杠杆来均衡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地区协调发展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以适当倾斜,使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互补,协调发展。国家应给西部落后地区基础建设以重点资金投入,为这些地区对外开放创造条件。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政府应当提供经费,使贫困的学生能接受教育,否则,教育上的不平等 ,势必进一步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在我国,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通信能力

12、差,接受外界的影响低, 妨碍经济增长。落后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于目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意义。 10 同时,要积极推进社会三次分配,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实现在城市就业农民工的稳定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11 加快公共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政府改革步伐,从体制上消除腐败滋生的根源。具体研究如何将灰色收入纳入收入分配统计的视野。通盘考虑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有些工作还需要与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结合进行。针对管理制度中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寻租腐败行为和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逐项形成改革方案并推进。 建立规范和公开透明的制度。减少寻租空间,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规范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健全审批、许可、监管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从长期来看,只有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才能形成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和公共部门管理的合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