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眼耳鼻喉口腔护理技术课程标准教 学 单 位 医护学院 所 属 专 业 护理 使 用 教 材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编 制 时 间 2012/4/11 教 务 处 制2眼耳鼻喉口腔护理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眼耳鼻喉口腔护理技术课程编码:01080008 授课对象:09 级护理专业开设学期:第四学期学时:36 学分:2 前导课程:内科护理技术后续课程:社区护理学编制人:黄涛朱小江编制时间:2011/4/11审定人及审定时间: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教务科长: 年 月 日 教学单位负责人: 年 月 日 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五官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主
2、要包括五官科疾病病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五官疾病护理的整体概念,理解五官科护理的科学内涵,能独立应用五官科护理程序,参与实施五官科护理,为五官科患者提供健康的护理服务。(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学生创新、就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与科研工作结合,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与课题研究,实现实训、课堂、临床三结合。首先,在课堂学习船体结构与制图理论知识,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随后,学生在实训室或临床进行实际具体工作,使学生的知识及时转化为成果。(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注重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了确保工学结合的真正实施,本课程组以“四个结合”作保障,即教学内容校企结合、教师队伍专兼结合、教学环境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理实结合,以“三种形式”为载体,从根本上改变本课程教学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从知识到知识”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眼、耳、鼻、咽、喉、口腔各部应用解剖生理及其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独立的对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应用护
4、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2)方法能力:熟练掌握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患者的常用检查及护理操作技术。能对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具有运用常用五官科护理操作技术进行五官科护理的能力以及常见五官科手术护理配合的能力。在老师指导下,能对五官科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3)社会能力:3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五官保健服务和开展五官健康教育的能力。能在医院和社区进行专科健康教育,提出预防保健计划。2、知识目标(1)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其护理措施。 (2)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3)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
5、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 四、课程设计(一)教学内容与具体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序号 学习情境(课程单元)学习子情境(学习单元)知识 能力 素质1眼的应用解剖生理(2 学时)1.1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其护理措施。 能独立的对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常见护理诊断,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2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1 学时)2.1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能对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
6、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工作的观念和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真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1 学时)3.1 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了解常见五官科疾病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具有运用常用五官科护理操作技术进行五官科护理的能力以及常见五官科手术护理配合的能力。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4眼科患者的护理(12 学时)4.1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1.说出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2.记住眼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3.描述交感性眼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在老师指导下,能对五官科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
7、抢救。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44.2 结膜及角膜病患者的护理1说出各型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2记住各型角膜炎的护理措施。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五官保健服务和开展五官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学习常识五官科护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4.3 白内障患者的护理1.说出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2.记住眼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3.描述交感性眼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治。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4.4 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1.说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诱因; 2.描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和体征; 3.记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
8、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真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4.5 葡萄膜和视网膜及玻璃体病患者的护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1.说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级及其临床表现; 2.记住虹睫炎散瞳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描述视网脉动脉阻塞和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4.6 眼外伤患者的护理掌握眼外伤的病人护理技巧1.说出外伤性前房积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记住眼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3.描述交感性眼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
9、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5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2 学时)5.1 耳鼻的应用解剖生理掌握婴幼儿咽鼓管特点;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鼻出血好发部位;咽的分部及各部能运用所学解剖知识进行病例分析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5重要解剖结构;小儿喉腔解剖特点与临床意义。5.2 咽喉、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了解耳、鼻、咽、喉的生理功能。能运用所学解剖知识进行病例分析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6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2 学时)6.1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理解眼耳鼻喉科的管理方式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
10、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7.1 耳部的护理学会耳科患者的护理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耳科病例进行分析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7.2 鼻部患者的护理学会鼻科患者的护理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鼻科病例进行分析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7.3 咽部患者的护理学会咽科患者的护理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咽科病例进行分析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7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护理(8 学时)7.4 喉部患者的护理学会喉科患者的护理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喉科病例进行分析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五官疾患者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8口腔科患者的护理(6学时)8.1 口腔患者的护理学会口腔科患者的护
11、理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口腔科病例进行分析爱护器械和仪器设备(二)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学习子情境(学习单元)学时 学生任务 教师任务 教学素材(案例、项目、课件、设备、工具等)学生提交作业或作品(报告、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方法 教学地点眼的应用 2 学习掌握 眼的应用 挂图、模型 病例分析报 课堂提问 教室或多6解剖生理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解剖生理 告 媒体教室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1 学习掌握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病例,视频 讨论小结 操作考试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1 学习掌握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眼科护理管理及
12、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病例,视频 讨论小结 课堂提问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眼科患者的护理12 学习掌握眼科患者的护理眼科患者的护理病例,视频 病例分析报告操作考试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2 学习掌握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挂图、模型 病例分析报告操作考试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2 学习掌握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病例,视频 病例分析报告操作考试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护理8 学习掌握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护理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护理病例,视频 病例分析报告课堂提问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口腔科患者
13、的护理6 学习掌握口腔科患者的护理口腔科患者的护理病例,视频 病例分析报告课堂提问 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三)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1、设计原则和依据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学生学习能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2、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一览表学习单元(子情境) 能力目标 相关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可展示)考核方式1.1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1.1.1 了解眼的解剖生理了解眼的解剖生理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讨论了解眼的解剖生理2.1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2.1.1 掌握眼科患者的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常见类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进行案例教学课堂病例评估73.1 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
14、术操作3.1.1 眼科患者的手术护理 3.1.2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手术室护理常规病例演示、多媒体教学、视频观摩4.1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4.1.1 能结合病例为眼睑及泪器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五官科系统化整体护理、护理记录根据病例按照护理程序讨论后制定整体护理措施以书面形式列定护理计划4.2 结膜及角膜病患者的护理4.2.1 能根据所学为结膜及角膜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结合病例展开讨论教学为某结膜及角膜病人列定基础护理计划4.3 白内障患者的护理4.3.1 能结合病例为白内障病人提供优良的特殊护理老年护理学 病例教学法为某白内障病人列定特殊护理计划4.4 青光眼
15、患者的护理4.1.1 能结合病例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病例教学法为 4 青光眼病人列定护理计划4.5 葡萄膜和视网膜及玻璃体病患者的护理5.1.1 能熟练鉴别葡萄膜和视网膜及玻璃体病,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护理诊断和措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病例教学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护理诊断和措施4.6 眼外伤患者的护理4.6.1 能根据表现列出相应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眼外伤患者病例分析病例分析列出相应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5.1 耳鼻的应用解剖生理5.1.1 耳鼻的应用解剖生理讨论教学、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教学法5.2 咽喉、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5.2.1 咽喉、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病例教学法6.
16、1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6.1.1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管理学 病例教学法常用操作考核合格7.1 耳部的护理7.1.1 能根据表现列出相应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耳部解剖 病例教学法列出相应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7.2 鼻部患者的护理7.2.1 具备用药观察和用药护理的知药物治疗护理 讨论式教学列出常见的鼻部疾8识、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病7.3 咽部患者的护理7.3.2 具备咽部患者护理的基本知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讨论教学、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4 喉部患者的护理7.4.1 咽部患者的护理护理计划患者家庭护理、社区防治结合病例展开分析、讨论列定家庭
17、、社区护理计划8.1 口腔患者的护理8.1.1 口腔患者的护理 口腔护理 讨论教学列出相应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五、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一)教学模式1、本课程以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主线,以临床护理真实病例为依据,实现校内、校外一体化,突出情境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并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2、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特点,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启发引导方法等。(二)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录像、实验、见习、实习。六、教师能力要求:数量、能力教师数量要求:
18、 2-5 名教师能力要求:护理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从事五官科临床工作一年以上,具有较强的五官科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课堂组织及沟通技能。七、教学要求:校内外学习场地、设施校内教学场地:教室、多媒体教室、五官科实训室八、课程考核评价考核方式与标准见表二至表五表二 考核方式与标准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1 项目考核 考核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详见表三 602 独立实践 考核学生在两个独立实践项目中综合技能的应用,详见表四 103 综合项目实 训 考核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详见表四 104 笔试 综合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详见表五 105 评估 根据给
19、定的病例进行评估,检查熟练 56 小组互评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其在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397 自评 自我评价 2合 计 100表三 项目考核标准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1 学习态度 职业素质、实训态度、效率观念、协作精神 52 过程操作 操作规范 253 实训报告 文档写作能力、文档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204 课内实践 操作规范 50合 计 100表四 独立实践或综合项目实训考核标准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1 眼科常见护理 操作 能熟练进行各项眼科操作 402 常见护理操作 能熟练进行各项耳鼻喉科科操作 403 口腔科常见护 理操作 能熟练进行各项口腔科操作
20、20合 计 100表五 笔试考核标准序号 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 成绩比例(%)1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12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 23 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74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55 结膜及角膜病患者的护理 56 白内障患者的护理 57 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58 葡萄膜和视网膜及玻璃体病患者的护理 59 眼外伤患者的护理 510 耳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511 咽喉、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 512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513 耳部的护理 514 鼻部患者的护理 515 咽部患者的护理 516 喉部患者的护理 517 口腔患者的护理 15合 计 100九、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二)教学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教学参考书10(五)期刊杂志(六)网络资源(七)社会服务(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此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十、其它说明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