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扬党校教风 完善干部培训体系大力弘扬“勤奋求真、博学践行、严谨治学、尚德奉献”的教风,是党校适应干部培训新要求,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优秀党员干部的有效保障。各级党校作为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好这一作用,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承担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党校校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训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干部培训质量。一、以贴近实际为主,勤奋求真,拓展党校培训内容,适应干部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为中心,在拓展培训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到党校培训的学员,多是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领导骨干或后备干部,他
2、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把干部从工作岗位抽调到党校学习培训,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所以,在干部培训的课程设置中,既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课,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任务,以突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线设计培训内容,真正起到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素养,锻炼党性修养,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各级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校的教育教学,就要努力帮助学员在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在
3、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中央精神和决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创造性上多下功夫。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要在中央确立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大框架下,根据干部的层次、类别有所增减、有所侧重、有所变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有所创新。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重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在拓展培训内容的广度上下功夫。一是努力贴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干部到党校学习,常常是“带着问题来”,即带着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希望在学习培训期间找到答案。因此,党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绝不能“隔靴搔痒”,必须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起到沟通
4、思想,解疑释惑,努力实现“带着成果走”的目标。二是努力提高干部的行政能力和知识水平。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的行政能力和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干部培训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干部的宏观决策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各方面新知识的学习。三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为重点,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开设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阔干部视野。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干部教育培训特点一是实行分类编班,全
5、面开展分类培训。可根据干部调训的不同对象、目的和要求,将党校主体班次划分为长、中、短三种学制,培训班、进修班、专题研讨班三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班次设置,分类别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力求做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学制班次教学培训的个性化、差别化,在解决“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上求实效;二是分设大小班,逐步推开大小班教学。对人数较多的班次,第一阶段全班一起学习党政干部必备的共性内容,第二阶段根据工作性质和学员需求分小班上课,满足学员不同需求。三是积极推广和实施菜单式教学,扩大学员选择余地,增强党校培训的吸引力。可在共性内容培训结束后,推出一系列专题,让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专题和讲课人,
6、实现由“你教什么,我学什么” 向“ 我学什么,你教什么”的转变。四是根据研究任务与方向的不同,组成各类临时研究小组。在组织学员开展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战略研究时,根据学员所选课题的不同,重新编排为不同的研究小组,这样,便于调研、考察、讨论。五是在完成主体班次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干部培训自选内容申报表,对干部自愿上报的培训内容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分类别、分层次利用周六或周日,统一安排调训,增强干部培训的指导性、自觉性和针对性。六是注重发挥部门优势。干部培训,党校需要部门参与;部门也非常希望通过党校这个讲台搞好研究、宣传,推动自身工作。所以在党校专题班的方案设计、课程讲授等方面最好邀请相关部
7、门参与,这样,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会更强。三、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研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在长期的实践中,党校以理论武装、强化理论素质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是和党校教育过去一直注重理论灌输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在能力教育的背景下,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学的有效形式,但必须适应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深入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及特点,学习借鉴现代培训的方式方法,努力使教学方式方法适应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以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通过党校培训使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研究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
8、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提高能力的教学方式。研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培训的新理念、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干部培训的方法问题。其精髓在于它倡导的“问题式教学” 和“ 互动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员为主,对某个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是提高学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包括课题研究、问题研讨、战略研讨等形式。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着重发挥三种作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导引作用;答疑、归纳,提升研讨深度的作用;课堂程序的设计和控制作用。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要积极推进包括情景模拟、双向交流等在内的各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充分
9、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一是要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式教学。突出学员的参与性、研讨性、启发性,使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二是要规范课堂研讨。把专题研讨班的研讨方式引入学制相对较长的班次,在提前公布研讨主题、学员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就某一专题进行主题研讨。三是建设学员论坛。让来自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相当研究和表达能力的学员走上党校讲台,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党校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要做到博学践行、严谨治学,必须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
10、于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从事党校工作必备的新知识和新形势下治校办学的新经验,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充实头脑,活跃思维,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理论水平。要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调研能力、讲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一是注重加强与教学质量相配套措施的建设,发挥体现竞争、创优、激励、约束为导向的教学管理机制的作用,通过实行最低课时量、集体备课、新课试讲、教学质量及调研成果评估、专题提报、竞争确定专题主讲人等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上岗、评聘分开,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
11、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利用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机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促使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整合系统资源,推进党校系统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就一定要整合整个党校系统的资源,通过实行“教学资源上下贯通、科研攻关形成合力、整体工作全面指导”等措施,激发系统内的整体合力,推进党校系统整体教研水平新提高。四是改变“关门办学、闭门备课”的现象,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查,增长时实践知识,丰富教学题材。五是注重邀请一些熟悉基层经济工作的领导、专家或知名企业家来党校上课,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同时可弥补党校教学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